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9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9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
①输入⎩⎨⎧ 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生物:生产者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传递转化、散失过程
通过上述图解可以看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相同的三个去向是:
a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
【提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

(2)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
【提示】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4)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
2.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作用的说法的正误。

(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提示】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4)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
1.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