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基本性质


国际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土壤质地
类 别 名 称 粘 粒 <0.002 各类土粒重量(mm) 粉砂粒 0.02~0.002 砂 粒 2~0.2
砂土类
壤土类 粘壤土类
1.砂土及壤质砂土
2.砂质壤土 3.壤土 4.粉砂质壤土 5.砂质动壤土 6.粘壤土 7.粉砂粘壤土
0~15
0~15 0~15 0~15 15~25 15~25 15~25
effective diameter of soil particle : 与同质的标准球
形颗粒沉降速度相同的土粒直径或半径(建立在 颗粒分析方法上)
土壤粒级
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如何把土粒按其大小分级,各粒级间的分界点定在哪里, 至今尚缺公认的标准。
基本粒级
石砾 砂粒 粉粒 粘粒
草种选择:所喷播的草种应是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薄的
多年生品种(抗冻性); 混播:利用草本的互补性,如深根植物与浅根植物,本 地植物与外地植物,发育早于发育晚植物进行混合喷播。
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2. 增施有机肥料—改良质地性
3. 生物改良,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种植绿肥作物
55~75
10~55 0~30 0~55 0~35
美国分类制
根据砂粒、粉粒、粘 粒3个粒级的比例,划 定12个质地名称
卡钦斯基质地制
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将土壤划分为9级
中国质地制
针对我国南、北方土壤质地名称 和差异,综合划分为3类12种
土壤的质地分类
在城市绿地中,往往混有数量不等的砖砾等块体,对土壤性
砂质土由于通气性好,土温高,疏松,
所以播种植物出苗早、齐、全;但由于养分含量低,保肥能 力差,所以养分往往后期供应不足,植物易早衰,这种特性 农民称之为“发小苗不发老苗”,所以在植物的旺盛生长季 节进行适量的追肥,对砂质土来说往往是必要的。
生长期短、耐旱、耐瘠的作 物宜在砂质土上生长;
马铃薯与砂质土
粘 粒
粉 粒
土壤的质地分类
1.机械组成:不同粒级颗粒的组成比例(百分比)。 实质就是三种粒级颗粒的重量百分比。简单地从粒径大小把土 壤颗粒分为砂粒、粉粒和粘粒3级,再分别称重,获得百分含 量比。 自然界各地土壤由于成土条件不同,机械组成不同,这是土壤 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当机械组成相近似,土
壤性状可能有相似之处;只有机械组成差异
固相骨架中的矿质土粒可以单独地存在,称为单粒,但
许多单粒也能聚集成复粒,通常所说的土粒,均指矿质土 粒中的单粒。 单个土粒 复粒
土壤粒级
土壤颗粒绝非标准球形,是各种不规格形状的, 那么,粒径的含义就并非它们的真实直径或半径。
-----当量粒径
当量粒径(有效直径)equivalent diameter or
颗粒愈小,氧化物多,营养程度高;颗粒愈粗,SiO2多,土 壤愈贫瘠。
各级土粒的物理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
粒级名称 主要物理性质与物理机械性质 石 砾 通透性强,无粘结力、粘着力、可塑性及胀缩性, 不能蓄水保肥,土温变幅大 砂 砾 通透性强,毛管水上升高度低,无粘结力、粘着 力、可塑性和胀缩性,蓄水保肥力弱,养分贫乏, 土温变幅大 通气不良,透水困难。毛管水上升高,但缓慢, 粘着力、粘结力、可塑性、胀缩均很强,干旱成 硬土块,蓄水保肥力强,矿质养分丰富,土温变 幅小 直径与物理性质介于砂粒与粘粒之间,通透性比 粘粒强,毛管水上升较高,略有粘结力,粘着力、 可塑性,湿时膨胀微弱,干缩后紧密,蓄水保肥 力较强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性质可以大致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及生物性质三个方面,三类性质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土壤的水、养、气、热等 肥力因子状况,并综 合地对植物产生影响。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质地 第二节 土壤结构 第三节 土壤孔隙性 第四节 土壤的离子吸附与代换性能
0~15
0~45 35~45 45~100 0~30 25~45 45~85
85~100
55~85 40~55 0~55 55~85 30~55 0~40
粘土类
8.砂质粘土
9.壤质粘土 10.粉砂质粘土 11.粘土 12.重粘土
25~45
25~45 25~45 45~65 65~100
0~20
0~45 45~75 0~55 0~35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
3. 温度特性
由于水分少,空气易进入,所以土温上升快,尤其是春季,
砂质土热容量小,降温亦快,昼夜温差大。 4. 植物扎根和耕作性能 砂质土疏松,植物易于扎根,用作苗圃和花圃时也易起苗, 耕作性能好,易耕省力,黏结性弱,易耕期长,耕后很少结
块。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
5. 生产特性
很大时,它们基本性状才有很大差异。因此, 有必要按照机械组成相似性进行土壤分类--质地
土壤的质地分类
2.质地(soil texture) :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注意: ① 质地既有定量概念(以机械组成为依据划分的),也有定性的 内容 (如人的感觉和它的生产性状)
②质地主要表达的是土壤中占优势粒级的颗粒,但任何质地类
通俗的讲,土壤质地就是指土壤的砂黏性,它是机械组
成的外在表现形式;
土粒的种类
根据土粒的成分,可分为矿物质土粒和有机质土粒两种,
前者数目占绝对优势,而且在土壤中长期稳定地存在,构
成土壤的固相骨架,后者或者是有机残体的碎屑,极易被 小动物吞噬和微生物分解掉,或者是与矿质土粒结合而形 成复粒,因而很少单独地存在,所以通常所指的土粒,专 指矿质土粒;
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客土喷播是以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团粒结构,加筋纤维在其 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有一定厚 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 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 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技术要点:
喷播基材:这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喷 播的好材料,可加木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在岩石 坡面上进行喷播,一般喷播厚度在10~20cm 挂网:先把锚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挂网;
第五节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能
第六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第一节 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粒级所组成的,土壤中各粒级土粒
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称为土壤的颗粒组成,这种粒级间的重
量百分比又被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在不同的土壤中,颗粒的粗细配比或机械组成是千差万 别的,这就导致了土壤的砂黏性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性质 的不同;
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 较好,适宜于作物生长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壤质土
砂质土和粘质土虽然各有优点,但同时也各有严重的缺点,
可见,无论是砂质还是粘质,都不是最理想的土壤质地;
壤质土介于砂质土和粘质土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同时又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水、气、热状 况和协调能力,耕作性和扎根性能大都良好,在生产上“既 发小苗,又发老苗”,所以壤质土是较为理想的土质类别,
强,耕作阻力大,易耕期短,且耕后易结块,耕作质量不高。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粘质土
5. 生产特性
粘质土黏重紧实,通透性差,早春土温偏低,不利于植物的
出苗,常出现缺苗或苗势弱,出苗较晚,但到后期由于土温 升高和养分供应的持续性,植物生长状况可能大为改善,这 种特点农民称之为“发老苗不发小苗”。树苗和花苗生产中, 黏土是一大忌,除了生产性能不好外,还极易在起苗时断根,
程中,经化学分解、破坏而形成的,包括次生 的层状硅酸盐类、含水氧化物类以及少量残存
的简单盐类
矿质土粒的化学组成
粒径 mm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 O Na2O P2O5
1~0.2
0.2~0.04 0.04~0.01
83.92
73.87 70.15
9.34
13.47 14.04 18.91 27.67
导热和可耕性等性质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质地
的土壤其肥力特征和生产性状有很大的差异;
砂土、壤土、粘土是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别。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
1. 水分与通气特征 由于砂粒颗粒较粗,孔隙较大,故通气透水性良好,但因毛
细管少,水分易流失,抗干旱能力弱。
2. 养分特征 砂质土的矿物成分较单一,且有机质含量低,故养分含量低, 同时又由于缺乏粘粒和腐殖质等胶体物质,吸附能力差,故 保肥能力差,但施少量肥料就能见效。
质(质地)有一定的影响,可按砖砾所占体积进行分类。
土壤中所含砖砾成分多少的分类
>2cm 块体所占体积(%) <5 5~15 15~30 30~70 >70
砖砾质类型
非砖砾质土
少砖砾质中砖砾质土来自多砖砾质土全砖砾土中国土壤质地分布规律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质地是决定土壤蓄水、透水、保肥、供肥、保温、
施肥量少时肥效常不显著,有时还会导致肥料的无效化。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粘质土
3. 温度特性
粘质土由于保水力强,故土温变化幅度较小,温度条件比较
稳定,升温、降温都较缓慢,早春土温不易升高。 4. 植物扎根和耕作性能 粘质土紧实,且具有粘性,所以不利于植物扎根,苗圃和花 圃起苗时也易断根,粘质土的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都很
适于生长的植物种类也最多,在绿化生产和绿地建植中,过
砂或过粘的土壤质地往往都需要改良。
不同质地土壤基本性状
特性 characteristics 感觉 鉴别 内排水 植物有效水 牵引力 耕性 径流潜势 导水性 风蚀性 砂土 Sand 粗砂 疏松 强 低 高 容易 低 低 高 壤土 loam 粗砂 粘结 好 中等 高 容易 较低 中等 中等 粉砂壤土 Silt 滑腻 指纹状 正常 高 中等 中等 高 高 低 粘土 clay 块、粘 光泽 较差 高 重 困难 较高 高 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