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
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假设结论A 甲图为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下一个时期的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 乙图为某花粉发育成的植株中的体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或精细胞C 丙图为蜂王体的卵原细胞cd段出现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丁图为雄果蝇体的精原细胞c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7.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确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8. 设NA为阿弗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 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
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说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B.原子半径大小:X<Y,Z>W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10.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酸中的羧基: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11.下列说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12. 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氯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极发生还原反应C.b极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D.每除去1mol氯苯,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13.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a 2S 溶液:c(Na +)>c(HS -)>c(OH -)>c(H 2S)B .Na 2C 2O 4溶液:c(OH -)=c(H +)+c(HC 2O 4-)+2c(H 2C 2O 4)C .Na 2CO 3溶液:c(Na +)+c(H +)=2c(CO 32-)+c(OH -)D .CH 3COONa 和CaCl 2混合溶液:c(Na +)+c(Ca 2+)=c(CH 3COO -)+c(CH 3COOH)+2c(Cl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9、20、21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题目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不选或选错的得O 分。
14、如图所示,高空走钢丝的表演中,若表演者走到钢丝中点时,使原来水平的钢丝下垂与水平面成θ角,此时钢丝上的弹力应是表演者和平衡杆重力的( )A. 21 B .2cos θ C. θsin 21 D .2tan θ 15、在深井里的同一点以相同的初动能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向井口,选取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各自达到最大高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势能一定大B 、质量小的物体势能一定大C 、两个物体的势能一定相等D 、两个物体的势能可能相等1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kg 的物体A 、B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1kg的物体C 用细线悬挂起来,B 、C 紧挨在一起但B 、C 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g 取210/m s )( )A .24NB .0C .36ND .28N17、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 2,则( )A .1g a =B .2g a =C .12g g a +=D .21g g a -=18、如图1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0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 )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传送带向下B.1-2,物块的加速度为4m/s 2C.传送带的倾角θ=30°D.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19、要判断一个物理关系式是否成立,有时不必作复杂的推导,只需分析式中各量的单位,就可判定有些表达式是错误的.在下面的实例中,某同学导出了四个不同的关系式,请你根据单位分析,确定其中必定错误的选项.例: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另一质量为m 的物块沿斜面下滑.关于下滑过程中物块对斜面的压力F N 、斜面的加速度a M 及滑块的加速度a m ,某同学得出的关系式中错误的有( ).A. B. C. D.2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 A 、B 都以v 0的初速度从传送带顶端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确的是( )A.若,则物块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若,则物块A 、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若,则物块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D.若,则物块A 、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2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壁光滑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 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使小球在极短的时间获得一个水平速度后沿轨道在竖直面运动.当小球回到A 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 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 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W 1与W 2的比值值可能是( )A .43 B .31 C .32 D .1第II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 (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 ,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v ,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 ,计算出阻力做的功W 及自行车的初速度v .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 -v 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W -v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________.23.(9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 1和m 2的小物块A 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 1>m 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