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样本处理及方法

实验室样本处理及方法

尿液标本的保存-最好不超过2h 尿液化学物质和有形成份不稳定,排出后即开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如胆红素、尿胆原被氧化,细菌生长,尿素酵解生成氨使尿pH升高,尿液 有形成份破坏,葡萄糖被细菌利用而降低。
尿液保存常用方法有两种: 1.冷藏法:4℃条件下不超过8h
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份的形态基本不 变,但是可导致磷酸盐和尿酸盐析出形成沉淀,影响尿沉渣检查。
标本采集
皮肤 拭子
阴道 拭子
血液
样本采 集操作 规程
粪便 尿液
唾液
口腔 拭子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从采血现场运送至实验 室,注意是否存在干扰血凝块。
➢ 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包装、温度要求 及处理方法等,要确保分析成分的稳定性,标 本管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闭,向上垂直 放置,避免剧烈振动
标本处理和保存
➢ 血液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血浆的分离 采血时应采用有抗凝剂的采血管; 采血后,1000~1200g离心10min,吸取上层淡黄色上清液。有凝胶屏 障的分离管可保存在4℃ ,24小时内吸取上层血清;无凝胶屏障的必须 立即吸取上层血清。 保存条件 常温下不超过8小时;4 ℃不超过48小时;48小时以上的应置于-20℃保 存;提取RNA的应立即置于-80 ℃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 尿液标本从流取到检验应在2小时内完成,如 不能及时送检分析,必须加防腐剂或冷藏不超 过8小时
➢ 细菌检查标本应采用消毒容器,防止细菌污染, 室温条件不超过2小时或4℃冷藏保存。
标本运送
标本处理和保存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处理、分装后保存 ➢ 血液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 DNA提取和纯化操作规程:血液、粪便、棉拭子、唾液 ➢ RNA提取和纯化操作规程:血液、棉拭子 ➢ 蛋白质提取和保存操作规程
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NAL/AC30-2005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 WS/T233-2002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 安全通用准则 GB 50346-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 范
已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临床实验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
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的保存-最好不超过2h 尿液化学物质和有形成份不稳定,排出后即开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如胆红素、尿胆原被氧化,细菌生长,尿素酵解生成氨使尿pH升高,尿液 有形成份破坏,葡萄糖被细菌利用而降低。
尿液保存常用方法有两种: 2.化学防腐法: ①甲苯:(一般用量为1.0~2.0ml甲苯/100ml尿液),防止细菌污染,通常 用于尿酮体、尿糖,尿蛋白质等测定 ②甲醛:每100ml尿液加40%甲醛0.5ml,可抑制细菌生长并固定尿中有形 成份,适用于尿液中细胞与管型的测定; ③麝香草酚:用10%的麝香草酚异丙醇溶液,达到抑菌及保护代谢物的作 用,适用于尿钾、钠、钙等测定 ④浓盐酸:每100ml尿标本中加入浓盐酸1ml即可,使尿液维持在pH 2.0左 右。主要可用于17-羟皮质类因醇、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VMA等定量
运 输
物流术语 液氮生物容器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
定 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
组织机构
样本库管理委 员会
专家委员会
伦理委员会
样本库职能部 门
样本库负责人
业务主管 质量主管
所有从业人 员应取得 《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证》
专职技术人员
生物样本库工作流程
标本采 集
《废弃物处置操作 程序》
标本处 理
标本处理和保存
➢ 血液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全血标本的保存 生化检验:尽可能在2小时内检验或分离血清/血浆,不能及时分离或检 验时,应4℃低温冷藏,不能超过24小时。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剧 烈振荡,避免温度变化过大或冻融,易导致溶血。 DNA检测: 4℃保存不超过7天,-20℃保存不超过一年,-80℃长期保存 RNA检测: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细胞、血清/血浆,或加入RNA抑制剂 (如trizol), -20℃保存不超过2个月,-80℃保存不超过半年。
CNAS-CL0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认可准 则
ISO/IEC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 通用要求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ISO9001:2008/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系统 要求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
实验室安全
制指南
GB/T 20469-2006 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
GB/T 20470-2006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
WS/T102-1998 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WS/T224-2002 真空采血管及其添加剂
WS/T225-2002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

WS/T227-2002 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标本使用
使用申请:填写《标本申请单》 标本发放:填写《标本使用登记表》 标本销毁:按照感染性废弃物,执行《废弃物处置操作程序》
生物安全
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理体系》
➢ 健康监测:定期体检,必要 时免疫接种。
➢ 个人防护:手套、口罩、防 护服、护目镜;脱下手套后、 离开微生物室前应洗手,接 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 应立即洗手。操作尖锐物品 如针头,应戴防刺破手套。
安 临全 床实 验 伦室 理
运输
样本采 集样本处

物 样
技术
本 标准

标准操作 规范 (SOPs)
质量控制 标准 知情同意
理样本质量 检样验本储 存样本运 输
DNA质量鉴定、 RNA质量鉴定、蛋 白质质量鉴定
伦理 规范
书 伦理委员 会 伦理审查
质量
样本运 输
样本转移协 议
ISO标 准
ISO15189:200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 要求
WS/T228-2002 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
WS/T230-2002 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应用
WS/T249-2005 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WS/T250-2005 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求
WS/T251-2005 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
WS/T255-2005 临床检验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

理 赫尔辛基宣言
涉及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了国际伦理方针 指南
关于DNA序列申请专利的声明:专利 关于早期发布原始序列数据有关专利申请问题的声明 关于DNA取样的声明:控制与获取 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 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人类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关于利益共享的声明 关于基因治疗的声明 关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声明 国际涉及人类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准则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
质量控制
标本入库前应经过质量控制,符合质量标准的标本才能入库 ①符合标本采集、处理的要求,检查采集和处理记录 ②标本信息采集表填写完整 ③标本运送符合要求,交接运送记录完整 ④标本管无空管、无破损、良好密封,标签清晰完整、无脱落 ⑤检查标本是否受到污染,核酸质量
生物标样本本库信入库 息表
编号原则 总原则:唯一性、共享性 辅原则:在满足总原则基础上,尽量精简,编号长度尽量保持统一
标本处理和保存
➢ 血液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血清的分离 采血时应采用无抗凝剂的采血管; 采血后,室温(22~25℃)放置30~60min,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 (5~15min),1000~1200g离心10min,吸取上层淡黄色上清液。有凝 胶屏障的分离管可保存在4℃ ,24小时内吸取上层血清;无凝胶屏障的 必须立即吸取上层血清。 保存条件 常温下不超过8小时;4 ℃不超过48小时;48小时以上的应置于-20℃保
销 毁
N
质o Ye 控s
N o
入库登 记
抽 检
Ye s
标本储 存
使用申


标本发 放

使 用
剩余标本
回收
数据库
标本采集
生物标本采集和储存 研究成功的关键
要求 根据所采样本的类型和所分析的物质而定 在采集和储存过程中不能受到“污染” 储存的生物标本在任何时候进行检测都可以获 得一致的结果 所有的生物标本都应有详细的背景材料和鉴别 标识
➢ 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标本的操作。
➢ 标本库冰箱应采用专人专锁 管理,禁止随意取用,防止
举例
尿液标本
标本采集
晨尿
浓缩尿,适用于尿常规检查
随机尿
仅适用于门诊、急诊尿常规过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
空腹尿 餐后尿 12h尿 12h禁水尿 24h尿 培养用尿
糖尿病患者餐前尿糖测定
餐后两小时采集,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病理性蛋白尿、糖 尿检查
晚上8点排空尿液后12小时内采集的所有尿液。用于尿沉 渣计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等
标本处理和保存
➢ 血液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全血、血清、血浆、干血片、血凝块、白细胞
全血:由液态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 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清:指全血不经抗凝处理,在凝固过程中,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分 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原已被除去的血浆
晚8时开始禁饮,次日早8时排空膀胱后再次留取的尿液, 适用于尿渗透压检测
上午8时排尽后,收集接下来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 记录总尿量,用于体内代谢产物的定量检测,如尿蛋白、
尿糖、尿肌酐、尿钙、尿儿茶酚胺、检查等
留尿前先清洗外阴,消毒尿道口后,以无菌容器只接留 中段尿10ml,用于微生物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