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导论2
三、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P17)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历史与现状
为什么大象濒临灭绝,而猪没有?
为什么濒临灭绝的大象在津巴布韦会越来越多?
为了保护大象,非洲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 办法。例如肯尼亚制定了严禁猎杀大象的法律, 但收效甚微,统计资料表明,在八十年代肯尼 亚丧失了百分之八十的野生大象,每天被猎杀 的大象就有十几头。而津巴不韦则制定了不同 的制度,规定大象栖息地的村落拥有对大象的 所有权,村民有权向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还 可以向获准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这种制度虽 然招致了环保主义者的反对,但却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七十年代,津巴布韦的大象约三万到 四万头,津巴布韦在1975年后开始实施上述保 护制度后,大象的数量稳步增长,八十年代末 为五万头,之后数量继续增长。而同时期非洲 的大象从120万头减少到60万头。
启示:
只要有合理的保护制度,大象会象猪一 样繁衍生息。
这看上去是一个与知识产权无关的问题,但却涉及 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根本问题,即为什么要建立知识产 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优越性何在?
知识产权制度涉及一个基本的政策选择,即智力 创造带来的利益如何分配,主要由谁来获得这部分利 益更加合理?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知识归社会公有,这样虽然 降低了社会公众获取、利用知识的成本,但同样也降 低了人们创造知识的积极性,要知道公共产品总是存 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将知识私有,即通过 知识产权制度赋予知识的创造者一定范围内的私有权 利,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享知识带来的利益。 后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利用知识 的成本,但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了足够的刺激,解决了 知识供给不足的问题。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对象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对象
(一)知识产权的对象--知识 知识包括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对象的 控制、利用和支配行为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对象是具体的,是第一性;客体是抽象的,是 第二性。
郑板桥 的“三竹”论
眼中之竹(物的映像) 胸中之竹(创作的构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中之竹(创作的表现形式)
郑成思先生把传统知识产权的三项主要法律(版权法、 专利法和商标法)比作三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而把 反不正当竞争法比作在下面托着三座冰山的海水。
郑成思,1944年12月出生于 昆明,1967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 197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工 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博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参加 过我国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 机软件保护条例、民间文学保护条例、 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专利 法和商标法等法律的修订。多年来,以 中、英文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德 国、美国、日本等国出版过35部著作, 发表过上百篇论文。九届、十届全国人 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1474年威尼斯的专利法规--→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专利权)
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著作权)
1857年法国的《商标法》 (商标权)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993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 )
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四)知识产权的体系
津巴布韦大象数量猛增影响其它 物种生存_网易新闻中心 2004-07-19
姆贝韦说,南共体地区共有30万头大象,仅 在津境内就有10万头。 如此众多的大象 已使津巴布韦难以支撑。...鉴于津巴布 韦境内大象数量猛增已经影响到其它物 种生存,津政府希望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南共体)成员国伸出援助之手,将津境内 大象迁移到本地区大象数量较少的区 域。...
达· 芬奇作
⒉ 可复制性
知识可被无限复制 这对知识产权保护造成了极大困难
无数的蒙娜丽莎
⒊ 公共性
任何人对某一知识财产的利用都可以不 妨碍其他人的利用 知识产权的多重许可使用就是建立在这 一性质之上的
知识产权许可使用示意图
地 域
B
C D
时间
A
权利
⒋ 创造性
法律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一般都有 创造性的要求 不同知识产权领域,对知识创造性的要 求程度不同
秋写囊乌 风取橐纱 江一萧掷 上枝萧去 作清两不 渔瘦袖为 杆竹寒官 。,。,
墨竹图(郑板桥 )
(二)知识的特征
非物质性 可复制性 公共性 创造性
⒈ 非物质性
知识是无体财产,并非任何物质性的财 产。 知识一般存在于某种物质性的载体之上, 但该载体并非知识产权的对象。
蒙娜丽莎
保护大象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启示:
大象: 野生(公有)→私有
知识产权: 社会财富(公有)→专有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知识原本不具备排他性,很容易成为公共物品,但这 会造成知识生产的不足。 知识产权制度实际上是通过赋予个人对知识的排他性 权利激励知识的创造。
知识产权制度使知识得到了保护,它既 是制度文明的典范,也是激发创造力和 促进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中国知识产权网:/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本章结束。
知识产权体系图
(一)国内法
《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软件 保护条例》 《专利法》、《实施细则》 《商标法》、《实施条例》 《反不正当竞争法》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二)国际公约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分类、性质 以及与其他民事财产权利的区别
一、知识产权的分类 (一)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二)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和工商业标记 权(见P15)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项民事权利 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为知识产权 TRIPs协议: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 未来民法典:知识产权将单列一编
附录:有关“知识产权”的网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http://www.wipo.int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国家版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
评析: 对这一案例的经济学解释为,当村民获得 大象的所有权之后,大象的生存就与他们的利 益休戚相关了。 当村民可以向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这比 捕杀大象更有利,他们就不会捕杀大象,而是 会保护大象不被灭绝,以保证自己的长远利益。 他们就会主动地采取保护大象的行动,如为大 象留出更多的生存地带,积极配合警察制止偷 猎行为等。 因此尽管津巴布韦允许每年捕杀一定数量 的大象,但大象的数量一直在上升,而且津巴 布韦贫困的村庄也已经利用大象获得的利润建 立了学校和医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