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级管理人员培训(ppt 19页)
初级管理人员培训(ppt 19页)
六、一般惩戒之方式
一旦员工因犯事而须予以惩戒,而其处 理方式应按其所犯事之严重性作出处理, 处理之方式可分下列六种: 6.1. 口头警告; 6.2. 书面警告; 6.3. 特权之剥夺; 6.4. 停职; 6.5. 降职; 6.6. 解雇;
6.1 口头警告:
是一种最轻微之谴责,当员工初次违反轻微的禁 忌时,考虑予以口头警告,在施行口头警告之同 时,管理人员应积极辅导受警告之人员,以免其 重蹈覆辙。
6、理由之陈述:
在下达命令时,需向下属说明理由及不按指示执行 而会影响事情之效果及指明按指示次重要性等。
7、命令之追踪(回应):
下达者需时常追踪所下达命令之执行情况及结果, 若有不按指示执行则需即时纠正。
8、限时:
一般在下达指示时需向受命者作出一个时限,要求 受命者在指定之日期或时间内完成有关工作,须 有足够 之时间但亦不宜期间过久。
2、请求式:
是一种较客气之方式,是使你与受命者站在同一线上 共同工作,请求他们合作之一种态度,例如『我们要 在两星期内完成盘点工作,大家可否协助按时完成工 作呢?』 此种下达命令之方式,适用在:
4.2.1. 性情较敏感之员工; 4.2.2. 性情较暴躁之员工; 4.2.3. 敬业之员工,即较自动自觉之员工; 4.2.4. 年迈之员工; 4.2.5. 工作经验但不热心之员工; 4.2.6. 为提高工作量; 4.2.7. 初之受谴责之员工; 4.2.8. 未经培训之员工; 4.2.9. 希望员工以特别方式履行任务;
这种惩罚方式,是以员工之经济损失来迫使员工遵守规范, 当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或特权之剥夺仍不能起作用时,可考 虑用此方式,在作出此种惩罚方式时须考虑该员工在停职期 间之空缺能否有适当补替
6.5 降职:
降职之处罚手法不常用,通常在员工能力不能胜任,或错误 升职时才会发生,而降职通常会被员工视为一种耻辱,可能 会适得其反,故在行使时应小心谨慎处理。
3、建议式:
向下属表达你意向之一种方式,例如『我们要在两 星期内完成盘点工作,大家认为我们是否要即时开 始工作呢?』除非你之下属有训练及水平较高,否 则不建议采取用本方式。
此种下达命令之方式,适用对:
4.3.1. 有自觉之员工使用; 4.3.2. 希望员工改善其工作方法时; 4.3.3. 富工作经验且具有工作热诚之员工; 4.3.4. 力争上游之员工; 4.3.5. 已负有实际责任之员工;
• 任何一个管理人员对属下人员下达命令或指示, 需因人、因事或因情况而施,以求所下达命令被 接纳及贯彻执行,以求能达预期之效果。
四、下达命令之方式可分为下述几项
1、要求式: 是一种无妥协余地之命令态度,含『高压手段』之态度, 例如:『我要你们在两星期内将盘点工作完成』,便是一 种高压式之命令要求。 此种下达命令之方式,适用在:
6.2 书面警告及罚款或义务劳动:
是一种较口头警告严重之行动,因为这种警告会 被列入员工之人事档案中,以作为一种证据。
6.3 特权之剥夺:
是旨在剥夺其象征地位之权利,促使其行为循规 蹈矩,例如:要其由用技工膳或行政膳改为工人 膳等。
6.4 停职(工)及义务劳动:
指员工因违反纪律而采取之惩罚手段,停工期间可由一天至 一星期不等,在停工期间员工不会有工资,及须在停工期间 为机构内作义务劳动,如打扫卫生,除草或处理废物等。
6.6 解雇:
解雇为最严重之惩罚手段,若员工犯了极严重之错误(即使 是初犯)或屡劝不改之情况下方可施行,同时亦需考虑开除 一位富于经验之员工是一项难以弥补之损失,因为训练新手 所费不绯。
6.7 惩罚之处理程序:
犯轻微纪律或工作出错时,如初次触犯者可发口头警告 或书面警告或罚款处理,但若员工屡犯同一错时,则 惩罚将累进加重,直致作出解雇处分为止,若员工犯 有严重错误行为,则即使是初犯,亦可能受即时解雇 之处分,同时管理人员在发出警告时应同时注明再犯 时会受到处分。
4.1.1. 紧急情况之下; 4.1.2. 为即时制止资源之浪费; 4.1.3. 对待懒惰之员工; 4.1.4. 对待不集中精神之员工; 4.1.5. 不遵守安全规章之员工; 4.1.6. 富煽动性之员工; 4.1.7. 曾有不服从指导记录之员工; 4.1.8. 喜欢发牢骚之员工; 4.1.9. 喜欢诸多理由解释之员工;
பைடு நூலகம்
7.2 即时警戒:
管理人员在发现员工有犯规时,应即时作出处 理违章之员工,愈能即时处愈能将违规处罚视 作违章处罚而不将责任归管理人员,此外员工 犯规后,若主管迟迟不作出处理,则员工会产 生侥幸心理,以为主管未有察觉或放他一马, 则到管理人员采取行动处理时,违规员工会对 管理员感到“反复无常”而对你失去信心,尽 管即时处罚是非常重要,但并不能免除对事件 之调查及了解,而草率行事,即时处罚之涵意 在于,管理人员即时对事情之关注,尽快完成 调查工作及施以清楚,则可令犯事员工停工待 查至有结果及施惩罚为止,但在使用本措施之 前,管理员须明白该违规事件,至少会被处以 停工之处分,否则不应滥用
7.3 罚之一致性:
只要是同样犯违规行为,不管违者是谁,在原 则上均应施以同等之处分,使属下员工明白了 解若不慎犯规将会受何种处分及受处分之程度。
7.4 罚对事不对人:
要令员工甘心受罚,在施行惩戒时,应以员 工在特定之时限及空间充作处理之规范,而 不涉及员工之人格,惩戒过后,对待受罚之 员工与在受罚之前应完全一样,否则员工会 认为主管所施之惩戒是凭他本人喜恶,而非 按制度规章而施行。
初级管理人员培训 (ppt 19页)
一、目的
熟悉管理技巧,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员, 更好地改善质量,提高效率及按时、按 质完成各项工作。
二、范围
所有管理人员
三、职能
• 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 导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和。
•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须事事以身作则,服从上级之指导及 命令,给属下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样需协助上司 执行公司所制定之规章制度等;不应以权谋私或利用职权 故意欺压或刁难下属等。 · 按时完成上级给与之工作指标,完成份内之工作; ·指导属下人员安全生产,防止工伤意外之发生; ·指导属下人员按正确方法操作设备或按工艺指示生产; ·负责管理所属区域之设备,环境卫生等; · 遇有困难需即时向直属管理人员反映,若仍未能解决则 需向部门经理反应;
• 需经常注意属下人员之工作态度、去向,离岗是 否太久等,需小心保管所属区内之设备、物料或 半成品等之完好,免被破坏或遗失,在必要时须 提醒其他同事收拾有关之设备、物料半成品等。
• 作为一个最前线之管理人员,与属下人员之沟通 是十分重要,因你需要上司所下达之命令,配合 你所知的知识及技能传达给你属下之人员,协助 你完成上司给与你之工作任务。
9、在此重申: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须事事以身作则,给属下员工 作一个良好榜样,同时须肩负起上司与下属之沟 通桥梁。
五、惩戒员工之道
1、惩戒之目的及一般规则 任何一个机构,无论所属人员多自律或自觉, 惩戒制度之存在仍是有必要的,因可使各人员 之所作所为合乎规范,身负前线之管理任务之 人员应明白,惩戒之最终目的为促使员工遵守 规章并进而激励士气,而非将进行报复或将事 情摆平,绝大多数人员均愿遵守机构所订下之 规章,他们非因畏惧惩罚而遵守规章,而是认 为遵守规章是正确为人及处事之道。
6.8 惩戒之轻重情度须按下列各项因素确定:
6.8.1. 违规行为所发生之客观环境;
6.8.2. 违规员工之服务年资;
6.8.3. 距上一次违规受处分之时间;
6.8.4. 机构本身处理类似事件之往例;
6.8.5. 违规员工过去之工作表现;
6.8.6. 违规员工改过之可能性;
6.8.7. 惩戒违规员工后对机构本身可能所产生之后果;
八. 管理人员在施行惩戒时尚须注 意下述各点:
8.1. 初次惩戒最好不要公开; 8.2. 在惩戒员工时,应告知受惩戒之原因及警戒
其不要再犯及避免犯规之方法; 8.3. 执行惩戒者最好为犯规者之直属上司; 8.4. 直属上司不应当在其下属面前接受惩戒; 8.5. 执行惩戒时不应利用嘲笑或威胁之手段; 8.6. 管理员不应在盛怒或冲动之情况下执行惩戒。
6.8.8. 惩询上司或公平之第三者意见;
七. 惩戒之最终目的在促使员工遵守规章激励士气, 故惩戒制度应之建立遵从下列四大原则:
7.1 事前警告: 欲令受惩戒者不因惩戒而怀恨在心,则惩戒本 身合乎情理,意料之外之惩罚必被员工认为是 不合理之惩戒,这即是说要使员工心甘情愿地 接受处分,则须事前对员工警告某些行为会导 致某种程度之处罚,如某管理人员想引用一条 从未引用过之规章处罚员工,最好亦能事前重 申该规定,以免员工在受罚时感到意外。
4.3.6. 在刻意培养员工有自动自觉的工作态度时。
4、鼓励员工自告奋勇参加: 4.4.1. 一般对危险性较高之工作安排; 4.4.2. 在安排令人厌恶之工作时; 4.4.3. 特别艰难之工作; 4.4.4. 希望员工履行份外之特殊任务;
5、下达命令之内容:
下达命令是一种讯息之沟通,下达者需将讯息正确, 无误的传达与接受者,下达者需清楚明白及了解执 行所下达命令之程序,技术及应注意之事项,清楚 明确传达至受命者(最好能着受命者重说或执行一 次,以了解受命者是否清楚明白),而下达命令者 最好能事前作出一次示范及完成后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