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照相机的演变历程

照相机的演变历程


镜头的改进
光学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出现了成像质量高,色彩还原 好,大孔径,低畸变的摄影镜头。同时,镜头向系列化发展, 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并有 了透视调整、 变焦徽距、夜视等摄影镜头。
电子技术的引入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 部,多种测光、高精度的电子 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 及易于控制的电子自拍机等都 纷纷出现。 赛尚和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感光材料的飞跃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 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 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20世纪的发展
1906年美国人乔治· 希拉斯首次使用 了闪光灯。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 手枪形等照相机。
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5-1938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 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 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 围不断扩大。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黑 白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不断提高;彩色 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 化。
•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収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収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収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技术的迅速成熟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収明了世界上第一 张彩色照片。 • 1877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Ducos Hauron)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 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
时光中的时光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相机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小孔成像
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子最早在《墨经》中记载针孔成像 的原理。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 像暗箱”。
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一台照相机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収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 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这一时期的相机在设计上来说,形态笨重,色彩单一,结构比较复杂,材 质是用木头制作而成。
照相机的功能与应用 • 根据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 相机、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 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照相机等; • 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下的数码照片
在摄影方面的应用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多种测光、高精度 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制的电 子自'拍机等都纷纷出现。曝'光补偿、存储记忆、多纪 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自动调焦等各种功能得到愈 益'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轻便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 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 良的设备。
二战之后的又一次发展
• 1939年之后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 高 • 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 头。
• 照相机出现了计数器自动复零、反光镜自动复位、
半自动和全自动收缩光圈等结构。照相机的质量、
产量开始飞速収展。
相机发展的第三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
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 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 相机--柯尼卡C35A型135 照相机。 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 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 机--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 光功能的先例。
第一张照片 •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鸽子窝》戒《人牵 马》 • 照相机于1846年引进中国的。诞生了我国第 一光学家沃哥兰德収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 摄影镜头。
19世纪技术的飞跃
现代的相机 高精度工业相机 • 夜视相机 • 高分辨率、自动曝光
• 网络摄像头
• 显微相机
现代的相机
传统相机已经逐渐被淘汰 ,越来越高质量的数码相 机成为人们的选择。 普通民用相机已经可以达 到上千万像素,远远满足 日常需求。 近来,全景相机、3D相机 、大光圈以及影响处理器 的升级,使得照相机的技 术步上了新的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