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初三语文练习题(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给出下面两个加点字的读音(2分)酬和.()隔阂.()2.写出注音的字(2分)①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guàn(),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②今年,我也rúfǎpáo zhì(),泡了八宝酒。
3. 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3分)A.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B.张欣生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C.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2分)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指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
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D.为牟取暴利,这个地下工厂疯狂造假,其造假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6.默写填空(9分)①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②《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
⑥,人迹板桥霜。
二、古诗文阅读(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②鸢飞戾.天者:③横柯.上蔽: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古人写景,往往用不同的写法,表现出相近的意境,从学过的《三峡》中找出与下列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来。
①例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例句:猿则百叫无绝。
4.文中作者由景生性,因情明志的句子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后面练习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解释加点的字去.之南都入学舍去:辄.以水沃面辄:2、翻译下面句子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3.本文记叙的中心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9—13题。
寒冷的味道黄明山(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看到中间,便招架不渐,寒气逼人。
风一丝不苟....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10)不仅仅是孩子们。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9.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10.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11.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1)风一丝不苟....(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琴声中的玫瑰》节选文段,完成14—20题。
琴声中的玫瑰①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
邻家女孩小雪的认为。
母亲始终这样..②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嚣。
③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悠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激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
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
④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30元。
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
她最渴望的,是尽快拿到钢琴等级证书。
然而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
”那位评委语重心长地说。
⑤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
“你妈妈会明白的。
”那位评委暖昧地笑了笑。
⑥那一晚,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练习曲,喑哑嘈杂,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地烦躁。
⑦小雪还是没有把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
考试那天,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她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长裙上的一片落叶,告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⑧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她显得很平静,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
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
评委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
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现在改变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
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
那位评委叹了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
⑨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你要活在你洁净不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⑩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
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清纯、洁净。
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想起了那句话:⑾14. 第①节中加点的“这样”指代什么?15. 第③节对琴声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琴声的什么特点?16. 第⑧节中划线句子,写评委“骚动”的原因是什么?17.第⑩节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18. 试用简洁的词语概念“小雪”的性格特点:19. 文章的题目“琴声中的玫瑰”中的“玫瑰”有什么含义?20. 联系全文,在第⑾节横线处,为文章写一个结尾句:四、作文命题作文题目:我心中有个梦要求:1、书写工整。
2、0.5毫米黑色中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