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5
60
25
25
35
10
45
5
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15.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价值的是()。
A.吸收二氧化碳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D.释放二氧化碳
9.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
10.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7.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
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水B.无机盐C.氧气D.有机物
3.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4.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BC D
5.(2011苏州)2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6.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A.凌晨B.上午C.黄昏D.深夜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
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上表皮B. a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是下表皮D. b能进行光合作用
14.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B.调节气候和制造氧气C.净化空气和消除噪声D.侵占人类生存空间
16.为合理利用和பைடு நூலகம்护草原资源,以下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利用和开发B.兴修草原水利C.营造草场防护林D.将草原改造成农田
A.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
11.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2.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题
授课时间
课型
主备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丙、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的化学能贮藏在下列哪种物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