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生物复习江苏]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2020高考生物复习江苏]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1. ( 2018·海 南 卷 , 11 ) 向 实 验 狗 的 颈 动 脉 内 灌 注 高 渗 盐 水 后 , 会 出 现 的 现 象 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析 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 答案 B
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1)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 调节机制。 (2)调节的结构基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垂体
@《创新设计》
2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3)调节过程
29
体内失水过多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14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2018·淮中、南师附中、海门、天一四校联考)如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 C.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② D.②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15
考点一
考点二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
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
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
@《创新设计》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2016·全国卷Ⅲ,3A) () (2)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2016·全国卷Ⅲ,3B) () (3)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2015·海南卷,14B)( ) (4)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2015·海南卷,14A)( )
33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2018·南通、泰州一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 ) A.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皮肤温度升高 C.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肝糖原分解加快 D.配合默契主要是由下丘脑调控的 解析 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 张,血流量增大,散热增多,皮肤温度升高;比赛过程中,血糖消耗过多,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肝糖原分解加快;配合默契主要是由大脑皮层调 控的。 答案 B
@《创新设计》
5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创新设计》
6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4.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
7
@《创新设计》
外界环境
体内细胞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器官 系统
一定限度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稳态调节的实例:pH调节的过程图解
2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炎热环境下机体的散热量小于寒冷环境;过敏反应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 性增大,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 作用于垂体细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作用于垂体细胞,所以垂体细 胞上同时存在着这两种受体;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细胞会释 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基因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 答案 C
@《创新设计》
结合内环境稳态及调节,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8·苏州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散热,使散热量远高于寒冷环境 B.过敏反应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减小,组织蛋白外渗受阻引起组织水肿 C.垂体细胞上同时存在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受体 D.食物过咸时,垂体细胞会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并将产物释放到体液中
13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细胞内液、淋巴、组织液、血浆。甲中O2 浓度不一定比丙中的低,如肺泡细胞内液中O2浓度高于组织液;淋巴细胞所处的内 环境是乙和丁;寒冷时,调节过程中产生的激素需通过丙和丁运输,神经递质不需 要通过丁运输;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到丁的抗利尿激素量 增加。 答案 D
@《创新设计》
23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与散热 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肌 肝脏 汗液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
骨骼
24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
皮肤 内脏器官 下丘脑
3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提示 (1)√ (2)× 肾小管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 (3)√ (4)× 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为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31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深挖教材 (人教版必修3 P33练习2改编)有些同学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否可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细胞内液,④表示淋巴;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因 此神经递质存在于细胞内和组织液中;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答案 B
16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大脑皮层
@《创新设计》
25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3)体温调节的机制: 神经—体液 调节 ①寒冷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 腺激素
产热
散热
肾上腺素
@《创新设计》
26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②炎热时
27
@《创新设计》
下丘脑
汗腺
散热
舒张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11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3.边角拾遗 (1)(人教版必修3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 水泡的主要成分是 组织液 ;血泡的主要成分是 组织液 ,还含有血细胞。 (2)(人教版必修3P11“科学史话”)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在器官水 平上,存在着心脏活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在宏观水平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存 在着稳态现象,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存在稳态。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 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稳态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创新设计》
17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创新设计》
1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3.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创新设计》
19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苏考情 年T5(2分)、T28(4分)
核心素养——提考能 生命观念 建立内环境稳态与平衡观
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 科学思维 模式图,建立体温调节、水
盐调节模型 科学探究 探究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 社会责任
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
21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4.(2018·南通、泰州一模)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C.蛋白质、Na+和Cl-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D.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解析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机盐、蛋白质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 主要物质;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血浆中Ca2+含量过低引起的。 答案 A
9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提示 (1)√ (2)×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 (3)√ (4)√
@《创新设计》
1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深挖教材 (1)(人教版必修3 P5“旁栏思考”拓展)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医生给 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影响? 提示 会造成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人教版必修3 P6“技能训练”和P8 图1-4)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 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变小。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