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的案例分析:
一、2000年3月7日,甲公司出于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的目的,在并无现货可供的情况下,仍与外地的乙公司签定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优质纸浆30吨,价款56万元. 为此,乙公司开具了一张以其开户行A银行为承兑人的付款期为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
甲公司收到汇票后即向其开户行B银行申请贴现,B银行在审查凭证时发现无供货发票,便发电报给A银行查询该汇票是否真实,收到的复电是“承兑有效”。
据此,B银行给甲公司办理了汇票贴现,并将56万元转入甲公司账户。
一个月后,乙公司因迟迟未收到货,派人去催货时才发现甲公司根本无货可供,于是立即告知A银行。
2000年9月10日,B银行提示付款,A银行拒付。
B银行以A银行、甲公司、乙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三方支付汇票金额及利息。
请问:
1. A银行能否以该汇票所依据的购销合同是虚构的为由拒绝付款?理由何在?
2. 如果甲公司没有向B银行贴现而直接向A银行提示付款,A银行可否拒付?为什么?
3. B银行以甲、乙公司为被告依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银行不能拒付。
理由是:依据票据法原理,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票据一旦成立,就与其原因关系相脱离,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无效为由对善意持票人主张抗辩,就本案而言,无论购销合同有效与否,都不会影响该汇票的有效成立和流通。
(4分)
2.此时A银行可以拒付。
依据《票据法》第12条:"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本案中,甲公司以欺诈手段取得票据属于手段违法。
不享有合法的票据权利。
(4分)
3.B银行依据的是追索权,当汇票到期得不到付款时,善意持票人可以行使该权利,所有的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且这种追索不分先后顺序。
(5分)
二、某银行接受某公司的委托签发了一张金额为8600元人民币的银行本票,收款人为某电脑公司的经理李某。
李某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了某商店,商店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了某供销社。
当该供销社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时,付款银行以票据有瑕疵为由退票。
问:王某改写票据金额的行为,在票据法上属于什么行为?如果最后的持票人向前手行使追索权,各位前手应承担怎样的票据责任?
参考答案:任何人不得将大于自己所持有的权利移转与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了票据变造
票据变造,是指没有合法变更权限的人,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的行为。
本票出票的效力在于,使出票人成为本票的付款人或者主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支付本票金额的绝对付款义务;使本票上记载的收款人取得本票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本票的背书、保证、付款行为和追索权的行使,除票据法有规定外,适用有关汇票的规定。
最后持票人向前追索王某与最后持票人之间的人按改后金额。
王某之前的人只按原金额负责。
三、A公司委托B公司购买进口原木,并开具了1张以B公司为收款人的商业承兑汇票,票面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
B公司因资金紧张,为了融人一笔流动资金,以背书方式将该汇票交给甲银行作为质押。
甲银行在贷出资金到期后催促B公司还款,B公司未能按时偿还。
甲银行转而要求A公司兑现其开具的汇票,A公司以B公司所购进原木不符合合同要求为由拒绝兑现。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甲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公司开具的汇票上记载的“不得转让”字样属于票据法上记载事项的哪一种?该记载事项效力如何?(3分)
2)若法院判定甲银行为票据权利人,则A公司能否以B公司未按合同履行义务为由来
对抗甲银行支付汇票金额的请求?为什么?(3分)
答案:1.A公司开具的汇票上记载的“不得转让“字样属于票据法上的任意记载事项,又称可记载事项或得记载事项,该事项记载与否,概由票据当事人决定。
但一经记载,即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3分)
2.A公司不能以该理由抗辩甲银行的请求,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是票据原因(基础)关系,其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不产生影响,不应妨碍后手持票人甲银行票据权利的实现。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