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以上工作在充分利用小尺寸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大的优势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并且与商业化Pt黑相比,面积比活性和质量比活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院
推荐
意见
经统一组织专家评选,符合所有申报条件,同意上报。
院负责人院公章
(签章)年月日
然后通过晶种法,超细不规则立方体Au@Pt纳米颗粒(4.6 ± 0.5nm)自组装形成了直径为27.5 ± 1.8纳米蜂窝纳米球双金属材料。CTAB在形成蜂窝球中发挥了的关键作用。在甲醇氧化反应中,这种催化材料的面积(质量)比活性是Pt黑的2.5 (1.6)倍,在甲酸氧化反应中,这种催化剂的面积(质量)比活性是Pt黑的3.2 (2.3)倍,这种优异的催化性能可能是由于Au和Pt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及这种特殊的蜂窝纳米球结构。
Nanoscale, 2012, 4(8):2633-2639
SCI & EI,一区,IF: 6.23,第三作者论文主要创
新
点
本文首先通过一种温和的刻蚀方法制备具有超细纳米颗粒相互连接形成的外壳为树枝状内部中空的蒲公英状PtNiFe合金材料。在甲醇电氧化反应中这种PtNiFe合金材料的面积比活性是商业化Pt黑的2.9倍,质量比活性是商业化Pt黑的8.7倍。当PtNiFe合金材料负载在单壁碳纳米管上时,这种材料在催化活性和抗毒性能上表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循环伏安法连续扫描7000个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附件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简况表
作者姓名
郭振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8.06
民族
汉
入学年月
2011.09
学习方式
全日制在职攻读□
指导教师姓名
张鑫
论文题目
新型Pt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论文英文题目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ovel Pt based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
论文研究方向
工业催化
论文答辩日期
2014.05.26
获得硕士学位日期
2014.6
一级学科代码
081700
一级学科名称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代码
081701
二级学科名称
化学工程
作者在读期间获得的与硕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代表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出处
备注
1
Highly stable and active PtNiFe dandelion-like alloys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Electrochim. Acta,2014, 134, 411-417
SCI,一区,IF:3.77,第一作者
3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Pt–Pdalloys with selective shapes and thei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activities
J. Mater. Chem. A,2013,1(42):13252–13260
SCI & EI,一区,IF: 6.01,第一作者
2
Synthesis of a Novel Honeycomb Nanosphere Au@Pt as a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 in Methanol and Formic Acid Ox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