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物流现状

湖北物流现状

首页:本省物流概括/武汉物流圈武汉物流圈(一)武汉物流圈武汉物流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以周边100公里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武汉1+8城市圈)为经济腹地,构建服务于本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协作的物流网络。

作为华中物流圈的核心,形成内联荆宜、襄十物流圈辐射国内各大经济区的能力。

武汉市是长江中游水运枢纽、全国铁路四大枢纽之一及航空五大区域性枢纽之一,也是京珠和沪蓉高速公路的交汇点。

根据国家初步规划,到2020年前将建成京—汉—广铁路客运专线并实行客货分线,建设包括武汉在内的18个集装箱枢纽站。

到2010年全面贯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其中有“三纵四横”(大连—广州、二连浩特—广州、京—港—澳、福州—瑞丽、沪—渝、沪—蓉、福州—银川)贯穿湖北。

在长江水运方面,国家将重点建设长江三角洲港口设施,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同时加强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加快长江中下游集装箱及矿石中转运输设施建设。

在管道运输方面,为未来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的江苏仪征至湖南长岭原油输送管道即将兴建,该管线贯穿湖北武汉等六市,规划年输送原油能力达2700万吨。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及湖北交通网络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湖北与国内外各经济区域和中心城市的联接将更为便利,时距将大大缩短。

湖北承东启西,连贯南北,居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构成了进入国内外广阔市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为湖北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未来5年,武汉铁路、航空、港口、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达3390亿元,占武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的65.8%。

武汉物流圈规划布局14个物流基地。

1、阳逻港(国际)物流基地。

阳逻港物流基地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有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阳逻货运站、阳逻多用途通用码头、阳逻煤码头、武汉阳逻港物流园、口岸联检大楼等,总计投资约9.8亿元。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具有比邻外环高速公路,连接“两线”(京广、京九铁路)、通达“两港”(深水港、航空港)的集铁、公、水、空、管于一体的立体运输网络优势。

阳逻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深水港口,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以上轮船。

为打造亿吨级国内最大内河航运港,国家近日特批设立武汉新港管委会.目前,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已完成一期投资3亿元,建成2个国际标准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该项目二期将投资10亿元,在2010年前,新建4个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使阳逻港年吞吐能力提升至120万标箱。

2004年阳逻港开港,当年吞吐量2.16万标箱,相当于武汉市水运口岸1986年到1999年13年的吞吐量。

08年,阳逻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基地和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为20.67亿元,计划用地2000亩,已于08年7月19日在阳逻动工。

建成后,将实现粮油年加工量150万吨,交易流通量100万吨。

武汉煤炭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已落户阳逻,总投资4亿元,占地700亩。

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年内,武汉市将在阳逻建设该市第一个煤炭储备基地,改变武汉用电高峰期煤炭紧张状况。

这个煤炭基地占地1700亩,储备能力300万吨,能满足武汉及周边地区近1个月用煤量。

2、东西湖城市配送物流基地。

东西湖区规划建设以区域型农产品加工集散及综合商贸配送服务为主的城市配送型物流基地。

基地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项目有中百吴家山物流配送中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武汉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武汉吴家山货运中心、湖北桥通汽车交易中心、西汉正街建材商贸物流中心、武铁铁路集装箱节点站等,总计投资约59.5亿元。

从2005年起,该区着手兴建高桥物流园综合物流基地、武汉国际采购仓储中心等多个重点物流项目,目前已成功引进了以长江智能、台湾大荣、捷龙物流公司、香港招商局等为代表的20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四大区域。

2006年,东西湖区规划建设口岸物流,即:湖北省公路二类口岸、湖北省电子口岸和国家铁路口岸(铁道部650万吨集装箱枢纽中心)。

该区依托公路、铁路和汉江的复合交通优势以及密集的物流网络和发达的物流产业优势,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并且充分利用周边机场、港口资源,建立空港联运,一个“大物流、大通关”格局日趋形成。

据统计,2008年东西湖区已聚集中外物流企业近700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40家,年货运量达1500万吨,全区社会物流总收入过50亿元。

2008年12月24日,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批准。

今年2月24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3月26日封关运作,成为华中地区首个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

根据《东西湖区保税物流经济发展规划》,未来5年,东西湖区将以保税物流中心为地域核心,建设保税物流经济核心区、保税物流经济延伸区和保税物流经济辐射区,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航母”。

保税物流经济核心区面积12.7平方公里,汇集保税物流中心、外向型制造业及总部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四大功能板块,集成口岸、商检、税务、外汇结算等联检部门,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

保税物流经济延伸区面积18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台商产业新城、吴家山新城、泛金银湖生态新城三大板块。

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平台的运作,建立健全的物流供应链,促进区内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产业联动发展。

保税物流经济辐射区以核心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半径500公里区域,面向武汉城市圈、湖北省及中部地区发展保税经济,实现区港联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贸易四大功能,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拓展腹地。

3、汉口北十大市场。

汉口北大市场位于黄陂汉口北大道两侧,投资20亿元,占地2500亩的全国最大钢材交易中心---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正式开建.工程主要包括商务交易区、钢材超市区、露天堆场区、金属材料加工区、质押库、有色金属室内库、汽车物流区、配套管理区等功能区域,该中心设置6条场内铁路专用线;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家具CBD两大市场的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于9月开业;四季美农贸城、五洲建材城等正在进行紧张的基础施工;其它项目(汽配\石化等)也正在筹划中,即将动工建设。

4、沌口汽车物流基地。

以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与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相连接,且有铁路专用线接轨京广铁路,涂家巷码头可进行水运。

沌口物流基地规划以汽车物流为核心功能,涵盖整车分拨、零部件采购(含国际采购)、仓储、分拨、汽车信息、零配件加工及配送的全国性汽车物流基地。

基地内在建和拟建项目有武汉郭徐岭物流中心、万商云集物流中心、武汉海天汽配大世界、武汉龙阳汽车工贸中心、沌口开发区大件通用码头、汉阳集装箱港区改扩建工程等,总计投资约16亿元。

5、“后湖—丹水池”综合物流基地。

“后湖—丹水池”物流基地由丹水池物流基地、竹叶山市场群和正在兴建的后湖汽车商贸城组成。

该物流基地集铁路、公路两种运输方式于一体,规划建设以生产资料与汽车服务业为主的配送型物流基地。

基地内规划拟建项目有丹水池物流基地竹叶山市场群、增建13000平方米数字化彩板库、武汉出版物物流中心等,总计投资约35.9亿元。

6、关山转运型物流基地。

关山物流基地位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武汉外环公路及沪蓉高速、318国道相连,开发区内分布有信息、通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科技产业及新型工业化产业。

关山物流基地将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成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的配送型物流基地。

基地在建项目有关山物流园等,总计投资约1.6亿元。

7、烽火加工型物流基地。

烽火物流基地位于武昌区,由中储662库、钢材市场、武汉商贸仓库、中铁仓储等组成,占地约1200亩,主要经营钢材的仓储、分拨、流通加工,并建有武汉市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

该物流基地可建成华中最大的集钢材交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运输、信息为一体的加工型物流基地。

基地规划拟建项目有恒钢物流基地、张家湾货运站等,总计投资约2.7亿元。

8、武汉航空机场(国际)物流基地。

以武汉天河机场为基地,依托湖北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产业,拓展航线范围,集合口岸功能,发展航空快递物流。

初步规划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新城,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具有保税加工区功能的国际航空物流基地。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新航空货站总面积2.14万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可达32万吨。

图为新货站启用仪式现场。

9、国家储备武汉物流中心。

国家储备武汉物流中心落户江夏区的合作协议在合肥市签订。

该项目选址意向位于江夏区大桥新区大花岭村,面积约136亩。

项目总投资2.6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2亿元。

10、黄石物流基地。

依托武九铁路、长江航运及沪蓉国道主干线,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建成辐射鄂东、赣北的生产资料转运型物流基地。

基地内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有黄石外贸码头、黄石山南铁路和黄石棋盘深水港、黄石(鄂东南)物流园、黄石城西物流中心、团城山物流中心、黄石万吨冷藏中心、黄石鄂东农产品市场、鄂东汽车交易市场、花湖装饰材料批发市场二期、花湖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二期等,总计投资约9.2亿元。

11、鄂黄综合物流基地。

以京九铁路、沪蓉国道主干线及长江水运为依托,建设服务于优质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鄂东农产品配送及加工型物流基地。

在建和拟建项目有黄冈贸易市场、黄冈物流配送中心、鄂东粮油物流中心、鄂州蟠龙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麻城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罗田大别山板栗批发市场、英山茶叶批发市场、蕲春县铁路开发配送中心、黄梅小池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等,总计投资约14亿元。

12、咸宁特色农产品物流基地。

依托107国道、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围绕特色农业开发,发展水产、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配送。

建成覆盖鄂南,沟通湘北、赣西的区域物流中心。

基地内续建、拟建项目有咸宁市温泉农产品批发市场、咸宁市新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赤壁专业物流中心等,总计投资约2.6亿元。

13、仙桃综合物流基地。

依托318国道、沪蓉国道主干线以及在建和拟建的随岳高速公路和京赤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用卫材、农产品加工、优质农产品等产业服务对象,发展面向加工工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系统。

基地内拟建和在建项目有江汉水产品大市场、江汉农产品及棉花大市场、江汉物流配送中心和益邦国际美居物流园等,总投资约7.5亿元。

14、孝感鲜活农产品物流基地。

孝感物流基地以孝南南大市场为主体,发展面向北方市场的水产品及鲜活农产品转运型和配送型物流基地。

基地内拟建项目有孝感南大农产品专业物流中心,总投资约4200万元。

(二)宜荆物流圈宜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优势众多,发展势头好,对全省拉动力增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卓有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