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数学10.2 直方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10.2 直方图
课堂小结
组数和组距
频数分布表
直
频数:落在各小组内的
方
数据的个数
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
拓展延伸
一个面粉批发商统计了前48个星期的销售量(单 位:t)
24.4 19.1 22.7 20.4 21.0 21.6 22.8 20.9 21.8 18.6 24.3 20.5 19.7 23.5 21.6 19.8 20.3 22.4 20.2 22.3 21.9 22.3 21.4 19.2 23.5 20.5 22.1 22.7 23.2 21.7 21.1 23.1 23.4 23.3 21.0 24.1 18.5 21.5 24.4 22.6 21.0 20.0 20.7 21.5 19.8 19.1 19.1 22.4
当组距为2时,能更好的说明菲尔兹奖得 主获奖时的年龄.
误区 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不透彻
统计某班48名学生的一次外语测试成绩, 分数取整数,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则 分数在70.5到 80.5之间的人数为____人.
错解 6
正 解 18
错因分析
例: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 实验田里抽取了100根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 下表(单位:cm)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 它们的差是:7.4-4.0=3.4 .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在本例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 .如果 组距为0.3,那么
(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 (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
(1)2+4+21+13+8+4+1=53(人) (2)组距为20,组数为7. (3)21+13=34(人).
34÷53×100%≈64.2% (4)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表示如图. (5)这个班的跳绳次数在100~120范 围内的人数最多,在180~200范围内的 人数最少.
练习
下面数据是截至2010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 的年龄:
请根据下面不同的分组方法列出频数分布表,画 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 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1)组距是2,各组是 28≤ x<30, 30≤ x<32, …; (2)组距是5,各组是 25≤ x<30, 30≤ x<35, …; (3)组距是10,各组是 20≤ x<30, 30≤ x<40, …;
习题 10.2
复习巩固
1. 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10月份的长途电话明 细清单,按通话时间画出直方图(如图).
(1)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多少次长途电话? (2)通话时间不足10min的多少次? (3)哪个时间范围的通话最多?哪个时间范 围的通话最少?
解:(1)30+23+13+15+21=102(次) (2)30+23=53(次) (3)0~5分钟通话的时间最多、10~15分 钟通话的时间最少.
在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是这 一小组的频数.题设给出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是1:3:6:4:2, 实质上是各小组的频数之比.正确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道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设第一 个小组的频数为a,其余小组的频数依次为3a,6a,4a, 2a,由已知条件得:a+3a+6a+4a+2a=48,解得a=3,所以 6a=18,即分数落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为18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158≤x<161, 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有41人.
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学 生中选队员.
知识点2 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 我们可以将上表画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组距
组距
2. 从蔬菜大棚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 红柿的个数:
28 62 54 29 32 47 68 27 55 43 36 79 46 54 25 82 16 39 32 64 61 59 67 56 45 74 49 36 39 52 85 65 48 58 59 64 91 67 54 57 68 54 71 26 59 47 58 52 52 70 请按组距为10将数据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 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分布的情况.
0
0
0
0
0
频数 2 4 21 13 8
4
1
次数
60≤x < 80
80≤x< 100
100≤x < 120
120≤x < 140
140≤x < 160
160≤x < 180
180≤x < 200
频数 2
4
21
13
8
4
1
(1)全班有多少学生?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x在100≤x<14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占全班学生的 百分之几?
请将数据适当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 布直方图,并分析这个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面粉多 少吨比较合适.
拓广探索
5. 下面是2009年全国一些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单位:hm2).
根据上面提供的数据,分析2009年这些地区 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分布情况.
综合运用
3. 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 列出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1)全班有多少学生? 53人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20 7组 (3)跳绳次数x在100≤ x<140范围的学生有 多少?占全班学生的百分之几?
21+13=34(人)占全班同学的64.2%
(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 (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 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为此可以通过 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 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 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和组数 没有固定的标准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
请将数据适当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 直方图,并分析这个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面粉多少吨 比较合适.
解: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为24.4,最小值是18.5,差为 5.9,∴取组距为1,组数为7.频数分布表如下表:
每星期进21.5t面粉比较合适.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巩固
随堂演练
1. 对某中学同年龄段的7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 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其中最大值是170cm, 最小值是147cm,对这组数据进行整理时,打 算把它分成8组,则组距是__3__cm. 2. 一个样本容量为80的样本数据组中,样本的 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那 么可分成__1_0_组.
3.4 11 1 0.3 3
可分成12组,组数适合.于是取组距为0.3,组 数为12.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集中区域
最多的区域
归 纳 小结
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出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与组数(先确定组距,再根据组距 求组数). 3.列出频数分布表. 4.由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 思维活跃,践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 念,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多 元化,在价值目标上不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 和技能、亲身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
教学反思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增强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基本思想,了解数 学价值.教学中应注意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 相联系,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 得到充分发展.
等距分组时,各小长方 形的面积与高的比是常数.
频数的大小 身高
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为了画 图与看图的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 示频数.
频数 思 考
通过频数分布直方图,你能发 现数据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思考
对“问题”中的数据,如果取组距为2cm, 那么数据应分成几组?如何选出需要的40名同 学?如果取组距为4cm呢?结合5种不同分组 选出需要的40名同学的情况,说明哪种分组最 合适.
(4)
(5)这个班每分钟跳 绳次数在100-120的学 生最多(还有很多结 论,同学自己观察).
4. 一个面粉批发商统计了前48个星期的销售量 (单位:t):
24.4 19.1 22.7 20.4 21.0 21.6 22.8 20.9 21.8 18.6 24.3 20.5 19.7 23.5 21.6 19.8 20.3 22.4 20.2 22.3 21.9 22.3 21.4 19.2 23.5 20.5 22.1 22.7 23.2 21.7 21.1 23.1 23.4 23.3 21.0 24.1 18.5 21.5 24.4 22.6 21.0 20.0 20.7 21.5 19.8 19.1 19.1 22.4
10.2 直方图
•R·七年级下册
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这节课,再来学习另一种常用的描
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
• 学习目标:
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 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 2.认识直方图,能画直方图,能利用直方图解 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