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3.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4.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
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答案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①在空间上,他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
②在时间上,他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
③在内容上,他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联系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进行阐述。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1)没有儿童的儿童观。

(2)中世纪: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由教会统治,其鼓吹的“原罪说”被普遍接受。

“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从儿童时期起就具有原罪,要通过不断地惩罚而赎罪。

因此,中世纪的儿童观是“儿童生而有罪”。

(3)文艺复兴:把儿童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儿童观。

(4)近代以来:把儿童当做儿童的儿童观。

3.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