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依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五无”、“两控制”。
“五无”:即无人员伤亡、无行车事故、无交通责任事故、无质量事故、无机械事故。
“两控制”:人员重伤频率控制在0.6‰以下,轻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
1.2文明施工目标和环保目标文明施工目标:按国家及建设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环保、水保目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
2.职业健康目标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参建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1.5‰。
不出现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严密监控,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杜绝职业病和群体急性中毒事件;从业人员上岗职业健康体检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普及率100%;隐患整改率达到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3.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3.1项目部安全组织机构框图组长、副组长: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全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生;组织应急救援现场协调处理小组进入事故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力物力支援;对事故调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应急救援现场协调处理小组:职责: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配合交警部门及时开展抢险救护工作,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负责事故现场人员、车辆的疏散及现场保护、控制险情。
掌握事态的发展,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时向组长汇报现场情况。
做好善后处理,并指导开展生产。
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写出报告。
4.安全、文明制度化建设4.1职工教育制度建设本项目注重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工地生活区设置宣传文明施工、企业文化和安全为主的宣传栏,生活区配备宣传栏。
经常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做好质量目标交底工作,让人人知道质量目标。
形成懂标准、知规范的工作环境。
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岗位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安全防范意识,特种工人持证上岗。
职工的安全教育档案管理应由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规范,为每位职工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
职工的安全教育应实行跟踪管理。
职工调动单位或者变换工种应将《职工安全教育卡》转至新单位。
三级安全教育、换岗、转岗安全教育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记录。
4.2教育对象和培训时间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除取得岗位合格证书上岗外,每年必须接受安全专业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等)在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每年仍需接受针对性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其他职工每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转岗、换岗的职工,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3教育内容(1)公司级教育内容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典型事故案例;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急救知识。
(2)施工项目级教育内容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施工项目基本情况及必须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中化工产品的使用,防毒知识,防火防煤气中毒知识;(3)班组级教育内容本班组生产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范围;新工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性能和作用;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本工程项目公认的安全生产责任;4.4转换及变换工种安全教育(1)转场安全教育施工人员转入另一个工程项目时必须进行转场安全教育。
转场教育的内容: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及施工条件;施工现场危险源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及事故案例;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规定及制度。
(2)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凡改变工种或者变换工作岗位必须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
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内容:新工作岗位或生产班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和职责;新工作岗位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新工作岗位,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工作容易发生的事故及有毒有害场所;新工作岗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
4.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电工、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本工作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准独立操作,每年还要进行年审;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作,要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
4.6劳务外包人员安全教育内容项目部各劳务外包队,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劳务外包队人员上岗作业前安全教育,应分别由用工单位、项目部、班组负责组织实施,总学时不小于2小时。
劳务外包队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应严格执行“三级教育”的各项内容。
4.7奖、罚制度建设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层层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清楚,奖罚分明。
真正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本项目为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按期、保质顺利的完成,制定项目奖罚制度;具体制度见后附:表6-1 项目部安全质量奖罚制度。
4.8检查与整改制度建设为了强化工程质量奖罚制度,以平常检查、抽检、每月一次大检查、评定质量形式作为依据进行奖优罚劣。
本项目成立安全质量检查小组,并对检查员进行专项培训。
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1安全、文明施工总体措施由“标准化”领导小组组织部门、条线负责人对工地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场容场貌、生活卫生检查、打分评定,有力地促进项目“标准化”工作做到文明工地的要求。
(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必须执行场容管理规定,文明施工专人负责管理。
(2)操作地点周围要做到整洁、干活脚下清,工完料尽,废料倒在指定地点。
(3)加强现场文明施工,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施工六大纪律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4)施工现场堆放的成品,材料要整齐,以免影响地区景观。
(5)施工机械及电气设备须符合使用安全规程,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6)机械设备、电焊机、切割机等施工机具要定期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才能使用。
(7)严格遵守操作工艺,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焊工应严格遵守焊接,气割安全技术中的各项规定。
(8)施工现场用的临时电力系统,禁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并需在设备负载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9)各种用电机具设备的接零,接地装置应良好,现场总配电箱应设专人管理。
(10)现场用电要找工地专职电工,其它人员不准拆接临时电源。
(11)晚间作业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
(12)施工区与非施工区须用施工护栏严格分开。
(13)施工区域、危险区域应有醒目的禁止标志,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进行防护。
(14)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平整,不乱排水和大面积积水。
(15)施工中必须做好便民措施,应不防碍沿线单位居民的出入,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保证居民正常生活。
(16)施工现场悬挂“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宣传牌,安全事故统计牌,安全防火宣传牌,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2沉井基坑安全措施5.2.1土方开挖基本要求(1)基坑各间断挖土施工必须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基坑挖土应做到“五边”施工,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保证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确保基坑稳定。
(3)挖土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坑底标高以上30cm土体必须用人工修土,分仓铺设垫层,并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尤其是雨天必须做到。
(4)设好二次围护措施,挖土至设计标高,并立即设好垫层。
(5)按设计要求挖至设计标高,并设好砼面层。
(6)板底垫层分仓,分仓一般按地梁分块划分,最大面积不超过250m2。
施工完毕后,方可二次开挖承台及地梁至底标高;开挖时要求分段跳挖,且边挖边设垫层及砖胎模,并做好支撑板带。
底板混凝土浇筑按照后浇带划分分块浇筑。
(7)在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不得损坏工程桩,避免扰动开挖面以下的坑内土体。
(8)坑内土体开挖时不得留陡坡,以免基坑内土体滑移而引起工程桩偏位。
(9)基坑内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基坑四周卸土范围内不得堆载,否则会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
(10)基坑土体开挖要求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宜大于1.5m,土方开挖面高差应控制在3m以内。
5.2.5挖土易发生的问题及应对方法(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土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300m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1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每天收工时挖掘机必须驾离基坑停在安全区域。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变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6)出现局部漏水时,应马上注浆(宜采用快速凝固的浆液,如掺入水玻璃等材料方法)堵漏。
(7)开挖至某一层面时,若发现土体位移过大,应先将基坑回填,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8)若坑内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物压制隆起的土体的同时,对坑外的土体加固或对坑外的土体卸载。
(9)基底原状土的保护:严禁超挖土。
对接近基底深度的土层开挖,由专门技术人员控制挖掘深度,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0mm,剩余土体进行人工修挖,下翻地梁承台修挖由人工完成,进行流水施工。
5.3沉井井壁施工及制作安全措施5.3.1模板(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按照工程结构型式、现场作业条件及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制定相应的模板施工方案。
(2)模板工程施工前,按规范要求必须进行模板支撑设计。
(3)立杆的压缩变形值与载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