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施及推荐施肥肥料研究中心:余佳玲2015年9月17日目录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 01.1 茶树需肥特点 (1)1.2 茶树施肥原则 (1)第二节茶树生长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茶树年生长周期 (2)2.2 茶树生物学年龄时期 (3)2.3 施肥及管理 (4)第三节维持茶树正常发育营养元素 (4)3.1 大量元素 (5)3.2 中微量元素 (5)第四节茶园推荐施肥 (7)4.1 茶园建议施肥方案 (8)4.2 黔南州推荐施肥 (8)4.3 茶园推荐科学施肥技术方案 (9)4.4 茶园推荐基肥施用 (7)4.5 肥效试验 (10)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1.1 茶树需肥特点茶树喜酸性土壤,对矿质需求表现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忌氯性、嫌钙性(当土壤中钙含量超过0.5 % (以CaO计)时,茶树不能正常生长);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茶树根系不发达,长势细弱,于酸性土壤上根系较发达;茶叶标准园每年各种肥料需求量为农家肥1500-2000 kg/667m2、氮肥(尿素)36-40 kg/667m2、磷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40 kg/667m2、钾肥(硫酸钾)10-15 kg/667m2(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园施肥要求因地因园制宜,采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及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⑴、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 (N:5kg P:1kg K:3kg),氮磷钾的比例用量,幼年期:2:1:1,成年期:绿茶区:3-4:1:1;红茶区:4:2:1;乌龙茶区:2-3:1:1;⑵、PH值4.0—6.5(4.5—5.5最适宜)。
⑶、一般每采制100公斤干茶需施纯氮肥12—15公斤,纯磷肥4—5公斤,纯钾肥4—5公斤,按要素含量折算成有机肥1000公斤或油枯饼肥90—120公斤,在每年10月挖施肥沟施下,并覆土、追肥在采茶前一个月施下,以腐熟的人粪尿、沼液等速效有机肥为主。
1.2 茶树施肥原则肥料用量:一般幼龄茶树比生长旺盛的成龄茶树施用量少;土地肥沃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
生产茶园施肥量可根据茶叶生产量而定,一般每增施1公斤的N 素,鲜叶可增产12至40公斤。
基肥与追肥的比例: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比例为4:6。
次数与时间:时间:茶树在一年中对营养需求量不一致,对N素的吸收以4至11月较多,而P的吸收主要在4至7月,K的吸收以7至9月为最多。
中部茶区基肥一般9至11月施用;南部茶区,茶芽轮次多,到12月上旬停采后才施用。
基肥一般一次施完;追肥一般分2至4次,施用量上应采用“前多后少”的原则,才能增产春茶。
采摘旺季的南部茶区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
追肥次数:第一次施“催芽肥”,在春芽萌动前一周施用,用量约4O%至50%;第二次在4至5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0%至15%;第三次在6至7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5%;第四次在8至9月施用,用量约20%至30%。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合使用茶园常用的传统有机肥有人粪尿、厩肥、饼肥、堆肥、绿肥等。
在茶树生长与采摘旺盛季节,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往往出现某些元素不足,必须及时补充,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正常需要,因此,需要配施无机速效肥。
茶园常用传统无机肥中的氮肥有硫酸氨、硝酸氨、碳酸氢氨、尿素;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骨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
茶园尽量少施或不施氯化铵、氯化钾,以免对茶树造成氯害。
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基肥要施足,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P、K肥为主的无机肥,在茶季结束时一次施用;追肥要施速效肥,目前以较高浓度的茶叶专用化肥为主,结合施用一些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堆腐熟的有机水肥。
由于追肥容易在土壤中淋溶流失、固定,必须分期进行,一般是结合茶园每轮的耕作或除草措施进行施用。
结合树龄与品种合理施肥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
幼龄茶树以培养健壮的枝条骨架、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必须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龄肥为主;长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的。
但茶叶是嗜好品,对品质要求很高。
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要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乌龙茶类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
施肥方法:基肥多为土杂肥,体积大,分解慢,一般用开沟深施,深度约20至30厘米,追肥多施化学速效肥或水肥,可开浅沟或穴施,如在雨天或雨前施用,可在茶行中均匀撒施,但必须注意不能撒在茶树冠面上,以防烧坏茶树。
第二节茶树生长周期2.1 茶树年生长周期茶树生长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昼夜生长周期和季节生长周期。
在季节性气候变化明显的地区,这种生长周期性就愈显著。
春季白天快于晚上,夏季晚上快于白天。
年周期:我国大部分茶区,在自然生长条件下,茶树全年有3次生长和休止,即:越冬芽萌发→第一次生长(春梢)(下旬/3月~上旬/5月)→休止→第二次生长(夏梢)(上旬/6月~上旬/7月)→休止→第三次生长(秋梢)→冬季休眠(中旬/7月~上旬/10月)。
但在人工采摘条件下,全年可萌发5-6轮新梢。
在四季温差不大的华南茶区,新梢虽也具轮性生长特征,但休止期并不明显。
茶树花果的生长发育,大部分茶区5-6月份开始出现花芽分化,9月中、下旬开始开花,10月进入盛花期,12月为终花期。
新梢是由营养芽生长发育而成的,当新梢增粗成熟后即为茶树枝条。
它在一年内生育的过程为:枝条上越冬芽的分化、膨大→鳞片展→鱼叶展→真叶展→形成驻芽。
新梢所需生长环境:茶芽于日平均气温10℃开始萌发,要求空气中水分大70 %以上,最适80-90%,田间持水量 70%以上,土壤养分:有机质1.5 %以上,全氮0.1 %以上。
速效氮100 mg/kg以上,速效磷(P2O5)10 mg/kg以上,速效钾(K2O)80 mg/kg以上。
生长规律:年初,当地上部生长休止时,根系生长却处于活跃状态;随着气温上升,茶芽开始萌动,芽叶生长逐渐旺盛,而地下根系生长又相对减弱。
在一年中,根系与芽叶有多次交替生长的现象。
深秋与严冬季节,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时,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主要向下运输,部分供根系生长需要,部分贮藏于粗根和茎干中;春天,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茶芽萌动,茶树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向腋芽部位,根、茎中的贮藏物质也迅速向芽梢运转,供新梢生长;当地上部花蕾盛发时,则供花蕾。
2.2 茶树生物学年龄时期科学上,根据茶树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把茶树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生物学特性“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新茶园要求施基肥7500 kg/hm2以上,磷肥750 kg/hm2左右。
①茶树幼苗期是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出现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
在云南,这一时期约经历4个月。
②茶树的幼年期,是指茶树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出现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茶树是营养生长,性器官还没有分化成熟,不会开花结果,故称幼年。
茶树的成年期,是指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出现第一次自然更新时为止。
时间较长,受人工栽培刺激的茶树约25—30年,生育条件好的,时间更长。
在茶树的成年期里,根据生殖生长、开花数量的多少,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两个相对时期。
成年期茶树生育最为旺盛,产量和品质都处于高峰阶段,也是最佳的经济栽培时期。
2.3 施肥及管理茶带中耕除草及深翻:每年6、7、8月,每月进行除草一次,停采后植茶带面冬翻一次,并进行带面维修,以保持带面内倾外高,起到保水、保肥减少水土流失。
翻耕与施肥:一般翻耕、施肥的最佳时期是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根据茶树的年发育规律,9~10月茶树地上部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而地下部进入全年根系活动的高峰期。
这时应抓住有利时机给地下部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翻耕深度一般为20cm左右。
沙质土、沙壤土适当浅耕,黄壤土、黄棕壤土适当深耕,接近茶树根际部的地方浅耕,离根际远的地方深耕。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
成年采摘茶园,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500kg(或菜子饼75~1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20kg。
如果隔年翻耕、施肥,可适当增加肥料用量。
施肥注意事项:茶树在整个生长生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
幼龄茶树以培养健壮的枝条骨架、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必须增加磷、钾元素的比例。
处于长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主要是促进营养生长,提高鲜叶产量,应适当增加氮素,同时,不同茶类对三要素的施用量有不同要求,如绿茶类,要求具有较高的含氮化合物;红茶类,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酸类含量;乌龙茶类,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这些茶类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茶树施肥有密切关系。
第三节维持茶树正常发育营养元素 ( C、H、O、N、P、K、S、Mg、Ca、Mn、Fe、Zn、Mo、Cu、B、Al)3.1 大量元素氮氮素是茶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几乎参与到茶树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每一个过程,不仅是茶树正常发育的重要基础物质,也是形成茶叶产量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
茶树氮营养水平对茶叶的品质发生直接的影响,全氮量、氨基酸总量随着茶叶的等级而逐渐递减。
【实例:土层深厚的黄泥土,pH=5.5有机质含量为1.5%的6~8年生茶园进行实验,在施50kg/667 m2茶籽饼和50kg 过磷酸钙的基础上,加施12.5kg/667m2纯氮,具有最佳增产效果。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实验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茶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以春茶为例,单施氮与不施肥相比蛋白质提高20.5%,氨基酸增加1.12倍。
】【茶树缺氮检测的标准:土壤水解氮含量低于20mg/kg或者幼嫩芽叶含氮量约为4.5%,老叶平均约为3.5%,成叶约为0.5%。
】磷是茶树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吸收比氮和钾低。
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磷对提高茶叶的品质作用,主要表现在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而对叶底的关系并不密切。
【实例:据湖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试验,茶园施用磷肥10年平均比不施增产 2.7%,氮磷配合施用比不施的增产7.69倍。
】钾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居第2位,在茶树体内呈离子态存在,并不参加有机物的组成,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和被再利用能力,主要是促进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过程,并参与许多酶促反应,增强茶树的抗逆性。
【实例:春茶钾浓度在50mol/L时,茶树生长水平虽高,超过茶树生长量最大时的钾浓度,浓度越高株重增加越少;苏联的试验表明,在氮磷基础上增施200 kg/hm2钾,增产可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