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文言文知识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文言文知识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文言文知识复习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达到大纲的要求确实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深思的问题。

因为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有翻译语段,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于课本,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文言文复习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复习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

因为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课本,只有先把课文里的所有文言现象弄懂记牢,才能在考场上胸有成竹;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在考场上触类旁通。

(二)总结归纳120个常用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通过练习、测试的方式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总结完用法以后,再总结推测实词和虚词意义的方法,当然,首先要讲一点现代汉语的知识垫底。

(三)复习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时,先由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讲起,力求找出规律,总结方法。

因为复习时强调找规律,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掌握得还比较好。

(四)通过做翻译题分析文言翻译的方法。

(五)上一节课古代文化常识课。

总结归纳古文中表时间、官位升迁的词,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礼仪制度方面的知识。

这是为下一步的文言文整体阅读做准备。

(六)进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首先,教给学生文言文文体阅读的意识。

一般来讲,陕西中考这些年考的文言文都是人物传记,这就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对这个人物如何评价,作者怎么看这个人物。

第二个问题,材料中的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做了几件事,到了哪几个地方,做官,做事。

一个是分层,一个是把握人物性格。

其次,教给学生解题的一些经验。

因为考卷上常常是文题互释,就是文章和题目有时候是相互解说的。

比如文言文的最后一个选择题。

这一题常常是内容的阐释题,如果题干说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那就意味着有三项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这三项对考生来讲是变相的翻译,变相的解释。

我建议考生文言文阅读稍弱的同学,读文之前先把这一题看一下,就知道全文大概的内容,或者人物有怎样的品质等等。

这样在具体读文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教育者的自我反思
(一)吃透课本,钻研大纲,有的放矢
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提升,特别对于初三学生来说
抓住重点更是举足轻重。

我觉得在复习教学中就更加要做到依纲扣本,所以复习课往往要比平时的教学课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务求做到有的放矢。

古文讲究的就是文言词汇的积累和语言领悟,
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看好形势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目标性的布置作业巩固练习,辅导学生解决难题。

在开学初就要求学生规范文言文翻译的三行格式,学习的三步骤,注重提醒学生文言词汇积累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古文就能有章可循,主次分明,慢慢地从收获中提取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二)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古文教学向来在教学中是有名的枯燥乏味的,所以作为语
文教师我们更加要尽力打破这一僵局。

“直观式灌输”的传统教
学模式已不再受学生欢迎,他们希望的是能够有自我发言的空间,新课标也提倡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为本。

所以,如果发现学生近段时间学习效果不太好,那就有必要找学生谈谈,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况,给与个别的辅导。

在课堂组织方面也多从学生方面考虑,设身处地的想到他们应该更喜欢哪一种组织形式,更适合哪一种复习方式,从而在复习过程中不段的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有时候还应该和学生来个谈心课,让他们把心中的不快一吐为快,正所谓“理解拉近距离”,复习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
交流配合,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要知道古文教学并不就只是单纯的
古文识字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古文词汇的理解体会其中的内涵,使读者与古代圣贤跨时空的交流产生共鸣,学习古圣贤的智慧,从而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不
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鉴赏能力,只有教师先弄懂了文章充分挖掘了个中的内涵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更好,灵活地创设情景,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类型多角度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受古
文世界的精华与精彩。

这样做就会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古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也能让学生被动学习得到主动乐意学习的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