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虑自评量表说明

焦虑自评量表说明

焦虑自评量表(SAS)说明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它也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

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

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

评定采用1-4制记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

统计方法是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

分值越小越好,临界值为T分50,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一、项目、定义和评分标准
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2”是小部分时间有;“3”是相当多时间有;“4”是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二、适用对象
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同时,它与SDS一样,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三、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自评者评定之前,要让他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涵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在开始评定之前,先由工作人员指着SAS量表告诉他: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里划一勾(√)。

每一条文字后有4个方格。

分别代表没有或很少(发生),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了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内容,可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逐条念,让评定者独立地自己作出评定。

一次评定,一般可在十分钟内填完。

应该注意:
1.评定的时间范围,应强调是“现在或过去一周”。

2.在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地检查一下自评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里打两个勾(即不要重复评定)。

3.SAS应在开始治疗前由自评者评定一次,然后至少应在治疗后(或研究结束时)再让他自评一次,以便通过SAS总分变化来分析自评者症状的变化情况。

如在治疗期间或研究期间评定,其间隔可由研究者自行安排。

四、应用评价
SAS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

作者对36例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SAS评定,同时并用HAMA量表作询问检查,两表总分的Pearson相关法的相关系数为0.365,Spearman等级相关的系数为0.341,结果表明SAS的效度相当高。

国外研究认为: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

而焦虑则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近年来,SAS已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自评工具。

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体验,人若较长期地存在焦虑反映就会得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除持续的忧虑、不安、担心和恐慌外,还常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和各种躯体上的不舒服感。

作为一种自评量表,在自评者评定之前,一定要让他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个问题的涵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评定时须根据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来回答。

否则,测验的结果不可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