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三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三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6年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教育法教程》模拟试题(一)准考证号_______考生姓名____成绩__一、单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1.在我国宪法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国家教育方针的是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法律地位最高的是()A、教育根本法B、教育基本法C、教育单行法D、教育主体法3.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不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相应学历学位和教学能力C、相应的年龄D、相应的道德品德4.《教师法》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不得重新申请认定的年限是()A、3年B、5年C、8年D、10年5.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A、幼儿园教师资格B、兼职教师资格6.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学位制度不包括()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学生纪律处分的种类不包括:A、严重警告B、留校察看C、劝其退学D、开除学籍8.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D、校长负责制9.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A、企业公益事业B、社会公益事业C、收费教育事业D、高等教育事业10. 下列关于民办教育描述错误的是()A、民办学校属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法人性质B、我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在法律上完全平等C、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鼓励和保护的原则”D、民办学校受教育者享有与同级公办学校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15分)依法治教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位制度教师申诉制度行政诉讼中的移送管辖三、简答题(每题7分,5题,共35分)1.什么是教育法治化?2.简述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3.我国高校教师职务任职的条件。

4.简述我国义务教育法修改的内容。

5.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特点。

四、论述题(16分,两题任选一题)1.试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的关系。

2.试述我国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分析:(15分)2013年1月11日,学生王某在某工程学院11级会计学本科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考试中,与人有交换试卷的行为,被当场发现并被终止了考试。

事后,学校同意并安排原告参加了正常的补考,补考成绩合格。

但在2014年毕业前夕,王某却被该校通知因曾受过记过处分而不授予学士学位。

经多次交涉才知是因考试作弊受到过处分。

2014年6月,学校让王某见到了某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做出的作弊“处分决定”。

该处分决定在当时没有通知王某,也没有宣布。

王某感到非常郁闷。

请分析本案中某学院对王某的处分存在哪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地方?王某如何进行法律救济?从本案应当得到什么启示?201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是()A.校长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C.教授委员会制D.党委负责制2.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民事诉讼B.行政诉讼C.教育行政复议D.劳动调解3.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方式作出,并送达() A.校长会议 B.所在学院C.该学生的监护人D.受处分学生本人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B.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5.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年以后可以申请 B.终身不可以申请年以后可以申请年以后可以申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年年年年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义务性C.全面性D.公共性8.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可以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情形?()A与多个学生谈恋爱,经过批评教育仍然没有收敛,影响恶劣B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经教育不改的C找人代替自己参加学位英语考试D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将监考老师殴打成重伤9.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属于行政复议程序?()A受理 B.裁判 C.决定 D.审理10.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大一、大二两年成绩优秀,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

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整数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事后救济原则2.依法治教原则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3.产教结合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5.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

答: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体现在:①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②高等教育承担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简述我国教育法渊源的特点。

答: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教育规范性文件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国家是其效力的最终根源,而制定和发布机关是其法律效力的直接来源。

②教育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

③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教育法的适用和执行主体进行个别性教育法律调整的法律规范依据,是个别教育调整行为及其结果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和根据。

3.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

答: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用教育政策代替教育法,也不能用教育法代替教育政策。

两者关系表现为: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②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法;③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4.简述法律救济及其基本特征。

答:含义: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

特征:①事后性;②权利性;③恢复性与弥补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概念: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某高校本科生A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因多次旷课而受到警告处分,后又多次违反学校有关宿舍管理规定,受到记过处分。

2012年6月15日,A在参加期末考试期间,被当场发现作弊行为。

该高校为了严肃校纪校风,稳定校园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决定给予A留校察看的处分。

6月16日,该校通过A所在学院将学校的处分意见口头通知了A本人。

A觉得很突然,表示不服该处分决定,想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按照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体制主要由哪些制度构成?答: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民事诉讼等。

2.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高校在给予A留校察看处分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答:①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②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

③第59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

3.如果A某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他应当在几天内向该校学生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该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组成?答:①第61条规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②第60条规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江苏省2016年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教育法教程》试题(模拟3)准考证号_______考生姓名____成绩__一、单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1.在我国宪法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国家教育方针的是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法律地位最高的是()A、教育根本法B、教育基本法C、教育单行法D、教育主体法3.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不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相应学历学位和教学能力C、相应的年龄D、相应的道德品德4.《教师法》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不得重新申请认定的年限是()A、3年B、5年C、8年D、10年5.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A、幼儿园教师资格B、兼职教师资格C、高校教师资格D、民办学校教师资格6.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学位制度不包括()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学生纪律处分的种类不包括:A、严重警告B、留校察看C、劝其退学D、开除学籍8.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D、校长负责制9.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A、企业公益事业B、社会公益事业C、收费教育事业D、高等教育事业10. 下列关于民办教育描述错误的是()A、民办学校属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法人性质B、我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在法律上完全平等C、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鼓励和保护的原则”D、民办学校受教育者享有与同级公办学校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15分)产教结合原则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行政诉讼第三人事后救济原则教育行政复议制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7题,共35分)1.什么是教育法治化?2.简述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