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察系统标准与规目录前言 (2)第一章适用围与引用文件 (3)1.1 本标准和规适用对象 (3)1.2 规引用文件 (3)第二章数据交换规 (4)2.1 文件组成结构 (4)2.1.1 Package结点…………………………………………………………………52.1.2 Head结点 (5)2.1.3 body结点 (5)第三章行政审批系统数据标准 (8)3.1 行政审批业务流程规和数据采集事项 (8)3.1.1 行政审批业务流程规 (8)3.1.2 审批过程采集事项分类 (9)3.2 业务事项中具体的数据采集项 (9)3.2.1 数据类型及格式说明 (9)3.2.2 具体的数据表结构 (10)3.2.3 数据采集的要求 (20)第四章电子监察系统监察数据 (22)4.1 事前监察 (22)4.2 事中监察 (22)4.3 事后监察 (25)4.3.1 监察数据项 (25)4.3.2 事后监察数据表结构 (26)第五章数据交换标准规样例 (30)5.1 请求 (30)5.2 结果 (30)第六章附件 (32)前言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标准化与规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是市电子政务的重要项目。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等行为实施同步监察,以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加强对市一市五区行政审批事项的监察力度,完善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业务,推动市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以后构建全市统一的“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打造基础。
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标准与规由业务规和数据标准两部分组成:——业务规。
即用来确定行政审批事项办件流程的规则。
业务规以《中华人民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为主要依据,按照国家对行政审批事项管理的要求,结合市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清理的结果制定。
通过业务规,各单位能够以规科学的程序处理各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能够顺利生成电子监察数据,并将电子监察数据通过一定的途径上传至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中心。
——数据标准。
即用来确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所需要监察数据的标准,包括数据总表、数据定义以及与数据有关的代码集的定义。
根据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规划,行政服务数据中心与电子监察的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将统设,因而该数据标准既是数据中心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行政审批事项业务规的重要依据。
各行政单位的业务规和系统改造,最终目的是为电子监察系统提供符合数据标准要求的监察数据。
本标准完全基于XML规,实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市监察数据的采集与交换。
本标准由市监察局、市信息产业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信佰信息技术咨询共同提出。
第一章适用围与引用文件1.1 本标准和规适用对象1市各级行政审批部门2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单位3电子监察系统的软件开发单位4电子监察系统的系统集成单位5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监理单位除了上面列出的对象以外,所有对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感兴趣或相关的单位、个人都可以是本标准和规的读者。
1.2 规引用文件/2000/10/XMLSchema-instance2《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标准》3《省市数据共享规与接口标准》第二章数据交换规欲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其数据要求封装成XML文件,此XML文件的格式必须不超出下述围。
2.1 文件组成结构文件的组成格式如下图所示(本文件由数据交换程序自动生成):2.1.1 Package结点XML数据封包的根结点2.1.2 Head结点XML数据封包的结点,结点是每个包都必备的,该结点下面的信息都是控制信息,下面分别说明Head结点下各个元素的意义。
2.1.2.1 Version 元素数据交换的标准版本编号2.1.2.2 SourceID元素数据包发送方编号,系统统一编号。
2.1.2.3 DestinationID元素数据包接收方编号,系统统一编号。
如果为广播发送,接收方为“999”2.1.2.4 SendDate元素数据包发送的日期,形如:YYYY-MM-DD HH:MM:SS2.1.2.5 Priority元素该封包的传输优先级,是一位的数字,从0到9,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2.1.2.6 Security元素封包数据完整性的校验码2.1.2.7 Remark元素备注信息2.1.3 body结点包体结点下面封装的是交换的具体数据,共有ask、reply、ceipte、controlnode 四类子结点,根据需要它们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
2.1.3.1 ask结点当数据交换平台发出请求数据交换时,将产生此结点,结点结构如下:<ask><command code="GSJ50" flag="no" jhid="6317"><T017-f001>0461795</T017-f001></command></ask>其中,command子结点表示一个数据交换请求,code属性为数据交换的命令字,flag属性为处理标志,jhid属性为交换编号。
Command结点下的子结点记录此请求所用到的参数,例如T017-f001是经过编码的字段编号,表示的是工商流水号,它的值是0461795。
相关请看第六章“数据交换标准规样例”。
2.1.3.2 reply结点当数据交换平台收到请求数据交换,得到结果后将产生此结点,结点结构如下:<reply><command code="BGSJ50" flag="no" jhid="8901"><result flag="true"><T108-f001>111</T108-f001></result></command></reply>其中,command子结点表示一个数据交换请求,code属性为数据交换的命令字,flag属性为处理标志,jhid属性为交换编号。
Command结点下的子结点result表示此请求的一条结果信息,可能同时存在多个result结点表示此请求得到多条结果信息,属性flag表示此结果是正常的结果、还是错误信息,result下的结点是此结果的具体信息,例如T018-f001是经过编码的字段编号,表示单位名称。
相关请看第六章“数据交换标准规样例”。
2.1.3.3 ceipte结点当数据交换平台收到请求,或者收到返回结果时,将返回给发送方一个包含ceipte结点的回执信息,结点结构如下:<ceipte><command code="GSJ50" flag="no" jhid="6317"><result>true</result></command></ceipte>其中,command子结点表示一个数据交换的回执,code属性为数据交换的命令字,flag属性为处理标志,jhid属性为交换编号。
Command结点下的子结点result表示此接收文件的回执信息,true表示正常接收;false表示接收异常,需要重发。
2.1.3.4 controlnode结点结点controlnode用于控制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一些操作,例如测试网络连接情况、更新数据交换平台、修改配置等,其结构根据操作的类型组织。
第三章行政审批系统数据标准3.1 行政审批业务流程规和数据采集事项3.1.1 行政审批业务流程规下图示意了审批业务的流程规。
注:“特别程序”和“联办件”可出现在受理后到办结前的任意环节。
3.1.2 审批过程采集事项分类3.2 业务事项中具体的数据采集项3.2.1 数据类型及格式说明数据类型及格式是指标的所有允许取值的数据类型以及格式的表达。
在本标准中采用以下方法来表示。
3.2.2 具体的数据表结构本节所列数据表为各审批部门系统改造的主要依据,除“政务公开”表外,各表中的数据项(不包括4个备用字段)均须上传到市或区统一的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接受监察。
3.2.2.1 政务公开(t_ZhengWuGongKai)3.2.2.2 预受理(t_YuShouLi)3.2.2.3 受理(t_ShouLi)3.2.2.4 审批过程(t_ShenPiGuoCheng)3.2.2.5 补交告知(t_BuJiaoGaoZhi)3.2.2.6 补交受理(t_BuJiaoShouLi)3.2.2.7 特别程序申请(t_TeBieChengXuShenQing)3.2.2.8 特别程序结果(t_TeBieChengXuJieGuo)3.2.2.9 办结(t_BanJie)3.2.2.10 附加说明信息1、对于不受理、退回办结(退回或驳回申请的办结)、作废办结(指业务处理上无效的纪录)、删除办结(指录入错误、操作错误等技术上的无效纪录)、预警、黄牌、红牌或本单位认为有需要额外说明情况的业务,可以在此说明,并可上传附件,本部分信息必须登录电子监察系统通过页面的方式手工填报。
2、数据表的“说明”列中加“*”的数据项,是市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的数据项。
3、审批过程包括了“承办”、“审核”和“批准”三个环节,“审批过程数据表”中用“审批环节代码”这个字段区分数据是这三个环节中哪个环节的数据。
当是“承办”数据时,则“审批人”即为“承办人”,依此类推。
3.2.3 数据采集的要求1、采集的数据分别填报到不同的数据库表中,具体信息项见以上表格,表格中标出的长度为字段能容纳的基本字符个数,每个中文字符占2位。
2、各个表的主键“业务流水号”的产生方法:3、审批事项编号具体规则参见各地监察部门统一的编号4、对于一笔正常的业务,审批过程表至少有一条记录;审批过程表可以按行政单位实际的审批流程填报多条记录,具体由各地监察部门规。
5、系统对时限计算的原则:受理当天不计入时限;正常补交的业务从补交告知到补交受理的时间不计入时限;进行特别程序的业务按情况延长法定期限。
当承诺办理期限最后一天业务还未办结,系统将自动给出预警提示;当超过承诺办理期限一天业务还未办结,系统将自动给出黄牌警告信息;当超过承诺办理期限两天业务还未办结,系统将自动给出红牌警告信息。
6、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告知只能允许出现一次。
补交告知必须在受理后五个工作日发出,逾期发出补交告知的业务,系统将从预受理起一直计算时限,中间不扣除补交告知到补交受理的时间;预受理后五个工作发出补交告知的业务,系统计算办理期限是补交受理至办结之间的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