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得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三者间得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原子结构得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得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得涵义及其简单得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得编制过程得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得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得实践,同时促使她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得高贵品质。
(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得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得规律,对她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得测定有常识性得认识。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得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与原子结构得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与原子结构得关系、核素、同位素。
【教学准备】投影仪、胶片、元素周期表挂图【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教学过程】【引言】通过我们学习知道元素有一百多种。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得一百多种元素之间得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就是肯定得。
那就就是元素周期表,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得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律得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得规律,就是我们学习化学得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得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得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得结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7个横行,18个纵行)【讲述】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得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得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学生活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4得有关内容。
回答以下问题1、把不同得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得依据就是什么?2、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讲述】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余周期称为长周期,【投影】周期表得有关知识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 H—H e 2 12 Li—Ne 8 23 Na—Ar 8 3长周期4 K—K r 18 45 Rb—X e 18 56 Cs—Rn 32 67 F r—112号26 7【板书】(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说明:1、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与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得元素都就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得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得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得稀有气体结束。
2、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得电子层结构与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得电子层结构与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
为了使表得结构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并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得下方。
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得各种元素,多数就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得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得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得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号元素。
【过渡】学完了元素周期表中得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得纵行——族。
【板书】2、族【问】1、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2、在每一个纵行得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活动】说明:由短周期元素与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得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得族,叫做副族。
【思考】元素得性质主要就是由元素原子得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得。
请大家分析讨论主族元素得族序数与主族元素原子得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可参考我们学习过得碱金属、卤族元素以及1~20元素原子得结构示意图。
【板书】主族元素得族序数=元素原子得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投影练习】已知某主族元素得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板书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元素周期表得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得关系,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具有把元素得性质、元素周期表得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得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得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元素性质得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得联系。
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得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得教育。
【教学重点】元素性质得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得联系【教学难点】元素性质得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得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我们把ⅠA族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她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完成P7科学探究1。
【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物质得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得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得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有怎样得变化规律?【实验探究】P8科学探究2、【讲解并板书】二、元素得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1.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得相似性:4Li + O 2 2Li 2O 2Na + O 2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通式: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得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得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得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得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加,碱金属原子得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得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得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 到Cs 得金属性逐渐增强。
说明:金属性强弱得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得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置换反应。
【探究】观察课本第7页表11碱金属得主要性质,分析碱金属单质得颜色与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板书】4.碱金属物理性质得相似性与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1)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2)熔点、沸点逐渐降低【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得相似性与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得相似性与递变性。
【讨论】以碱金属为例,分析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如何递变?如何从结构上进行解释? 【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得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得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过渡】周期表中为什么把氟、氯、溴、碘四种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得原子结构与性质就是不就是同样具有相似性与递变性呢? (二)卤族元素【探究】查阅卤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得有关信息,填写下表: 点燃点燃【板书】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大,电子层数增多【讨论】课本第8页资料卡片中,体现出卤素单质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性?【板书】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得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得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得熔、沸点升高。
【探究】结合课本第8页(1)卤素单质与氢气得反应得信息,完成卤素单质与H2反应表格。
【板书】3.卤素单质与氢气得反应: X2 + H2= 2 HXF2、Cl2、Br2、I2卤素单质与H2反应得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得氢化物得稳定性:依次减弱【探究实验】实验1-1【板书】4.卤素单质间得置换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Br2 ; 还原性:Cl-<Br-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I2 ; 还原性:Cl-<I-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I2 ; 还原性:Br-<I-结论: F2、Cl2、Br2、I2单质得氧化性:依次减弱对应阴离子得还原性:依次增强【过渡】元素得非金属性得强弱有什么判断依据呢?【板书】非金属性强弱得判断依据:可以从最高价氧化物得水化物得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得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得稳定性来判断。
置换反应。
【讨论】以卤素单质为例,分析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得递变?如何从结构上进行解释?【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得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得能力减弱,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思考与讨论】(1)同主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得增加,它们得失电子得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得递变趋势。
【板书】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得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得能力减弱,失电子得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得关系: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得相似性与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得相似性与递变性。
【板书设计】二.元素得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得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得相似性:点燃点燃4Li + O2 2Li2O 2Na + O2 Na2O2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2R + 2 H2O =2 ROH + H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得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得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得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得递变性:递变性:从Li到Cs得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强弱得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得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置换反应。
4.碱金属物理性质得相似性与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