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系田径选修课程撑竿跳高第一次课内容目标建立正确的撑竿跳高技术概念。
初步学习持竿助跑技术。
初步学习插竿起跳教学重点持竿助跑技术组织、教法与要求时间分配一、开始部分(集合队形如图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图1 师生互相问好,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填写考勤表。
学生○○○○○○○○○○○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教学任,安排见习生。
Δ教师二、准备部分要求:1、在撑竿跳高场地(一)撑竿跳高专项准备活动 2、背风、背阳1、慢跑热身。
2、徒手操:(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腹背运动;(4)、原地波浪;(5)、前压腿;(6)、侧压腿;(7)、全身各个关节活动练习;(二)要求4×8拍;动作到位、舒缓协调、合拍用力;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一)教学方法手段 1、基本技术与基本知识部分 2、技能部分撑竿跳高基本知识讲解;①、学习握持竿技术。
撑竿跳高各技术部分组成。
②、学习持竿原地慢跑技术③、学习持竿加速跑技术。
(二)、组织练习手段 1、图片讲解撑竿跳高的完整技术:按助跑、起跳、悬垂摆体、引体转体、过杆和落地技术讲解。
(1)、助跑技术特点:速度快、重心高、大腿高抬、后蹬积极有力,动作幅度大、身体放松。
助跑后阶段撑竿逐渐降低,助跑到最后3~4步时,右手将竿举到右耳上方,准备插穴起跳。
(2)、起跳技术特点:运动员双手举向头上方进行插穴起跳,两腿的蹬摆类似跳远的起跳动作。
(3)、悬垂摆体:起跳离地后,起跳腿留在体后,胸部向前挺出,使整个人体成一个反弓型。
并以这个姿势向前摆体,即所谓的长摆。
这时身体的转动轴由手转到肩,并以屈髋屈膝相结合,以达到缩短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的目的。
(4)、引体转体:这时已高高摆起的人体开始向上方伸展,身体紧贴撑竿形成直体悬垂姿势。
2、学习握持竿及技术持竿助跑技术。
(1)、握持竿技术 A、动作要领:持杆:右手握在握竿点上,左手握图2 在右手下方,两手相距50—60厘米,○ ○ 将竿置于身体右侧腰部。
右比屈肘○ ○ 大拇指在竿外侧,其余四指握在内侧○ ○ ,虎口向下,手心向前。
左比屈肘在Δ ○ ○ 体前,拇指在外,其余四指握住撑竿,○ ○ 虎口向下,手心向前。
竿头高于头。
○ ○ B、练习队形:如图2 ○ ○ (2)、学习持竿原地慢跑技术。
A、动作方法:在练习(1)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持竿慢跑。
竿助跑时,教师可站在一定的位置来提示同学开始降竿头。
此练习可在后几次课的准备活动中大量出现。
(3)、学习持竿加速跑技术。
在练习(2)的基础上做30米的持竿加速跑技术练习。
3、初步学习插竿起跳(练习队形如图3)(1)教学步骤:图3 A、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推另□ ○ 一人的双肩做一步推竿起跳,□ ○ 体会原地竿上悬垂动作。
□ ○ B、上两步推竿起跳。
Δ □ ○ C、走动模仿四步助跑插竿起跳□ ○ D、学习四步助跑插竿起跳。
□ ○ □ ○ □ ○ 10 15 65 (2)动作要领: A、握竿点在直比上举的手上方30厘米处,两手相距20—30厘米,左肘在竿前,左手心向后,左小臂与地面垂直。
B、推竿起跳时,两臂同时向上推竿,头稍抬起,整个身体向前上伸展,肩、胸向竿运动,起跳脚离地后,整个人体成一个反弓形。
C、按1—2一翻一跳四拍练习四步助跑插竿起跳,第三拍翻竿时,要把右手翻到右耳的上方。
(3)、教学提示:初学者握竿点不宜过高,学生不得随意提高握竿点。
腾空后,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松开握竿手。
以保证安全。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活动; 2、课堂小结; 3、宣布下次课的主要内容。
4、布置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10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体育教育系田径选修课程撑竿跳高第二次课内容目标进一步学习持竿助跑技术。
进一步学习插竿起跳技术。
初步学习悬垂摆体技术。
教学重点插竿起跳接悬垂摆体。
组织、教法与要求时间分配一、开始部分(集合队形如图1) 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图1 2、师生互相问好,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填写考勤表。
学生○○○○○○○○○○○ 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教学任, 4、安排见习生。
Δ教师二、准备部分要求:1、在撑竿跳高场地(一)撑竿跳高专项准备活动 2、背风、背阳 1、慢跑热身。
2、徒手操:(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腹背运动;(4)、原地波浪;(5)、前压腿;(6)、侧压腿;(7)、全身各个关节活动练习. 3、专项准备活动(1)、原地做持竿助跑动作。
(2)、原地双手握在竖直在地上的撑竿做压肩动作。
(3)走四步,模仿翻竿起跳动作。
(二)要求(1)、4×8拍;(2)、动作到位、舒缓协调、合拍用力;(3)、通过专门练习强化持握竿及插竿起跳技术,并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一)教学方法手段 1、熟练持握竿及持竿助跑技术。
2、熟练插竿起跳技术。
3、初步学习悬垂摆体技术。
(二)、组织练习手段进一步学习持竿助跑技术。
(1)教学步骤(练习队形如图2)图2 A、持竿加速跑。
○ B、持竿加速跑,后半程完成降竿头、○ 翻竿动作。
○ (2)动作要领:○ A、重点要求跑的轻松加速。
B、助跑的后半程开始逐渐把竿头Δ降到腰部水平面以下,跑到翻竿标志时完成翻竿动作,即把右手翻到右耳上方。
(3)练习次数:5次进一步学习插竿起跳技术(1)、教学步骤学习助跑步点丈量方法。
□ 走动模仿4步助跑插竿起跳。
4步助跑插竿起跳。
8步助跑插竿起跳。
(2)、动作要领: A、右手握在直臂上举的上方50厘米处,把竿头插在穴斗内,右臂上举,这时左脚的位置就是起跳点。
然后再从起跳点向后走16便步既是8步助跑的起点。
B、4步助跑按1—2一翻一跳口令做。
助跑开始时竿头不要高于头部,翻竿时左手向右手滑动,滑至距右手20厘米~30厘米处。
左手滑动的同时,做内旋动作插竿时左手手心向后。
C、起跳离地后整个人体成一个反弓形。
(3)、教学提示:严格控制学生的握竿点,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提高。
腾空后不得松手。
做4步助跑插竿起跳时,采用简易穴斗,保证练习次数。
(4)、练习次数:10次 3、初步学习悬垂摆体技术。
(1)、教学步骤:A、4步助跑插竿起跳,人体腾空后随竿双脚同时着地。
B、8步助跑插竿起跳,人体腾空后随竿双脚同时着地。
(2)、动作要领: 10 65 在插竿起跳的基础上,要求腾空后摆动腿下放,同时向前上送髋,使整个身体保持起跳时的反弓形,髋部向前上方翻转,两脚同时着地。
(3)练习次数:10次四、结束部分 11、放松整理活动; 2、课堂小结;3、宣布下次课的主要内容。
4、布置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10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体育教育系田径选修课程撑竿跳高第三次课内容目标改进提高持竿助跑技术。
改进提高插竿起跳技术。
进一步学习悬垂摆体技术和后仰举腿技术。
初步学习引体、转体过杆技术。
教学重点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组织、教法与要求时间分配一、开始部分(集合队形如图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图1 师生互相问好,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填写考勤表。
学生○○○○○○○○○○○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教学任,安排见习生。
Δ教师二、准备部分要求:1、在撑竿跳高场地(一)撑竿跳高专项准备活动 2、背风、背阳 1、慢跑热身。
2、徒手操:(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腹背运动;(4)、原地波浪;(5)、前压腿;(6)、侧压腿;(7)、全身各个关节活动练习;(二)要求4×8拍;动作到位、舒缓协调、合拍用力;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一)教学方法手段改进提高持竿助跑技术。
改进提高插竿起跳技术。
进一步学习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技术。
初步学习引体、转体过杆技术。
(二)、组织练习手段改进提高持竿助跑技术(1)、教学步骤: A、持竿加速跑。
B、持竿加速跑,后半程完成降竿头、翻竿、推竿起跳动作(跑道上进行,不做插穴动作) C、丈量12步助跑步点,并进行12步助跑翻竿、推竿起跳练习(不做插竿动作)(2)、动作要领:步点准确,助跑轻松加速,特别是后4步助跑加速要明显。
(3)、教学要求:要求同学不得把竿头插在地上起跳,以防摔倒。
2、改进提高插竿起跳技术。
(1)、教学步骤: A、4步助跑插竿起跳。
B、12步助跑插竿起跳。
(2)、动作要领: A、右手握竿点在直臂上举的上方50~80厘米处。
B、要求起跳点和落地点在助跑的延长线上。
C、起跳离地后,保持身体的反弓形,并注意向前上摆髋。
要求双脚着地。
(3)、教学要求: A、经过几次练习,要找出合适的握竿点。
B、确定适宜的,固定的起跳点。
C、在练习的过程中,手不得松开撑竿。
3、进一步学习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技术。
(1)教学步骤: A、8步助跑插竿起跳向前上翻髋关节,双脚着地。
B、8步助跑插竿起跳团身后仰举腿,双脚着地。
(2)、动作要领: A、起跳点和落地点要和助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B、起跳腾空后人体形成一个反弓形。
接着以肩为轴屈腿团身向前上翻转髋关节,双脚向上伸展,然后双脚着地。
(3)、教学要求: A、注意助跑、起跳、落点的直线性。
B、整个练习过程不得松手、更不得用手撑地。
4、初步学习引体、转体过杆技术。
(1)教学步骤: A、两人一组、一人扶竿、一人做悬垂引体、转体推竿过杆模仿练习。
B、利用辅助教具(高单杠、爬绳)做助跑起跳、悬垂摆体、引体、转体过杆模仿练习。
10 15 65 C、8步助跑、撑竿过低杆。
(3)、动作要领: A、腾空后,当起跳腿将要超过身体时,以肩为轴做快速有力的屈腿、收腹团身、向前上翻髋伸腿,当身体向上伸展的后阶段,两臂顺势沿竿纵轴快速有力地做拉引动作,同时两腿并拢,身体绕自身纵轴做转体动作,接着推手过杆,以两脚先着地缓冲。
B、起跳点、落点和助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活动; 2、课堂小结; 3、宣布下次课的主要内容。
4、布置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体育教育系田径选修课程撑竿跳高第四次课内容目标巩固提高持竿助跑技术。
巩固提高插竿起跳技术。
改进提高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技术。
进一步学习引体、转体过竿技术。
教学重点引体、转体过竿技术组织、教法与要求时间分配一、开始部分(集合队形如图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图1 师生互相问好,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填写考勤表。
学生○○○○○○○○○○○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教学任,安排见习生。
Δ教师二、准备部分要求:1、在撑竿跳高场地(一)撑竿跳高专项准备活动 2、背风、背阳 1、慢跑热身。
2、徒手操:(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腹背运动;(4)、原地波浪;(5)、前压腿;(6)、侧压腿;(7)、全身各个关节活动练习;(二)要求4×8拍;动作到位、舒缓协调、合拍用力;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