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命题、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
这种形式的作文要想写好,首先做好的就是审题和构思这两个环节。
进行“审题”的目的,是使作文“正确”,即所写出的作文要符合题目显性的或隐性的要求,做到不跑题、不偏题;而在“构思”这个环节,则要努力给作文确定一个深刻、新颖的主旨,精巧的结构和布局,让文章变得“漂亮”。
一、审清限制条件,让作文“正确”
题目中的限制词如“更”“也”“最”“还”“越来越”等,在审题时要特别关注,以免跑题。
比如“原来,妈妈更爱我”,“更”就隐含了一个限制条件:作文应该写出对比的意味,在比较中得出结论,即,相比较其他的某个人,妈妈更喜欢我”;“越来越自信的我”,则要求写出个“我”从不自信到有些自信然后到非常自信的变化过程。
审不出这些限制条件,作文就不符合出题人的要求,就会跑题。
审题时需要注意的另一类词是题目中具有比喻象征义
的名词,如“花朵”“太阳”“屋檐”“门”“种子”等,在审题时要认真思考其深层含义。
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只做表面理解,而要努力赋予其深层的含义。
否则作文的主旨就太浅,没有价值。
二、运用两种方法,让作文漂亮
1.三步追问构思法。
人生有三大终极问题,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如果觉得无话可说,可以做这样的追问,对题目进行深度挖掘,进行发散性联想。
比如“自信”这个题目,乍一看好像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进行追问:
是什么:真正的自信指的是什么?自信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自信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自信?
怎么做:怎样培养自信?
这样一追问,作文的思路就出来了。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的思路对“自信”进行分步骤阐述,作文的构思会非常严谨,漂亮。
2.虚实结合构思法。
作文的设计要体现出“虚实结合”的理念。
比如“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有以下三种构思,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第一篇:躲雨的屋檐下已没多少空间,中学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给抱孩子的妈妈,另一打扮入时的女子却高喊挤死了。
第二篇:朋友把我撞倒,我责怪他,他生气离开。
后来知道他丢了东西,并帮他一起找到,马路上他及时拉了
我一把,让我躲过了飞快的摩托车。
友谊的屋檐下,我们愈加亲近。
第三篇:同在屋檐下躲雨,同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困境中,我们该怎么做?是像小男孩一样正面困难,努力解决;还是像小伙子一样遇上困难就半途而废;抑或像中年男子,只知道怨天尤人,不付出实际行动而一直处在困境中?我心中有了答案。
显然,第三篇作文的构思更好。
这篇作文里的“屋檐”既指实际雨中的屋檐,又指人生的困境,虚实结合,主旨实现了升华。
做好审题和构思,就能让作文符合题目要求,主旨深刻、新颖,思路清晰,这是中考作文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