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直方图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直方图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问题1你能说出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和特点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频数分布的情况,特别是当组距一定时,频数分布直方图不仅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频数分布的情况,而且小长方形的高还能够直接反映出频数的情况.
设计意图:回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和特点,为解决下面问题作准备. 2.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单位:cm )度如下表:
师生活动:请学生分组讨论,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说明从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解题过程:
(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学生计算: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它们的差是7.4-4.0=3.4(cm )。

(2)问题2 如何决定组距和组数? 师生活动:
学生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3.4 cm ,如果取组距为0.3 cm ,那么由于
3
1
113.04.3=,可以分成12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3 cm ,组数为12. 设计意图:使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决定组距和组数的过程. 问题3取其他组距可以吗? 学生答:
如果取组距为0.4 cm ,那么由于 21
84.04.3=,可以分成9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4 cm ,组数为9.
如果取组距为0.5 cm ,那么由于
54
65.04.3=,可以分成7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5 cm ,组数为7.
如果取组距为0.6 cm ,那么由于
32
56.04.3=,可以分成6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6 cm ,组数为6.
如果取组距为0.7 cm ,那么由于
76
47.04.3=,可以分成5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7 cm ,组数为5.
如果取组距为0.8 cm ,那么由于
4
1
48.04.3=,可以分成5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8 cm ,组数为5.
教师总结:当数据的个数在100以内时,组数往往在5~12之内比较合适,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究竟组数的多少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对组距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感受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因此在分组这个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而是怎么样分组更合适一些.
教师:下来我们以组距0.3为例继续完成活动.
正正正正正
正正
正正一
问题4通过观察频数分布直方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学生答: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5.2 cm至7.0 cm之间,其他区域较少.长度在5.8≤x<6.1范围内的麦穗个数最多,有28个,而长度在4.0≤x<4.3,4.3≤x <4.6, 4.6≤x<4.9, 7.0≤x<7.3, 7.3≤x<7.6范围内的麦穗个数很少,总共有7个.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直方图中蕴含的规律,从而更加理解画直方图的目的、直方图的特点.
3.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150页练习.
4.课堂小结
结合刚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请你说说应用直方图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直方图描述数据中的特点.
5.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0.2第2,4题.
六、目标检测
储蓄所太多必将增加银行支出,太少又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单位:min)如
下:
15 20 18 3 25 34 6 0 17
24 23 30 35 42 37 24 21 1
14 12 34 22 13 34 8 22 31
24 17 33 4 14 23 32 33 28
42 25 14 22 31 42 34 26 14
25 40 14 24 11
(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2)这50名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根据这个数据,你认为应该给银行提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掌握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