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制动系统分类及原理及电动汽车再生制动

汽车制动系统分类及原理及电动汽车再生制动


油路中的制动 液受制动盘加 热易汽化。
活塞
制动盘
41
42
43
44
2)浮钳盘式制动器
活塞 进油口
导向销 车桥
制动钳
制动块 制动盘
45
46
47
(2)全盘式制动器 在重型和超重型汽车上,要求有更大的制动力,为此采用了
全盘式制动器;其固定元件和旋转元件都是圆盘型。
(3)盘式制动器的特点 1)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以下优点: a.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力与行驶方向无关; b.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c.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 d.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e.散热良好、热稳定性好。 2)缺点: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时所需制动促动管 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
辅助制动系统能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 紧急制停。
一、辅助制动有以下几种:
排气制动、液力减速、电力减速、空气动力减速等,其中最常 用的是排气制动。
74
二、排气制动应用
矿山或山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在行车密度很高,交通情况复杂的城市街道上行驶的汽车; 在冰雪泥泞等滑溜路面上行驶的越野车;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承销。 只有一个单活塞轮缸。
工作特点: 第一蹄由轮缸促动,第二
蹄是由顶杆促动。 前进制动时,第二蹄制动
力矩大于第一蹄制动力矩。 倒车制动时,第一蹄制动
力矩小,第二蹄无制动力矩。
38
②双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结构特点:
两蹄下端分别浮支在顶 杆两端。
制动蹄只在上方有一支 承销。
采用双活塞轮缸。 工作特点:
三、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3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 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 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 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 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 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 势。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 板,使活塞压缩制动液 时,轮缸活塞在液压的 作用下将制动蹄片压向 制动鼓,使制动鼓减小 转动速度,或保持不动。
橡胶阀门 后壳体 膜片座
17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图
18
五、真空增压器
真空增压器利用真空能对制动主缸输出的油液进行增压。 其控制装置是用制动踏板机构通过主缸输出的液压操纵的。 真空增压器用于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中。
六、液压助力器
优点:体积小、可以很容易装在紧凑型轿车上;助力效果好, 适合于安装在四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及重型载货汽车 和大客车上,或安装在无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柴油机汽车上。
前进制动时,后制动蹄制动力 矩大于前制动蹄制动力矩。
倒车制动时,前制动蹄制动力 矩大于后制动蹄制动力矩。
39
2、盘式制动器
分类: 钳盘式制动器 a、定钳盘式制动器 b、浮钳盘式制动器
全盘式制动器 (1)钳盘式制动器
40
1)定钳盘式制动器
制动钳体 进油口
缺点:油缸多、 结构复杂、制
动钳尺寸大
制动块 车桥
七、车身自动水平调整系统
车身自动水平调整系统是借助安装在后桥上的水平调整系 统,使轿车后部负荷由小到大都能够使车身保持在相同的水 平位置上,从而改善轿车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有鼓式制动器和和盘式制动器两大类。
制动轮缸
调整凸轮
针气压表 19.调压器 20.气喇叭开关 21.气喇叭
50
51
二、空气压缩机及调压阀
1、空压机
(1)功用:产生制动所用的压缩空气; (2)种类:单缸式和双缸式; (3)结构:活塞式。
2、调压阀
功用:调节供气管路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使之保持在规定的压 力范围内。
三、双回路压力保护阀
功用:双回路制动系中,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双回路 保护阀分别向各回路的储气筒充气,当一条回路损坏时漏气时, 压力保护阀能保证另一条完好的管路继续充气。
34
⑵、双领蹄式和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①双领蹄式制动器
定义: 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
结构特点: 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
轮缸促动。 两套制动蹄、轮缸、支承
销和调整凸轮等是中心对称布 置的。
工作特点: 前进制动时,两蹄都是领
蹄,倒车制动时,两蹄都变成 从蹄。
35
36
②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定义:
轿 车 后 轮 驻 车 制 动 系 示 意 图
73
§14.4 辅助制动系
原因:汽车在坡度较大的道路上长距离下坡行驶时,需要不断
进行制动,以使车速不至过高。但频繁地使用行车制动,不仅 会使制动器的摩擦片过度磨损,还会使制动器发生热衰退,出 现刹车失灵的情况。若采用辅助制动系统,则能避免这种情况 的发生。
48
§14.3 气压制动系
原理: 鼓式制动器结构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空气压缩机作
为制动器制动的唯一能源,而驾驶员的体力仅作为控制能源的 制动系统称之为气压制动系统。一般装载质量在8000kg以上 的载货汽车和大客车都使用这种制动装置。
一、气压制动回路
由发动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压机)1将压缩空 气经单向阀4首先输入湿储气罐6,压缩空气在湿储气罐内冷 却并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分成两个回路:一个回路经储气罐 14、双腔制动阀3的后腔通向前制动气室2,另一个回路经储 气罐17、双腔制动阀3的前腔和快放阀13通向后制动气室10。 当其中一个回路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个回路仍能继续工作, 以维持汽车具有一定的制动能力,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 性。
3、前后桥上的制动力分配应合理,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力相等
4、制动应平稳:
制动时,制动力应逐渐迅速增加
解除时,制动作用应迅速消失。
5、避免自行制动
6、散热性好
7、对挂车的制动系要求:要求挂 车的制动作用略早于主车,挂车自行 脱挂时能自动进行应急制动。
7
1、单回路液压制动管路
前制动轮缸
后制动轮缸
制动主缸 前轮制动器
49
1.空气压缩机 2.前制动气室 3.双腔制动阀 4.储气罐单向阀 5.放水阀 6.湿储气罐 7.安 全阀 8.梭阀 9.挂车制动阀 10.后制动气室 11.挂车分离开关 12.接头 13.快放阀 14.主 储气罐(供前制动器) 15.低压报警器 16.取气阀 17.主储气罐(供后制动器) 18.双
膜片 回位弹簧
前腔储油室
后腔储油室 旁通孔
补偿孔 后腔活塞
缸体
主皮碗
前腔活塞
皮碗
主皮碗 限位套
推杆
11
2、工作情况
(1)不工作时
补偿孔与旁通孔均 保持开放,推杆与活塞 之间有一间隙。
(2)踏下踏板时
第一活塞前移 主皮碗盖遮住旁通孔,后腔封闭,液压建立
油液被压入前制动轮缸 迫使第二活塞前移 主皮碗盖遮住旁通孔,后腔封闭,
2、分类: 单制动气室:活塞式、膜片式。 复合制动气式:多用活塞式。
64
65
66
67
68
八、气压式车轮制动器
一般采用凸轮式机械张开装置。其结构见下图。
1-制动气室 2-制动凸轮 3-制动鼓
69
70
71
手柄弹簧
凸轮拉臂
操纵杆
调整螺母
传动杆
凸轮
摇臂
棘爪
齿板
调整杆 弹簧
调整螺套
调整螺栓
72
旋转和反向旋转时
都有一个领蹄和一
个从蹄的制动器。
等促动力制动器:
从蹄
凡两蹄所受促动力相等的领从蹄式制动器都称为等促
动力制动器。
33
工作特点: 两蹄对鼓的压紧力,领
蹄大于从蹄。 领蹄与从蹄使用寿
命不同。
非平衡式制动器: 凡制动鼓所受
来自两蹄的法向力 不能互相平衡的制 动器,均属于非平 衡制动器。
调整: 局部调整:凸轮。 全面调整:凸轮+偏心销轴。
制动鼓正反方向旋转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
结构特点: 采用双活塞式制动轮缸。 两制动蹄两端都采用浮式
支承,且支点的周向位置也是 浮动的。
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 既按轴对称,又按中心对称布 置。
37
⑶、单向和双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①单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结构特点: 两蹄下端分别浮支在顶
杆两端。 制动蹄只在上方有一支
下腔阀门
57
⑵工作过程
气制动阀的随动 作用是靠平衡弹簧 来保证的;制动阀 的平衡位置是指进 排气阀均关闭,且 前后制动气室的气 压保证稳定状态。 每次平衡过程,平 衡弹簧下端面的位 置相同。
58
59
60
五、继动阀与快放阀 对于轴距较长的载货汽车,制动阀距制动气室较远, 如果制动气室的充气与放气都要经过制动阀,则将使 制动的产生与解除过于迟缓,不利于汽车的及时制动 和制动后的及时加速。 为此,不少汽车在制动阀与制 动气室之间装有继动阀与快放阀,使制动气室内的气 压更快地建立与撤除
油管 后轮制动器 8
优点:当其中一套管路损坏时,另一套仍可以正常工作,
保证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 路仍能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
制动主缸
9
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使 对角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为正常时的50%。
制动主缸
10
1、结构
贮油室盖
52
53
54
55
56
四、制动阀
1、功用:用以控制由储气筒进入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并
有随动作用。
推杆
2、型式: 串列双腔活塞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