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市模拟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东南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东南亚北接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
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年降水量丰富;本地区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
中南半岛夏半年(5月-10月)受到西南风控制(实线箭头),冬半年(11月一次年4月)受到东北风(虛线箭头)控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A.高海拔生长习性B.喜高温习性C.耐干早习性D.沿纬线分布习性2.中南半岛A.夏半年受到来自海洋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少B.冬半年受到来自陆地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多C.夏半年受到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D.冬半年受到来自陆地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答案】1.B2.C【解析】【分析】1.读图中纬度位置可知,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到北纬20°之间,位于热带,终年炎热,所以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喜高温习性。
故选B。
2.读图可知,中南半岛夏半年受到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控制,降水多,故A不正确,C正确;冬半年受到来自陆地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少,故BD不正确;所以根据题意选C。
【点睛】该题考查中南半岛的气候和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C.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2.对于亚洲、北美洲的学习,你掌握的如何呢,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一项?()A.亚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B.亚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C.北美洲沿40°N做剖面图,则地势呈“高-低-高”变化 D.北美洲拥有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A2.C【解析】1.有关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亚洲跨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美洲跨了寒、温、热三个热量带,故选A。
2.关于亚洲、北美洲的说法,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大部分地区离海远,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海洋性特征不明显;北美洲沿40°N做剖面图,地势呈“高-低-高”变化;热带季风气候只有亚洲才有分布,故选C。
3.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2.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答案】1.B2.B【解析】【分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以上是海洋,百分这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1.由图可知,①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②是与南美洲隔大西洋相望的非洲,③是大洋洲,故选B。
2.由图可知,图中④是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⑤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⑥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故选B。
4.兰新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该铁路沿线能欣赏到的景观是()A.河网密布B.杏花烟雨C.麦浪滚滚D.黄沙广布【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兰新高速铁路是自兰州到达乌鲁木齐,沿途气候干旱,黄沙广布;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考查兰新铁路沿线的地理景观。
5.左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右图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区域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A附近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矿产资源B.水资源C.技术条件D.交通运输【答案】1.D2.A【解析】1.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可知,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D。
2.读图可知,A地附近铁矿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
故选A。
6.下列有关长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你从雪山走来”﹣长江发源于地势高峻的唐古拉山B.“九曲回肠”﹣长江中游河道特别弯曲C.“黄金水道”﹣长江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D.“地上河”﹣长江下游泥沙沉积,河床高出两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故A正确。
长江中游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故B正确.长江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故C正确。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高出两岸,有“地上河”之称,故D错误。
故选:D。
7.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是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管道运输D.公路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其中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是航空运输,A对,BCD错。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天上”和“海”分别是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B.唐古拉山脉;渤海C.唐古拉山脉;东海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黄河的源地与入海口。
【详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是渤海。
故选D。
【点睛】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9.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覆盖,被陆地分割成四个大洋,其中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的一半,故选B。
10.一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游玩的游客,早上在上海看外滩,下午来到杭州游览西湖,晚上发现手机没电了,又回到了上海所在的宾馆,这种高效的游览方式,反应了该地区的现象。
()A.富有现象B.著名景观多C.同城效应D.该地区坐车便宜【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是最大的城市,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发达的交通,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高效方式;故选:C。
11.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是去海南省三亚旅游的最佳节季。
寒假快到了,家住苏州的小宇准备在寒假跟爸妈去三亚旅游。
在三亚,他分别拿了图幅相同的三亚市地图和三亚天涯海角景点导游图,两幅地图比例尺的情况应是( )A.天涯海角导游图的比例尺大于三亚市地图B.天涯海角导游图的比例尺小于三亚市地图C.两幅地图比例尺相同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目中三亚市地图范围大,比例尺小,三亚天涯海角景点导游图范围小,比例尺大,A对,BCD 错。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1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秦岭一一淮河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四大区域是从宏观上划分的,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很大;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区域的存在,故选D。
13.该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甲图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乙图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中纬度;丙图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丁图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中纬度.故C符合题意。
1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C.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地图上方向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依据是: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的方向为东西方向。
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15.被称为“东方明珠”“购物者天堂”的是()A.香港B.澳门C.上海D.新竹【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香港对绝大部分客商实行免税政策,商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因而被称为购物天堂;香港又被称为东方明珠。
A对,BCD错。
故选A。
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C.领土最西端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D.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错;B. 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B正确;C. 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C错;D.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热带,没有寒带,D错;故B符合题意,选B。
17.某市2007—2017年部分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市10年间最有可能()A.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B.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C.城市扩张,建设用地不断增加D.填湖造陆,水域面积急剧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而不是持续增加。
A错误。
林地面积是先增加后减少,而不是持续增加,B错误。
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耕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C正确。
水域面积没有急剧减少,而是几乎保持不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