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公布( 2014年5月29日)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

这个预判来自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

家长们也许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现在家长们忙着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等到孩子们25岁时,这些对应的工作可能早已消失。

“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正以十倍于过往的速度前进。

全世界都在寻思,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去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

5月28日发布的《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如此写道。

新的“学习典范”在哪?借助于新技术教给孩子“学”的责任,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去创造新工作,这才是最“靠谱”的答案。

5月28日,《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公布——技术走进学校,注入的是变革的力量。

面对新技术来袭,课堂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报告显示,新技术正在影响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领域。

1-2年内:无处不在的学习场【课堂实景】带着一台Pad(平板电脑),走进无线网络覆盖的教室,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跳出一段清晰的图像和声音:“请问以下哪只不是昆虫……”面对蝴蝶、蜘蛛、蜜蜂等数十张照片,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查找并点击答案。

这是杨浦区二师附小的师生们共同演绎的“创智云课堂”——小学科学类探究课“走进昆虫的世界”。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像玩游戏一样,在Pad屏幕上点出答案。

老师还会使用“电子书架”、“专题网站”、“网络搜索”、“校园图书馆”等功能,带学生一起了解、熟悉昆虫,再进入“真假昆虫分类”测试。

从“寻找昆虫”到“教师点评”,从“扩充阅读”到环保教育,这堂35分钟的课程,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

杨浦区“创智云课堂”从2012年推出尝试,目前已在6所学校试点,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等9门课程。

云课堂搭建了两个平台——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教学平台。

以教材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资源库。

在云课堂里,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动画、练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业也不枯燥,可以用口述录音来回答,也可以手写后拍照上传,只要证明自己会做就行。

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因此而发生变化。

云课堂就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蓝皮书报告显示,在1至2年内,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环境的优化,云服务质量的提升,学习的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学生正在逐渐意识到可以在任何时候,和学习同伴保持连接,可以通过网络与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更可以获得全世界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学生们都可以沟通,深化交流,可以接触到一个更充盈的世界。

新技术影响着上海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

3-4年内:学习游戏化将成趋势【课堂实景】今年初,北京育才学校一年级学生期末考试不再是传统的纸笔测试,而是做游戏。

学生人手一张体验卡,可以尝试“把耳朵叫醒”、“蚂蚁搬家”、“分秒不差”等多个项目关卡,每通过一项体验,家长志愿者评委就会给孩子们几颗小星星,代表得分。

实际上,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等地,“学习就像打游戏”已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实现。

身为家长,你可能每天都想控制孩子趴在电脑前的时间,担心孩子今后沉迷电子游戏怎么办?但根据蓝皮书预测,“未来3-4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游戏和学习游戏出现”,“游戏化”将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趋势,由此,教育者需要正确看待电子游戏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价值。

Algodoo是瑞典一家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模拟游戏。

在一个卡通平台上,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绘图工具编辑各种实验场景。

比如,通过设置齿轮、弹簧、铰链等元素,轻松掌握摩擦力、弹力等各种力的作用方式。

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上传自己的实验作品,分享实验内容。

在教育系统中,对游戏的认识也需改变。

游戏会教学生一些课堂上无法传授的、参与社群生活的技能。

研究表明,让孩子们玩上25分钟的合作类游戏,他们就会体会到合作的好处,并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25分钟。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还在鼓吹学生和游戏保持距离的老师们,今后将成为游戏的设计者。

蓝皮书认为,通过游戏设计,教师将使学习者获得更有把握的成功。

电子游戏在处理学生失败这一事实上会有一套独特的机制,失败了可以继续尝试,让学生始终在“闯关”的过程中保持对最终成功的希望。

蓝皮书同时指出,在未来的3-4年间,通过收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分析计算数据的模型,教师可以发现信息和学习者之间的关联。

这种学习分析技术将与学科紧密相连,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未来5年后:进入“创客”式学习新时代【课堂实景】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学生们对小行星“四大金刚”中的“灶神星”进行了图片3D扫描。

这张图片的来源——“曙光号”探测器,是学生们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下载的。

学生们通过3D打印亲手制作“灶神星”微型模型,研究这颗小行星。

近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对很多老师来说还是时髦的概念,但一些中小学生已经在通过3D打印探索具体的科学问题。

根据蓝皮书预测,在未来5年后,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从而引起“核变”。

一个已经被预见到的趋势是,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时代。

所谓“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当计算机全面介入个人学习后,学生们将会运用教师之前都未曾接触过的新技术。

蓝皮书认为,学生将以“创客”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并不断地在设计中创造。

在“做”中学习的过程,学生们还可以作出具体的设计,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然后得出新的结论,再应用于探索创造中。

“创客”会极大地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甚至是圈子。

目前教育界对于“创客”式学习的预测是: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

假设一个孩子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他可以在网上阅读、转发文章,继而再通过博客、论坛等,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

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然后进行整理、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

而与此同时,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小圈子”,他们年龄、学历多元化,互相学习,乐于帮助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另外,蓝皮书认为人机相互学习将在今后5年崛起。

在一些特定领域,机器的功能已强于人类。

机器不仅代替了人类处理重复的体力劳动,并逐步超越人类在不同领域的脑力劳动。

技术+教育=8大结构性变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教育发展和进步往往靠名垂史册的教育大家在理论层面的建树来引领趋势。

而今,“技术”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推动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昨天发布的蓝皮书披露,技术与教育的相互渗透,正呈现8大结构性特征——特征一:教材多媒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变得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

特征二:资源全球化因特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可方便地享用。

特征三: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特征四:学习自主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等网络学习资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特征五:任务合作化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计算机合作的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的小组作业和计算机扮演同伴角色等形式,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征六:环境虚拟化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

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

特征七: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管理教学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特征八:系统开放化系统开放化主要体现在内容开放、结构开放和功能开放这三方面。

其中,内容开放是指能通过超链实现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无缝连接,内容空间可无限扩展扩张;结构开放是指可利用构件化技术,允许随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扩充教育系统的能力;功能开放是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能够支持按需学习,适时学习与弹性学习。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发布暨论坛举行本次发布会采取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的媒体传播方式——联合校长传媒等15家业界权威的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5月28日当天共同推出“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的现场版,这也是国内首次关注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共同携手的合作。

自2004年起,位于美国的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每年发布一份地平线报告(The HorizonReport),介绍未来5年内可能会对全球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

上海的教育信息化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

2010年发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即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

如何通过借鉴国际研究的结果、分析上海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来明晰未来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向?如何通过分享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经验、学习信息技术产业人看教育的视角,来提高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特别筹划举办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发布暨培训会。

此次发布暨培训会由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科技处指导,上海教育杂志社与上海电教馆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专业支持。

本次发布会采取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的媒体传播方式——联合校长传媒等15家业界权威的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5月28日当天共同推出“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的现场版,这也是国内首次关注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共同携手的合作。

在两天的活动中,将呈现三位业界知名专家的主题报告: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国专家张铁道将与大家分享“教育信息化,从世界到中国”的最新发展趋势,音乐家孔祥东将展示Imusic-ilove-ithink项目的最新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技术系博士生导师任友群将深刻阐述教育信息化的世界趋势和我们的行动。

华为、复兰科技、希沃、信哲通、上海易教、思来氏等等9家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将带着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意,来到现场进行展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团队将推出世界地平线报告概览。

10所中小学校“TED”演讲将展示《蓝皮书》中信息化案例,带你领略创智云课堂、数字陶行知纪念馆、让思维可视化的IMMEX运用、3D打印嵌入STEM课程中的发现等教育创新项目。

(文/《上海教育》杂志记者计琳)(编辑唐民龙)链接: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发布会暨论坛主要议程(5月28日-29日)5月28日上午9:00-9:40开幕致辞主持人:仲立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党委副书记)9:00-9:10主持人介绍来宾和简介此次会议概况9:10-9:30开幕致辞:王宏(上海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秘书长、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副主任、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9:30-9:50开幕致辞:尹后庆(上海市教委巡视员)9:50-11:30发布会主持人:倪闽景(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9:50-10:50主旨报告《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联合发布主要趋势与面临挑战:张治(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主持工作)近期中期远期应用综述:沈祖芸(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10:50-11:20大会主旨报告(一)教育信息化,从世界到中国演讲人:张铁道(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国专家)11:20-11:50大会主旨报告(二)Imusic-ilove-ithink演讲人:孔祥东(音乐家)5月28日下午1:00-2:30学校案例-企业路演(一)主持人:张治(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主持工作)1:00-1:15创行云端智随民间——杨浦区创智云课堂进程吴巍(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1:15-1:30企业新产品路演:教育智慧云(华为)1:30-1:45企业新产品路演:全向互动在线云课堂(复兰科技)1:45-2:00教育传播媒介与学习方式改变——数字陶行知纪念馆薛定稷(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2:00-2:15教学邦云平台如何助力校长推进数字化教学(教学邦)2:15-2:30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连结花洁(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2:30-2:45企业新产品路演:教学中的智能终端应用(希沃)2:45-3:00企业新产品路演:每个学校都可以有新媒体(信哲通)3:00-5:00体验式培训主持人:张治(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主持工作)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概述(杨晓哲)迈向新学习时代(黎加厚教授团队)5月29日上午8:30-11:15学校案例-企业路演(二)主持人:倪闽景(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8:30-8:45不是推翻,而是改变——微课再认识崔婷(北海中学数学教师)&周飞(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8:45-9:00 企业新产品路演:P3D数字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P3D)9:00-9:15真心话不冒险——技术让学生安全地表达自我曹坚红(上海市静安区做中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9:15-9:30 企业新产品路演:微学堂里有名堂(戴剑飚,上海IT企业家协会会长,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兼职教授)9:30-9:45看得见的思维发现不一样的学生姚晓红(上海市大境中学校长)9:45-10:00 企业新产品路演:增强现实技术(幻维科技)10:00-10:153D打印嵌入STEM课程中的发现张悦颖(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上海交大研发教授10:15-10:30企业新产品路演:移动时代的智慧校园(上海易教)10:30-10:45用数据再现学生的成长张中涛(闵行区教育局局长助理)10:45-11:00企业新产品路演:数字解析学生成长(思来氏)11:00-11:30大会主旨报告(三)教育信息化的世界趋势和我们的行动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技术系博士生导师)5月29日下午1:30-2:45学校案例-企业路演(三)主持人:陈骁(上海教育杂志社总编辑)1:30-2:30未来课堂教学展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2:30-2:45企业新产品路演:点阵数码笔在微课及互动课堂上的应用(拓思德科技) 2:45-3:00变“传”为“感”,一起行动学习15分刘党生(张江实验中学副校长)3:00-3:15企业新产品路演:想到vs做到?技术变革为思维创新服务(上海和创信得科技信息公司)3:15-3:30提问互动专家点评:陈家虎(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3:30-4:15大会闭幕报告归来:从未来八个预言回到今天转型课堂倪闽景(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