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顶管工程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使顶管工程按《技术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案:以《技术规范》为准则,做好详细、准确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的检查及三级检查制度———工序自检、互检、质检员专检。
定位放线:确定沿线坐标、地面高程并与设计图复核,确定管道、检查井中心线,计算设计开挖深度,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顶进地段的水文地质、地下埋设物、地上交通及构筑物进行周密的调查了解,有针对性的利用可能提供的设备,采取有效的排降水和防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在无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下施工,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
一、工作坑施工1、顶管工作坑的位置,水平与纵深尺寸,支撑方法,后背、导轨及平台的安装,顶进设备的选用及其在坑底的平面布置等均应在施工方案中有经计算后的详细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更改。
2、开挖工作坑所有人员应接受并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坑的上口尺寸为5.5M×4.5M,采用机械挖上部土方时,现场应有专人指挥装车,堆土应符合有关规定,注意不得损坏任何构筑物和预埋支撑,然后人工修整,人工修整时要保证土体垂直,并尽可能在同一平面,使得土体与支撑充分接触,稳定有力,人工挖土使用的工具应牢固,作业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
3、人工修整好2米时,打好第一级支撑,往下随着工作坑挖深,上面的支撑跟着延伸。
支撑用料严禁采用劈裂、腐朽木料,横撑应用圆木,直径应计算后确定,水平支撑截面应不小于15×15cm,支撑时撑木两端要用大绳系吊好再打撑,严禁用手托举撑木打撑,打撑的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可靠部位,严禁站在板桩或撑木上打撑。
密撑下端入土不得小于30cm,横撑、立撑应横平竖直,顶紧撑牢,联结牢固,立撑与撑木相接处应有托木板桩,并且必须紧靠坑壁。
横撑与立撑之间用马钉连接牢固,每层支撑之间的间距为80~100厘米。
4、工作坑四周应设两道牢固防护栏,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下工作坑应走安全梯,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
在工作坑的正上方架设龙门吊进行吊土、吊管,以保证安全,在工作坑的周边砌一匹红砖,以防止雨水流入工作坑内,影响工作坑内工人的操作及因水给工作坑壁带来失稳的现象,坑外的临时排水设施应保证畅通,工作坑底要安装有效的排水设施,保证坑底的安全。
工作坑内应设符合规定的和固定牢固的安全梯,梯子竖立较陡时,应有可靠的扶手,工作坑的坑口除留操作需要的洞口后,满铺木板或搭兜网,以防止人、物的坠落,在顶进时管内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来照明,并采用鼓风机来保证管内空气的新鲜。
5、三角架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三角架为两端铰接,采用长度计算系数为1.0,并对三角架的受力进行简单作图。
FN=13G P60三角架受力图①按承载力验算a 、钢筋混凝土管重(Ф1200) G=3.14×1.32×0.12×2×2500=2072kgb 、每根杉木所承受的压力P=G/3(1/sin600)=2100kg/3×1.15=805kg=8.05KNc、设计荷载 8.05×1.2=9.7KN≈10KNd、尾径15 cm杉木截面面积、长5.6m An=3.14×752=17662.5mm2e、由公式σc=N/An =10×103/17662.5=0.57N/mm2﹤fc=10 N/mm2结论:承载力经验算符合要求②按稳定性验算三角架支点按铰接计算查杉木长细比λ=l/i=5.6×103/0.25×150=150因λ=150﹥91 套用公式ψ=2800/λ2=2800/1502=0.124由公式 N/ψA0=10×103/0.124×17662.5=4.5 N/mm2﹤f c=10 N/mm2结论:稳定性经验算符合要求6、工作坑平台设计用两根[220槽钢搭设,设计跨度5.5m,间距1.6m,上面铺5cm厚松木板,平台总宽度2m。
1)荷载计算:2)槽钢自重: q1=5.5m×284.5N/m=1.5648KN3)木板自重: q2=2m×0.05m×2m×7KN/m3÷2=0.7KN4)承载Ф1200钢筋砼管Q=3.14×1.32×0.12×2×2500÷2=1036kg=10.36KN5)平台活荷载标准值按2KN/m2计算q3=2×2÷2=2KN/m6)平台均布荷载设计值q=1.2(1.5648+0.7)+2×1.4=5.518KN/m7)平台集中荷载设计值Q=10.36×1.2=12.4328)钢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1/8×q ×l 2+1/4×Q ×l=1/8×5.518×5.52+1/4×12.432×5.5=20.86+17.1=37.96KN.m计算:截面模量需用值W X =M max /r x .f=37.96×106/1.05/215=168.15×103mm 3梁的经济梁高h c =7× W X -300=7× 168150-300=2570mm强度验算:①内力梁截面面积 A=220×5+8×2×5=1190mm 2②梁截面几何特性I X =1/12×12×2203=1.065×107mm 4W X =I X /h/2=1.065×107÷220/2=96800mm 3③抗弯强度验算σ=M X /r x /W X =37.96×103÷1.05÷96800=0.37N/mm 2<f=215 N/mm 2 结论:抗弯强度满足要求7、平台、支架、工作棚的支搭应有专人指挥,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支撑平台的[220槽钢两端搭在坑上,各不小于1.5m ,接触土的部分加垫横排方木,每组纵向两根背对背立放,用铁丝摽紧摽牢。
平台所用木料无劈裂、腐朽,平台用木板厚度不小于5cm 。
平台用木板应用马钉钉牢,平台表面应用木板铺平、铺严、马钉钉牢。
8、采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手册》经验公式计算后背墙顶力:P=K 粘(22D 1-10)LP —计算顶力(KN )D 1—管道外径(m ) Ф1200 D 1=1440m Ф1500 D 1=1800mL —计算顶力长度,取L=50mK 粘—粘性土系数,取K 粘=1.2Ф1200 P=1.2×(22×1.44-10)×50=1300.8KNФ1500 P=1.2×(22×1.8-10)×50=1776KN9、后背墙设计方案:本工程顶进距离较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作为后背墙,宽度与工作井内净尺寸相等,同时保证其平面与顶进轴线垂直,后背墙底端在工作坑底以下,并大于50cm ,后背土体壁面与后背墙贴紧,后背与坑壁之间的填充材料应分层夯实。
10、工作坑导轨采用重型钢轨。
顶管入土前,导轨要支承管节重量,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引导管节前进,所以安装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a 、按管道设计高程、方向及坡度铺设导轨,要求两轨道平行,各点的轨距相等;b 、导轨轨面应光滑,以减少管节前进时的阻力,装好的导轨顶面与管节应接触密切;c 、导轨本身应平直,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d 、安装导轨要牢固,保证安装后的稳定性,在顶进过程中,管节导轨上要不产生跳动和侧向位移。
11、卷扬机必须和平台、地锚联结牢固,吊装索具应完好无损;卷扬机的前方应设导向滑轮,使钢丝绕入卷筒的方向与卷筒相垂直,两者距离一般大于卷筒长度15倍。
滑轮、吊钩应有防钢丝绳脱落装置,顶部定滑轮应有安全限位装置,卷扬机等设备的制动装置应齐全、灵敏、有效。
作业时,钢丝绳不得和任何物品摩擦,卷筒上必须保留3~5圈钢丝绳,吊装索具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倍,钢丝绳套子必须用编插接法,编插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20~25倍,同时最小不得小于30cm ,自制的吊钩不得焊接铸造。
二、工作坑排水(1)施工地段地下水位较高时,工作坑施工过程中配备抽水机抽水。
每个坑三台潜水泵(两用一备),为预防停电,在现场预备一台发电机。
(2)排水系统确保能连续工作,使地下水位降至工作底以下至少50cm。
(3)在降低地下水的同时,将密切注意周围地区水位的降低至最小,并使用水位降低对构筑地基的影响,地下水抽降停止后水位回升引起的浮托作用及基坑下承压水层冲毁基坑底板可能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4)将控制地下水位直至施工完成,避免浮力对结构或构筑的破坏。
(5)管内排水在工作坑内设一集水井,用泵将地下水抽至地面已安装好的管道内流走(升坡顶进时)此方法最为经济,但对工作面的土质要求要好。
(6)滤井排水,在沿顶进管线并距管线一定距离内挖掘排水滤井,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高以下至少0.5m。
此法适用砂土或砂砾石土层。
三、管道顶进1、安装管节(1)下管前在地面上应对下吊的管节进行外观检查,包括管端面的平直度,管壁表面的光洁度、端面上有无纵向裂缝,对马蹄行端面、裂缝超过标准、管壁粗糙、管体纵裂者不应使用。
(2)往工作坑内下管前,施工负责人必须进行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安全交底,作业人员分工要明确,严格遵守纪律。
每次下管前,均应由负责人组织检查吊装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可靠,下管工序应有专人指挥,人工推运管子施工时,管子前方严禁有人,作业人员应集中精神,服从指挥,动作协调一致,严禁用手扶钢丝绳,防止手被滑轮、吊钩碰挤致伤。
下管作业的全部过程中,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待管节接近导轨时,工人再向前稳管就位,管节落到导轨以上,要检查管壁与导轨面是否密切接触,如发现有悬空翘起现象,应转动管节至完全密合为止。
坑内上下吊运物品时,坑内人员应站在安全角落,严禁利用卷扬机上下运人。
(3)顶进前将钢筋砼管在导轨上稳好,对正管口并垫上油毡或麻辫圈,在管内用钢胀圈将接口支撑牢固。
2、管道接口(1)管节稳好后,在管内侧两管节对口处用钢胀圈将两管节连在一起,管与圈之间的间隙用木尖尖紧,使接口处于钢性连接,避免在顶进中受力后产生错口,标准顶进过程中管节高程和方向的准确度。
(2)安管与接口完成后,要将管内牵引小车的钢丝绳、照明电线以及其它向管内延伸的各种管线安装完毕后,就可在管前端工作面上挖土。
3、挖土顶进管节的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工作面上挖土不单影响顶进效率,更重要会影响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