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ROZ)> 20次/h,所有病人均排除了可能引起气道阻塞的鼻咽部解剖变异,相关的咽部气道矢状位、冠状位重组影像上分三部分:
2.4.1.1软腭后区(retropalatal,RP)自软腭至悬雍垂尖,
2.4.1.2舌后区(retroglossal,RG)悬雍垂尖至会厌尖,
2.4.1.3会厌后区(epiglottal,EPG)会厌尖至会厌根部。
7
T2WI 横状位 5mm 3400 134
5
T2WI 横状位 5mm 3000 105
12
T1WI 横状位 5mm 360 21
12
IRFSE 横状位 5mm 3500 75/110 12
T2WI 冠状位 5mm 3000 103
12
T1WI 冠状位 5mm 400 20
7
GRE 冠状位 5mm 250 10
1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危害。 1.1主要危险因素: 1.1.1肥胖:体重超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 1.1.2年龄:女性绝经期后患病增加,70岁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1.1.3性别: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1.1.4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痛、II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 1.1.5咽腔狭窄(主要原因)。 [1] 1.1.6咽部肿痛、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颌关节功能障碍及下颌畸形。 1.1.7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史。 1.1.8相关其它病因。 1.1.9家族史。 1.2OSAS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损害。 长期以来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很多患者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说充分认识到此病的危害性十分必要,它包 括: 1.2.1高血压(晨起性)。 [2] 1.2.2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1.2.3左心衰竭。 1.2.4脑血栓、脑出血。 1.2.5癫痫发作。 1.2.6痴呆症、精神异常。 1.2.7肺动脉高压。 1.2.8呼吸衰竭。 1.2.9夜间哮喘。 1.2.10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 1.2.11遗尿。 1.2.12性功能障碍、阳痿。 1.2.13胃食管反流。 1.2.14神经衰弱。 1.2.15糖尿病。 1.2.16肥胖加重。 1.2.17小儿发育迟缓。 1.2.18脑挫伤。 2OSAS的检查方法 2.1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是检查OSAS的主要方法(金标准)。 2.2纤维喉镜检查。 2.3影像学检查。 2.3.1X线 包括头颅正侧位片, 2.3.2CT, 2.3.3MRI,MRI检查是目前观察最好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它利用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成像,对软腭、扁桃体、咽侧壁、咽后壁、 舌根部等结构的大小、形态进行观察,并且做出咽腔各部位的截面积测量。 2.4咽腔狭窄是OSAS的主要病因。睡眠时由于体位的作用和迷走神经亢奋、咽部软组织松弛、软腭(悬雍垂)、咽侧壁、后壁、舌根 等随着呼吸发生颤动,咽腔狭窄由于有效通气量减少而较易发生打鼾,而发生OSAS,软腭肥厚、变长、下垂、腭扁桃体肥大,咽侧壁、后 壁的淋巴滤过增生、肥厚、舌根部的后凸、肥厚以及咽腔的狭窄。肥胖者尤其是颈部短粗、脂肪堆积者发生OSAS的机会更大。根据上海 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江奇新等人对50例正常人和29例临床诊断OSAS患者,口咽腔MRI研究结果和统计学处理,软腭后截面积小于70是 判断口咽狭窄的标准。 2.4.1我院对56例OSAS患者进行了MRI睡眠状态检查 在选择经夜间多导睡眠图并诊断为OSAS的病人56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为45.6±8.01岁,男:45例 女:11例,呼吸紊乱指数
10
3结果
24例病人RP区咽腔完全闭塞,其中3例伴有RG区完全闭塞,8例同时累及RP区,2例显示连续性完全闭塞,1例位阶段性闭塞,中间
隔以含气咽腔,在5例单纯RP区闭塞的病人中有1例显示RG区明显狭窄,最小横断面积仅为6.4m㎡,32例未见完全闭塞,双侧咽侧壁:明
显狭窄的占21例,软腭与悬雍垂尖明显增大11例,舌体厚度及气道未见特殊性。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症(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mixed sleep apnea syndrome)等,临床上以OSAS最为常见,其主 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 器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甚至导致死亡,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15T11:13:18.28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2年第7期供稿 作者: 肖戎
[导读] 长期以来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很多患者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
肖戎 三门峡市中医院(河南省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R8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 5734(2012)7-26-02
扫描范围的软腭水平至会厌根部,在不同方位断面上分别对咽部各段进行测量,记录咽腔最狭窄的具体位置,为了了解咽部的形态学
变化,消除身高、体重原因、扫描条件并加以比较分析判断。
扫描条件:我院利用鑫高益0.4T核磁共振进行扫描
序列 方位
层厚 TR TE 层数
T2WI 矢状位 5I 矢状位 5mm 380 22
4总结
4.1本次统计睡眠状态下狭窄或闭塞的具体部位,16例病人中有8例完全狭窄,有助于睡眠状态下对OSAS的诊断。
4.2低磁场MRI扫描对本病的诊断保证了咽腔组织的一定清晰度,对动态观察及后咽部病变提供了技术依据。
4.3本次观察睡眠状态下利用MRI扫描,最直观、最真实地反映OSAS病人的具体阻塞部位,对临床医师对OSAS病人的认识及治疗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