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指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一 定的配合比混合而成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 的比例关系,它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 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以 及工程的质量和成本。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 复合沥青路面
一种全新的基层材料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的材料为岩石颗粒 料和水泥、水和改性剂,其结构本身具备了遇水浸 不塑化、强度不减的性质,解决了基层怕水泡的问 题。
一种新的路面结构
典型的多孔混凝土基层+排水路面 采用抗老化特性、抗车辙能力强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碎石作为应力吸收层及路面功能层。
经大量的工程实例及道路现状,表明沥青路 面不论是性能,质量,节能,长期效益等方 凝土的优 点,以水泥混凝土作为坚固的主要承重层, 以沥青混凝土作为平整抗滑、且没有反射裂 缝的路面磨耗层。 反射裂缝:基层混凝土收缩产生拉应力超过 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面层开裂,这种裂 缝称为反射裂缝。
从路面寿命比较:沥青路面设计寿命 15 年;水泥路面设计寿命 30 年。我国目前 两种路面的设计寿命均难实现,一两年内 就需要开始维修的状况非常普遍,与建造 质量不高和超重现象普遍有关。对于重载 交通、坡度较大的公路,水泥路面的优势 比较明显。 从道路维修比较: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 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 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一种路面基层设计理论
一种TOP-DOWN裂纹与车辙破坏的解释方
法 一套新的路面基层施工方法
显著特点
采用具有独特内部结构的等粒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 土作为基层,承载力大、抗水浸损坏。 采用抗老化特性、抗车辙能力强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碎石作为应力吸收层及路面功能层。结构配比设计 和施工较传统路面简单,一次性投资成本比传统沥 青路面结构造价低,使用寿命比传统沥青路面和水 泥混凝土路面长。
发展前景
以前由于国际原油油价较高,出于我国资源 和能源的限制和制约以及经济方面的考虑, 加快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我 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促进我国 能源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沥青价格的大跌,以及 经济的发展和沥青冶炼技术的提高,在造价 方面沥青路面已经几乎没有劣势了。
连续七年,对所投入使用的路面进行跟踪观测,未 发现有水毁、雨雪冻融破坏、颗粒松动及泛油、路 面光滑、车辙等病害现象。从整体结构观测,无论 是全透水结构还是基层底排水结构,均未发现水损 坏路面现象。 与传统路面相比,还有降低噪声、雨天水雾少、刹 车效果好等优点。 虽然早期投资不低,但路面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从整个使用期的建设和运营总成本效益分析, 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更好的长期经济效益。
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胶结料,石质集料和 矿粉按比例在一定温度下经拌合、压实而 形成的一种材料。 沥青混合料受沥青性能的影响表现出温度 敏感性和复杂的弹黏塑形。
对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评价可分为: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 水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构组成和强度原理 疲劳特性 黏弹特性 强度稳定性
路面类型
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 性出发, 将路面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
按面层所用材料,将路面分为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其他路面。
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面层的铺筑材料 为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浇筑材 料一般为普通混凝土。
参考文献 [1]张宏超.路面分析与结构设计[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海涛,程培峰.路面结构理论与材料[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08 [4]李来宾,李晓军.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 层复合沥青路面修筑技术研究[M].西安:西 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弯拉强度 施工和易性 耐久性 经济性
三、外加剂的使用要求 四、粉煤灰的使用
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综合比较
从材料性质比较: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 粘性材料,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与沉 降的适应性好;水泥混凝土强度高,温度 稳定性好,水稳定性较好,耐老化。 从路面质量比较:沥青路面平整,噪音小, 驾驶舒适性高;水泥路面的行车舒适性相 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