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设计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设计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电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生产实际中需要大小可调的直流电源,而相控整流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性能稳定。

整流的基础是整流电路。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是将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引入传统的电力技术领域,利用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组成各种电力变换电路实现电能和变换和控制,而构成的一门完整的学科。

整流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

广泛的应用于直流电动机、电镀、电解电源、同步发电机励磁、通信系统电源灯。

本设计研究了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对整流电路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整流元件进行了参数计算并选择出了合适的器件。

本设计选择KJ004集成触发器做为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详细的介绍了KJ004的工作原理。

本设计还设计了合理的保护电路。

最后利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

关键词:半控整流,驱动电路,保护电路,simulink仿真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设计1 主电路的设计设计目的(1)、把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全综合的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并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结合起来。

(2)、初步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一般电力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独立设计的能力,训练设计构思和创新能力。

(3)、培养具有查阅参考文献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熟悉或较熟悉地应用相关手册、图表、国家标准,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必须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训练。

整流电路的选择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整流电路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

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

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

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

可以从各种角度对整流电路进行分类。

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

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

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多相电路。

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可分为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它们有不同的工作特点。

下面分析两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优缺点。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优点:具有输出电流脉动小,功率因数高,变压器二次电流为两个等大反向的半波,没有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

缺点:每次都要同时触发两只晶闸管,线路较为复杂,器件损耗比较大。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优点:线路简单、调整方便,器件损耗比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小。

弱点:输出电压脉动冲大,负载电流脉冲大(电阻性负载时),且整流变压器二次绕组中存在直流分量,使铁心磁化,变压器不能充分利用。

在本设计中,需要设计的是单纯的整流电路,没有要求逆变等功能,为了简化电路,减少开关器件损耗,我选择用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主电路原理说明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反电势电阻负载电路图如3所示:图3 不带续流二极管的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原理分析:如图3,每一个导电回路由1个晶闸管和1个二极管构成。

电路带反电动势负载工作,|u2|>E时,才有晶闸管承受正电压,有导通的可能。

晶闸管导通之后,u d=u2,直至|u2|=E,i d即降至0使得晶闸管关断,此后u d=E。

与电阻负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角度停止导电,称为停止导电角。

当<时,触发脉冲到来时,晶闸管承受负电压,不可能导通。

在u2在正半周时,在ωt=α(α>30)处给晶闸管VT1加触发脉冲,VT1导通后,电流从u2正端→VT1→R→E →VD4→u2负端向负载供电。

当u2减小到E,晶闸管截止导通。

在u2负半周ωt =π+α时刻触发VT3使其导通,则向VT1加反压使之关断,u2经VT3→R→E→VD2→u2端向负载供电。

|u2|<E时,晶闸管截止导通。

整流输出电压与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图4 输出波形实际情况下,若无续流二极管,则当突然增大至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这使ud成为正弦半波,即半周期ud为正弦,另外半周期ud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时的波形,称为失控。

有续流二极管VDR时,续流过程由VDR完成,避免了失控的现象。

续流期间导电回路中只有一个管压降,少了一个管压降,有利于降低损耗。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续流二极管电路简图如图5所示:图5 带续流二极管的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加入续流二极管后输出的电压与电流波形都跟不带续流二极管一样,如图4所示。

1.4器件的选择变压器的选择根据题意,输入100V/50Hz交流电,移相范围30o~150o,反电势E=70V,可知δ=30o,由得到1sin δ-=2U =100V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即为给定的输入电压,所以本设计不需要加变压器。

整流器件的选择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当30α=°时,可以得到d U 最大有效值为dMAX U =101V由输出最大功率为500W 得到最大的电流为晶闸管与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晶闸管与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为晶闸管与二极管的额定电流求出max 5d I A =,流过晶闸管与二极管电流的有效值为晶闸管与二极管的额定电流为根据上述参数,选择两个型号为KP10-6的晶闸管和两个型号为P600K 的二极管。

2触发电路的设计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作用触发电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

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还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电路。

触发电路要求触发电路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比如对感性和反电动势负载的变流器应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增大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的3~5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需增加,一般需达1~2A/s。

3、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4、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

触发电路的选择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2 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3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4 集成触发电路方案选择的论证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脉冲宽度窄,输出功率小,控制线性度差;移相范围一般小于180度,电路参数差异大,在多相电路中使用不易一致,不付加放大环节。

适用范围:可触发50A以下的晶闸管,常用于要求不高的小功率单相或三相半波电路中,但在大电感负载中不易采用。

2 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由于同步信号为正弦波,故受电网电压的波动及干扰影响大,实际移相范围只有150度左右。

适用范围:不适用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的晶闸管装置中。

3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它不受电网电压波动与波形畸变的直接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移相范围宽,具有强触发,双脉冲和脉冲封锁等环节,可触发200A 的晶闸管。

适用范围:在大众中容量晶闸管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 集成触发电路:移相范围小于180度,为保证触发脉冲的对称度,要求交流电网波形畸变率小于5%。

适用范围:应用于各种晶闸管。

本设计主电路为单相半控整流电路,选择的触发电路最好是能产生双脉冲的触发电路,所以我选择集成触发电路KJ004做为主电路的触发电路。

集成电路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已逐步取代分立式电路。

KJ004集成触发器工作原理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偏形电压、移相电压及锯齿波电压综合比较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四部分组成。

KJ004电路具有输出负载能力大、移相性能好、正负半周脉冲相位均衡性好、移相范围宽、对同步电压要求低,有脉冲列调制输出端等功能与特点。

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图6 KJ004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KJ004的电路原理图,点划框内为KJ004的集成电路部分,它与分立元件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相似。

V1~V4等组成同步环节,同步电压uS经限流电阻R20加到V1、V2基极。

在uS的正半周,V1导通,电流途径为(+15V-R3-VD1-V1-地);在uS负半周,V2、V3导通,电流途径为(+15V-R3-VD2-V3-R5-R21―(―15V))。

因此,在正、负半周期间。

V4基本上处于截止状态。

只有在同步电压|uS|<时,V1~V3截止,V4从电源十15V经R3、R4取得基极电流才能导通。

电容C1接在V5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组成电容负反馈的锯齿波发生器。

在V4导通时,C1经V4、VD3迅速放电。

当V4截止时,电流经(+15V-R6-C1-R22-RP1-(-15V))对C1充电,形成线性增长的锯齿波,锯齿波的斜率取决于流过R22、RP1的充电电流和电容C1的大小。

根据V4导通的情况可知,在同步电压正、负半周均有相同的锯齿波产生,并且两者有固定的相位关系。

V6及外接元件组成移相环节。

锯齿波电压uC5、偏移电压Ub、移相控制电压UC分别经R24、R23、R26在V6基极上叠加。

当ube6>+时,V6导通。

设uC5、Ub 为定值,改变UC,则改变了V6导通的时刻,从而调节脉冲的相位。

V7等组成了脉冲形成环节。

V7经电阻R25获得基极电流而导通,电容C2由电源+15V经电阻R7、VD5、V7基射结充电。

当 V6由截止转为导通时,C2所充电压通过 V6成为 V7基极反向偏压,使V7截止。

此后C2经(+15V-R25-V6-地)放电并反向充电,当其充电电压uc2≥+时,V7又恢复导通。

这样,在V7集电极就得到固定宽度的移相脉冲,其宽度由充电时间常数R25和C2决定。

V8、V12为脉冲分选环节。

在同步电压一周期内,V7集电极输出两个相位差为180°的脉冲。

脉冲分选通过同步电压的正负半周进行。

如在us正半周V1导通,V8截止,V12导通,V12把来自V7的正脉冲箝位在零电位。

同时,V7正脉冲又通过二极管VD7,经V9~V11放大后输出脉冲。

在同步电压负半周,情况刚好相反,V8导通,V12截止,V7正脉冲经 V13~V15放大后输出负相脉冲。

KJ004管脚图及其说明KJ004管脚图如图7所示:图7 KJ004管脚图表1 KJ004引脚说明触发电路接线图KJ004接线图如图8所示:图8 KJ004接线图KJ004各管脚波形图如图9所示:图9 KJ004管脚输出波形原理说明:同步变压器加到主电路输入电压上,即形成了同步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