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第8章

经济学基础第8章

【实践训练】1.课堂实训:假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四种产品,它们在2006年和2008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1)2006年和2008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答:2006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0×40+5.0×30=37.5+375+240+150=802.52008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0×60+7.0×50+5.5×35=48+480+350+192.5=1070.5(2)如果以2006年作为基年,则2008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答:2008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0×50+5.0×35=45+450+300+175=970(3)计算2006-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2008年的价格比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多少?答:2006-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070.5÷970=1.10362008年的价格比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10.36%(二)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

A.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国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加外国国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2.下列产品中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A.当年生产的面包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出售的衣服C.一幅古画D.当年卖出的二手房3.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棉布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的说法都对5.个人收入是( B )。

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B.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收入总和C.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D.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收入加上来自生产的收入6.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 D )。

A.所得税B.直接税C.间接税D.折旧7.一国某年的名义GDP为1500亿美元,当年的实际GDP为1200亿美元,则GDP折算指数等于(A )。

A.125%B.150%C.100%D.180%8.在下列项目中,(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9.下面那一项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企业增加一批库存商品B.建造一批商品房C.居民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D.家庭购买公司债券10.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会使投资需求( B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原因是( C )。

A.消费减少B.消费不变C.消费增加D.储蓄增加12.投资需求的增加会引起IS曲线( A )。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但均衡不变D.向左移动,但均衡不变13.货币供应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A )。

A.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B.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C.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息率提高D.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14.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D )。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15.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的主导力量是( A )。

A.供给B.需求C.工资D.技术(三)多项选择题:1.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ABC )。

A.支出法B.收入法C.部门法D.划分法2. 当收入增加时,(AC )。

A.消费增加B.消费减少C.储蓄增加D.储蓄减少3.“四部门”经济是指(ABCD )A.居民户B.企业C.政府D.对外贸易4.在一国经济实际运行中,社会经济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分为(ABCD)。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5.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有(ABCD )A.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净值C.国民收入D.个人可支配收入6.总供给曲线一般包括( ABC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长期总供给—总需求曲线7.下列关于消费函数和45°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消费函数所代表的消费曲线比45°线平缓B.当储蓄为零时,两条线相交C.当消费曲线在45°线下方时,存在正储蓄D.消费曲线与坐标的纵轴不相交8.在封闭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ABD )来增加产出水平。

A.增加货币供给量B.减税C.减少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付(四)判断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意味着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2.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3.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4.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

(×)5.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这是节俭的悖论。

(×)6.IS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的轨迹。

(×)7.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态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利用状态。

(√)8.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如果利率上升,LM曲线将向左移动。

(√)9.物价水平的降低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10.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政府可以在不提高价格水平的情况下采取增加总需求的方法使宏观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二、发散问题:1.已知总供给函数为AS=500P,总需求函数为AD=600-50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3)如果总需求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答:(1)供求均衡点为:P=12/11、y=6000/11。

(2)当AD上升10%时均衡点为:P=1.2、y=600。

(3)当AS上升10%时均衡点为:P=1、y=550。

2.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或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的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

(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产品消费。

答:(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要作为投资计入GDP,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的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要作为个人消费计入GDP。

(b)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产品消费,该购买支出要计入GDP,若买进口产品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作为进口从GDP中扣除。

3.某公司今年生产的机器多卖掉一些是否比少卖掉一些所产生的GDP要多?答:不,公司今年生产的机器不管卖掉多少所产生的GDP是一样的,今年生产出来没能卖掉的被视作为企业自己买下来的部分,计入今年的GDP。

三、案例分析: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并在一个月内演绎到了极点,次级房贷陷入困境,银行业紧缩,造成信用市场冻结。

即使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计划以及欧洲各国政府支撑濒临倒闭的银行,也未能安抚惊慌的投资人。

信贷市场的停滞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大幅下挫。

中国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政府启动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震撼全球,各大投行、基层投资者、国内及境外媒体均对此给予了极大地关注,总体看,两年间投入四万亿元的措施的确是“生猛”的。

在国际社会陷入全面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政府“保增长、促内需”的强力兴市之举,不仅让国内经济为之一震,也让欧美各国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凝聚的“硬实力”——这是必须由强大的财政、充沛的国民储蓄以及外汇储备做后盾的壮举,对此,欧美大多数国家只能“望中兴叹”,羡艳不已。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此次还规定将2000亿元资金在2009年“两会”前,即短短110天内投放于11个部委管辖的项目,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显然,这不是简单的救市,而是要显示中国政府的实力和保增长的莫大决心。

分析: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元投资会产生什么作用?以IS-LM 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四万亿元的注入会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发生什么变化?收入发生什么变化?如使利率不变,收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首先,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非常及时。

四万亿投资计划,很快遏制了制造业部门恐慌性的去库存化过程,消除了消费者的通缩预期,使得实体经济依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万亿投资计划从一推出就对维持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四万亿投资对于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将从第二年开始显现。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灾后重建的提速,中游的机械制造行业、上游的钢铁行业开工率和产量环比上升,部分公司今年2月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随着更多投资项目开工,预期将有更多行业受益,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最后,四万亿投资中的技术进步、产业重组等投资从长期来看将提高中国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未来中国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会包括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人工资水平,从而拉动经济良性发展。

而且,四万亿投资消除了消费者对于未来通货紧缩的预期,居民的储蓄倾向降低,消费和投资倾向增加。

同时,四万亿投资中对于保障性住房和医疗、教育、文化的投资,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提升居民边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因此,四万亿投资不仅仅是一个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短期投资计划,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刺激计划。

总的来看,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于我国经济都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以IS-LM 模型进行分析:四万亿元的注入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至IS 1,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均衡利率上升,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图a )。

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由于投资需求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导致国民收入上升(图b )。

IS 1Y Ye i ie 图a Y 图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