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有感观“感动中国”有感望着荧屏上的他们,黝黑泛红的双颊,如枯藤般附着的皱纹,不合年时的苍老,爬在他们的脸上,头上。
只有那双灵澈的眼,像是包容着世间最深的情而那般深邃。
胡忠、谢晓君夫妇,这对志愿教师在高原上用人性之美绽放圣洁的生命之花。
一幕幕,一点点,微小的细节,都在我心中种下深深的根。
他们是普通的人民教师,也是普通的为人父母,而正是这样平凡,却化成一种伟大,一种博爱的伟大。
而正是这种爱,这淳朴的爱,这深切的爱,这用生命唱响如梵曲一般净化心灵的爱,是那么温暖。
我倾佩他们的精神与勇气,倾佩他们不怕高原的辐射,不怕艰苦的生活,不怕放弃“美好”的人生。
看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心中的涟漪不禁泛起。
做为中学生的我们,正逐步走向人生的十八岁。
回忆、青春、梦想,这些伴随着我们人生花季的东西,是否还为我们的未来铺路?是否正成为我们人生的助推器?然而,我们仅仅是沉醉在这些所谓的如醉如痴的梦里,殊不知青春是奋斗,是拼搏,是追求理想的季节。
我们所拥有的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活力、激情,创造力,思想并盛的时期。
我们为何不珍惜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而忠诚于娱乐,忠信于游戏,忠贞于恋爱?想想胡、谢夫妇二人,即使年途不惑,仍坚守他们不变的追求,一个伟大的追求——奉献。
而我们的心中是否也用一颗定向的指向针,向着一方永恒地朝拜?他们艰苦耐劳,放弃了城市的灯红酒绿,甚至将他们的孩子也带去一起受苦。
微薄的几百元志愿补贴仅够我们几盘游戏的花销,而他们却要支撑数十人的生活。
这些担子全部担在胡、谢夫妇身上,而他们不曾叫苦、叫累。
眼泪,只是为不能赶去给孩子们上学而流,而那些病痛的泪又何去何从?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许仅是吃了一半的馒头被丢弃,他们也是视如珍宝地爱惜。
他们为何能屹立不倒?不正是那鼓雄厚的精神所支撑,不正是那种执着的信念所扶助。
人,最怕失去信念。
有如教徒失去信仰,那便是没有了至圣的方向,没有了精神的寄托。
我们并非生来毫无使命,我们肩负责任,承担做为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义务,兢兢业业,恪守职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虽蜉蝣于天地,虽沧海之一粟,倘若真正遵守自己崇高的理想,倘若正如胡、谢夫妇以平凡之心铸造伟大。
我们也何常不能用心面对世界,用爱感动世界?这种信念是一种根基,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必要的努力,行动起来。
我们往往想得到,但却做不到。
那还是归究于信念的浅薄。
强有力的信念最终化身于欲望之火,才能燃起行动的斗志。
我们是平凡的,但不注定得平庸。
也许只是在这世间的一个渺小的角落,我们用这颗平凡之火,用那信念的力量,驻足呐喊,想必那力量也能贯穿苍穹之昂。
仅是一颗小小的心也能创造大大的世界。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之后,很受鼓舞。
里面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陈斌强、何玥、高淑珍、张丽莉……我最喜欢陈斌强,他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
他是一个中学教师,却每天都把母亲背到学校里。
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死了,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
每天上完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宿舍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就这样,陈斌强获得了《感动中国》的认可。
看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很惭愧,因为我不是很孝顺父母,这点一定要改掉。
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先想着父母,不让父母生气,做一个孝顺又听话的乖孩子。
从今以后,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吃饭时多给父母夹菜,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帮父母洗碗……相信我,我一定会做一个孝顺的乖孩子。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脍炙人心的歌曲又勾起了我的回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多么伟大!辛勤的园丁卢永根,舍已为人的杨科璋,热爱福国的黄大年,为承诺奋头三十余年的黄大发……最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不顾自己身体,待病人如待家人,坚持为慈善机构捐款的乡村医生“兰小草”——王珏。
“兰小草”是王珏的化名,寓意“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
他为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已有三十万元之多,却在20xx年7月被查出肝癌,离开了人世。
但也他永远活在了广大人民的心中。
王珏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我们都应该学习这位英雄。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为捐很多钱给那些过得不好的人们,但仍要尽自的微薄之力,零花钱尽,尽量不要乱花,想想穷苦的人,即使是一分钱也要珍惜。
用不当的可以攒多一点捐给山区小朋友;衣服如果小了或旧了不要就白白扔掉,拿废布料做点实用的小玩意儿或放到“大熊猫”里面,工作人员会把它们加工给困难的人们送去……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多帮助他人,温暖他人。
看到别人东西掉了要提醒他们;公交车或地铁站主动为老人让座;路上看见了垃圾尽量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朋友心灰意冷时关心他,鼓励他;他人手脚不方便,就帮他们开一下门或提一下东西。
在学校里,我们要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老师太忙就要自愿去帮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比如管理同学,批改作业之类的。
同学题不会做,能帮一下就帮,耐心地指导;同学不舒服或遇到伤心事,要告诉老师或安慰他。
从小事做起,传递爱心,温暖他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增加一点爱。
身边总有一些人,会让你感动;总有一些人,让你感同身受;总有一些物质,能够填满你的心房。
在我观看完《20x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有一种名为“感动”的东西,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
最能打动我的,是一个1991年出生,和我们一样都是九零后,一个恪守孝道平凡的女孩子——孟佩杰。
命运的坎坷,使他从小就失去双亲,被养母刘芳英领养后,命运的捉弄又使养父离开了她们。
母女俩相依为命。
年仅八岁的孟佩杰就靠着她那柔弱的身躯与无限的爱,照顾起因病瘫痪的养母。
十二年来,这四千多个日子,编织成她人生中最美好也最艰辛的过往。
转眼的孟佩杰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当她走上颁奖台时,黑色的马尾,粉红色的羊毛,没有昂贵的晚礼服,没有精心设计的发型,更加没有美丽别致的高跟鞋。
有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装扮,但却包含着一颗感动了中国十三亿人的孝心,说出了一番朴实动人的言语。
她说:“一天一个电话,是妈妈要求的,也是我想要的。
”看到这,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谁能懂得: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走的多远,飞得多高,也走不出母亲的心,飞不出母亲的牵挂。
一天,也许只要一个电话,一句:我很好。
就可以让母亲放下那颗牵挂的心。
父母的心与我们始终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
再来看看自己,自叹不如啊—时常跟父母顶嘴,总是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父母头上那几根刺眼的白发,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曾经也想让父母笑口常开,却总弄得他们眉头紧锁;也懂得推动摇篮的那双手,也推动了整个世界,却总让他们远离了笑容。
当看见他们失望的神情,我们的嘴角,再也上扬不起来。
我们的一切,牵动父母的世界,他们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呢?俗话说: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跪羊图》古往今来感动了无数人,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深似海,而我们做得再多,比起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也只是犹如沧海一粟。
孟佩杰对养母都能爱到这般田地,那我们呢?孟佩杰用爱感动了中国,用孝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颗。
我们一天天再长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少了唠叨,少了关怀,少了他们的疼爱,到时的我们只有低头叹息,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孝敬他们了。
现在不把握住时光,好好孝顺他们,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拥有那么多的幸福吗?孟佩杰,谢谢你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了我一盏灯:这个世界,惟有爱,能冲破一切阻碍。
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该懂得——百善孝为先。
从这一秒开始:让我们一起用爱,填满世界;用行动,孝顺父母吧。
一个九十八岁的耄耋老人,应该和儿女说说话;应该在家里休闲娱乐,安享晚年;还应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就是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佩兰。
胡佩兰奶奶虽然已经是九十八岁的高龄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听说镇上很多人没钱看病,于是,她又开始给人看病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开始给人看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资助那些病人。
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学生这样说:“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都已经退休了,可老师却还这么尽心尽力的为别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兰奶奶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她那天下班时还这么说:“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看到这儿,我思绪万千,又感动,有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胡佩兰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他人奉献,我却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只是自顾自。
当同学没带文具时,向我借时,我怕他把我的东西弄坏了,就找借口说没带,但有人需要帮助时,我却从来不帮忙……现在,我真正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话的含义,你帮助别人的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却拥有了美好的品德。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一起留住爱,分享爱吧!星期五的班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感动中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广西桂林的何玥。
XX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第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到脑部组织。
当时听医生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11月17日,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在大家的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
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
她的家里贴着许多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
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姑姑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XX年的生命历程。
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
何玥的爱心感动了我们,大家都称她“最美女孩”。
看了“感动中国20xx十大人物颁奖礼”,回头想来,最触动我心扉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初中语文老师,他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而他做的事,也让我十分感动。
陈斌强的爸爸由于一场车祸英年早逝,是他的妈妈把他和他的兄弟姐妹拉扯大的。
在陈斌强小时候,他的妈妈用一根布带把自己和儿子紧紧地裹在一起。
如今,陈斌强的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不得不每天带着妈妈去上班,他骑着电瓶车,用那根布带把自己和妈妈绑在一起,学校给了陈斌强一间宿舍,好方便他照顾她妈妈。
每天他既要上课,又要照顾母亲,任劳任怨。
在学生眼中,他是良师;在我眼中,他是孝子。
这根布带不仅仅是一根布带,它还包含了母子之间彼此的爱。
在陈斌强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人间真情。
想想自己,如果我的父母想陈斌强的母亲一样,我会不会那样做呢?也许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