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算法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将时间和距离的资源最优化,这种最优化的结果就是速度的最优化,每个时间片和时系分隔中总有空隙的路径资源存在,使得空隙路径资源被最大化的利用,如果能够将此算法用于“智能交通管理”中,那将是一大突破)
(参见: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算法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1.router ospf
启动OSPF路由协议进程并进入OSPF配置模式。若进程已经启动,则该命令的作用就是进入OSPF配置模式。其中Process ID(PID)是OSPF的进程号,它的范围是1~65535,ID 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随意设置,它只对本地路由器内部有意义,不同的路由器PI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1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10
2.network address wildmask area area-id
Network ip<子网号><子网掩码的反码>area<区域号>
配置OSPF运行的接口并指定这些接口所在的区域ID。
OSPF路由协议进程将对每一个network配置,搜索落入address wildmask范围(可以是无类别的网段)的接口,然后将这些接口信息放入OSPF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相应的area-id中。
(OSPF的SPF 要覆盖全网络的路径,所以使用wildmask,而RIP的V_D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范围,因此不能使用wildmask 进行覆盖,其中子网掩码的反码的计算方法为,将子网掩码表示成2进制,然后各位取反,再转换成10进制即可。如:子网掩码:255.0.0.0的反码为0.255.255.255)
OSPF协议交互的是链路状态信息而不是具体路由信息。OSPF路由是对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调用SPF算法(参见:SPF算法)计算出来的。
area-id为0的区域为主干区,一个OSPF域内只能有一个主干区。其他区域维护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非0区域之间的链路状态信息交互必须经过主干区。
同时位于两个区域的路由器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即ABR。ABR是非0区域的路由出口,在ABR上一般有一个非0区域和一个主干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两个数据库之间交互区域间的链路状态信息。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1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10
Router-test(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将192.168.1.0定义为参与OSPF的网络,OSPF覆盖全网设备,设置OSPF主区域号为0
Router-test(config-router)#exit //从OSPF协议配置模式退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test(config)#exit //从全局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test#_ //路由器处于特权用户模式
配置单个IP地址参与OSPF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1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10
Router-test(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1 0.0.0.0 area 0 //将IP地址为192.168.1.1的设备定义为参与OSPF算法,OSPF覆盖全网设备,设置OSPF主区域号为0
(192.168.1.1的子网掩码是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其反码是0.0.0.0)
Router-test(config-router)#exit //从OSPF协议配置模式退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test(config)#exit //从全局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test#_ //路由器处于特权用户模式
3.area area-id range address mask {advertise|no-advertise} Area<区域号>rang<子网号><子网掩码>
该命令用于在ABR上将某区域的路由聚合后通告进另一区域,目的是减小路由表的大小。
address mask表示聚合的范围(可以是无类别的网段)。如果是advertise,落入这一范围的路由将被聚合成一条address mask的路由通告出去,而那些具体路由将不被通告;如果是no-advertise,落入这一范围的路由将不会被通告也不会被聚合后通告。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1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10
Router-test(config-router)#area 0 rang 212.37.123.0 255.255.255.0//将主区域(area0)内的路由汇聚后通告进212.37.123.0的网络区域
Router-test(config-router)#exit //从OSPF协议配置模式退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test(config)#exit //从全局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test#_ //路由器处于特权用户模式
4.passive-interface配置被动接口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1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10
Router-test(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0//标准以太网环境配置OSPF的被动接口
Router-test(config-router)#exit //从OSPF协议配置模式退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test(config)#exit //从全局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test#_ //路由器处于特权用户模式
另外,第三层的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test(config)#router ospf 60 //路由器启动ospf进程,进程号为60
Router-test(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vlan10 //局域网环境配置OSPF的被动接口Router-test(config-router)#end//直接从OSPF协议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Router-test#_ //路由器处于特权用户模式
5.distribute-list配置路由过滤
distribute-list有两种,一种是基于out方向的;一种是基于in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