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B. 病人的病情在好转C. 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体温下降最快D. 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还将继续降低2.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更适合。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统计表3.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问的关系如右图。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们都行了20千米B. 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C. 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4.甲、乙、丙三人一起修剪一块草坪,三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
一开始三人同时修剪,5分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和修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 B. C. D.5.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6.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7.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8.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元.A. 18B. 36C. 42D. 489.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A. B. C.10.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下面()图表示了小雅的情况.A. B.C. D.11.折线统计图表示()。
A. 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 数量的多少C. 部分与总数的关系12.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析线统计图的方法()。
A. 完全相同B. 不相同C. 基本相同二、填空题13.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14.看图填空。
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________分,在图书馆借书用了________分。
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15.小明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右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
他在书店买书用去________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16.________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7.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________变化的情况。
18.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B市5~6月份降雨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_毫米。
19.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3~4月________市的降雨量更多。
20.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1月降雨量________市更多。
三、解答题21.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份销售量最高。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到________增长最快。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________。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2.小明和小强五次跳绳训练的成绩如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2)对于两个同学的训练,你有什么建议?23.下表是甲、乙两城市今年5月1日~6日最高气温统计表。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甲市和乙市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3)哪天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24.益民电脑店A、B两种品牌电脑2018年每季度销售量统计如下:季度一二三四A品牌电脑(台)98607542B品牌电脑(台)557885100(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两种品牌电脑每季度销售量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3)如果你是电脑店的经理,以上统计图的信息对你有何帮助?25.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4年上半年月销售情况统计如下。
月份123456A品牌(台)758062455342B品牌(台)303038424543(2)哪种品牌彩电上半年总销售量高一些?(3)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26.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
(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
(3)返回时用了几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 D【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可能将持平。
故答案为:D。
【分析】12时-6时=6时,所以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因为病人的体温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在好转;因为图中的折线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下降的倾斜度最大,所以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从图中可以看出,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可能体温不会有太大变化。
2.B解析: B【解析】【解答】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适合。
故答案为: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反映增减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3.A解析: A【解析】【分析】李林从学校出发骑行0.5小时后停留0.5小时,然后又骑行1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总共用了2小时;小强在李林骑行0.5小时后出发,没有停留,骑行2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比李林晚到0.5小时。
二人都是用2小时走了20千米。
4.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是一条直线,说明甲和乙离开后丙一人修剪的速度与原来不变,不符合题意;B:开始三人修剪的慢,后来一人修剪的快,不符合题意;C:开始三人修剪的快,后来一人修剪的慢,符合题意;D:甲和乙走后,丙没有修剪,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修剪的面积,根据折线的走势和题意逐项判断即可。
5.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这个图像表示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B、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C、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符合题意;D、这个图像表示超出3吨后价格上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0到6吨之间的价格不变,因此表示这段的费用的是一条线段;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费用也上升,因此折线从6吨后有所上升.6.C解析: C【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故答案为:C【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单式和复式的区别即可.7.B解析: B【解析】【解答】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8.C解析:C【解析】【解答】解:因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 6×7=42(元)答:买7米跳绳需要42元.故选:C.【分析】根据图得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由此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7米跳绳的钱数.9.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则B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可根据六(1)班的同学先后到达的楼层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10.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图C表示了小雅的情况;故选:C.【分析】根据“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可知骑摩托车的速度快,坡度大,位置有变化;步行回家的速度慢,坡度小,位置也有变化;看电影的位置不变.据此进行选择.11.A解析: A【解析】【解答】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2.C解析: C【解析】【解答】方法基本相同,故选:C【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二、填空题13.折线【解析】【解答】解: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折线【分析】折线统计图是指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解析:折线【解析】【解答】解: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折线。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指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14.20;40;75;15【解析】【解答】40-20=20(分);100-60=40(分)40分=23小时;5÷23=75(千米)20分=13小时5÷15=15(千米)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解析: 20;40;7.5;15【解析】【解答】40-20=20(分);100-60=40(分)40分=小时;5÷=7.5(千米)20分=小时,5÷=15(千米)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
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
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
故答案为:20;40;7.5;15。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折线平行于横轴的部分,就是停车和在图书馆的时间。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去图书馆和回家的速度。
15.45;5【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64−34=34(小时)=45分;(2)5÷(104−64)=5÷1=5(千米/小时);故答案为:455【分析】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解析: 45;5【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小时)=45分;(2)5÷(−)=5÷1=5(千米/小时);故答案为:45,5.【分析】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把1小时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小时,也即15分钟;纵轴表示路程;小明的行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家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二个阶段是在书店买书,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三个阶段是从书店回家,用了1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小明从书店回家的速度即可.16.折线【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填空即可解析:折线【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