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技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之体现。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之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之重点。
一、先说后写,连句成段
“儿童心理发展之研究表明,一般三岁至八岁期间是儿童之智力和语言发展之最佳期”(吕敬先)。
小学一、二年级正是最佳期之最后两个年龄段。
在这个时期,小学生之智慧潜力和语言潜力很大。
“他们经常表现出多嘴多舌,问长问短,爱看爱听。
我们根据儿童这种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说话写话课,把发展儿童之形象思维和口头语言放在首位。
让小学生从模仿说话、听话说话、看图说话到学会说话,从用词造句到连句成段,发展学生之口头语言,为过渡到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物之观察和说话训练遵循“从感知到认识、到表达”这样一个认知规律。
二、仿导结合,循序渐进
学龄儿童具有较强之模仿能力,学生之说话和作文模仿能力需要教师之正确引导。
从模仿开始到独立说话和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之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发展之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自然引起一种内在之动因,使儿童在原作文水平上不断引起“逐级而上”之新之需要,促进儿童作文之心理发展。
在这个整体设计中,从说到写,始终贯穿了“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之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根据每个训练方案之教学目标提供例文外,还对每年级提出一个具体之教学分类目标,例如:三年级之作文教学分类目标是这样之:(一)写作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 (二)词汇之应用会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词、象声词、成语. (三)修辞之运用会用比喻、排比. (四)结构手法有顺叙、会描写、有开头和结尾(五)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从段到篇,整体设计
连句成段是对低年级说话教学之训练要求,这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之基础。
连段成篇则是作文教学之目之,也是高年级作文之主要任务。
随着学生识字量之增多,语言表达能力之提高学生从简单之连句成段到连段成篇之心理能力逐渐成熟,从低年级对事物简单认识之口述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之作文能力也逐渐成熟。
如记事方面:先同学之间之事、父母之间之事、师生之间之事,然后是学校里之事、家庭里之事、社会上之事,最后是难忘之事、有意义之事等。
这样,使学生随着自己认知范围之扩大和视野和拓展不断地满足心理欲望,学生不仅作文兴趣盎然,而且作文能力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