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第一章、导论: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一)、孕育阶段(15 世纪前):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学前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

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颜氏家训》2、西方古代(1)柏拉图《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

(2)亚里斯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

(3)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

:(二)、萌芽阶段16 世纪—18 世纪后期)在此阶段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西方: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

1、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学前教育学之父”。

1840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3)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2、罗伯特•欧文——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性格形成学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3、杜威。

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

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

4、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著作:《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

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训练中国:1、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提出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主张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会教育。

2、蔡元培3、陈鹤琴1923 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4、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

(1)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外在刺激。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作用。

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

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评价:评价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 种)你认为那一种较为科学?为什么?儿童是“小大人”;儿童是“白板”;儿童是“有罪的”;儿童是“花草树木”;儿童是“私有财产”;儿童是“未来的资源”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3、儿童应该有哪些基本的权利?第一,接受教育的权利1.儿童的生存权2.儿童的发展权 3.儿童的教育权。

或者叫“受教育机会权”。

这是受教育权中的最低限度的核心内容。

第二,教育过程中的权利。

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权表现为:发表意见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平等开放和平等利用教育设施的权利;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结社的自由;隐私受到保护的权利。

第三,选择教育的权利。

4、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出生权;姓名权;立正确的儿童观?(共7 大点)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教育权……)(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1、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儿童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儿童在发展上也出现差异。

2、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环境。

(三)、儿童的潜能要及时挖掘(四)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1、儿童发展具有性别差异。

首先,同一年龄儿童,在发展呈现性别差异;其次,男女儿童在发展上存在差异;最后,学前儿童自身也意识到男女性别差异。

2、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首先,儿童对物体的感知上存在个别差异;其次,儿童的判断推理上存在个别差异;再次,儿童的兴趣爱好上存在个别差异;最后,儿童在情感、意志、个性上存在个别差异;3、儿童发展具有文化差异同一年龄,不同国家的儿童,各自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在发展上存在差异。

(六)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儿童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1、一类为操作活动,儿童通过与物过活动得到发展体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2、另一类为交往活动,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儿童与教师的交往能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交往技能、形成良好习惯、自我意识等;儿童与儿童的交往能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性情感的升华、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

(七)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生理、心理、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精神、道德、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侧面,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彼此制约。

第三章、学前教育观概念:学前教育观是如何看待、对待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任务、学前教概念:学前教育观育内容、学前教育途径、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方法等观点的总和。

1、学前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受制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学前教育目标保证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二、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三、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2、我国托儿所的教养目标有哪些?总目标:“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

”我国托儿所的教养目标有哪些?(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观念。

3、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什么?你认为教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达到上、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什么?述目标?保教目标:“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述目标?保教目标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活动:活动:(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首先,各国均重视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完整儿童;其次,我国幼儿教育较为关注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的能力;国外更注重培养儿童各种兴趣和积极态度;再次,我国较为重视形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国外更注重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最后,我国较为重视塑造儿童优良的性格;国外更注重培养儿童读写算得初步技能,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