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o.,Ltd of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钢筋保护层施工质量
控制专项方案
滨江•阳光水岸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4年9月9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滨江•阳光水岸
2.建设地点: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大桥东侧。

3.建设单位:南宁市地产业开发总公司。

4.建筑层数:1#楼、4#楼层数为20层,2#楼、3#楼层数为
24层,5#楼、7#楼层数为34层,6#楼层数为31层,8#楼层数为26层。

5.建筑面积:1#楼9761.55㎡、2#楼1186
6.91㎡、3#楼11864.84㎡、4#楼977
7.22㎡、5#楼16613.30㎡、6#楼14479.92㎡、7#楼16613.30㎡、8#楼12034.87㎡。

6.结构型式:1#〜8#楼均为框剪结构。

7.基础类型:机械冲孔灌注桩。

1#楼主楼部分共82根孔桩,2#楼主楼部分共82根桩,3#楼主楼部分84根桩,4#楼主楼部分81根桩,5#楼主楼部分76根桩,6#楼主楼部分76根桩,7#楼主楼部分74根桩,8#楼主楼部分76根桩。

桩径分为900mm、1000mm、1300mm。

1#〜8#楼主楼部分以桩承台基础、筏板基础为主,附楼部分为独立基础。

8.建筑层高:1#〜8#楼均带一层地下室以及局部两层商业。

负一层车库,层高5.1m,一层商铺层高5.1m,二层商铺高4.485m,主体各楼层层高均为2.8m。

9.建筑高度:1#楼、4#楼均为68.49m,2#楼、3#楼均为79.69m,5#、7#楼为99.34m,6#楼为90.34m,8#楼为76.94m。

场地所处较为平坦,上覆新回填素土和第四系风化残红粘土,下伏炭系石灰岩,无地下水,基础桩为机械冲孔灌注桩,底板混凝土强度C35P6,本工程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

二、控制措施
2.1、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0.00地面以上:楼板20mm,墙20 mm,梁25mm,柱25mm,±0.00地面以下室内:楼板20mm,墙20 mm,梁25mm,柱25mm,基础:迎水面50 mm,背水面20mm,基础梁:迎水面50 mm,其它面25mm,地下室外墙:迎水面50mm,背水面20mm。

;设计具体无要求部分,不
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控制混凝土和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垫块尺寸通常为50mm×50mm,制作时,用13mm直径扎丝预埋于垫块内,垫块的厚度即为保护层厚度,安装时将预埋铁丝与钢筋绑牢,安装间距为1m左右。

注:2.1.1、基础中,机械冲孔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60mm。

2.1.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断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

2.1.3、板、剪力墙中的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2、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2.2.1、工艺原理
采用Ф20的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将板的负弯矩钢筋临时的悬挂固定于辅助架立筋下,使负弯矩钢筋、辅助架立筋、分布筋和撑脚连成整体,从而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网片,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和偶尔的人工踩踏,避免砼浇捣过程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下陷和严重变形情况,较可靠的保证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

负弯矩钢筋固定方法如下图所示:
·
··
·辅助架立筋Φ20以上
负弯矩筋
钢筋脚撑φ12以上
@150~200@400~600
墙式梁
2.2.2、选用范围:现浇砼板负弯矩钢筋偏位控制。

2.2.3、工艺流程
布置钢筋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撑脚与辅助架立筋绑扎→负弯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间距→砼摊铺找平→平板振动器第一遍振捣→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砼表面收浆抹平。

2.2.4、使用材料
1)Ф20以上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

2)Ф12钢筋撑脚。

3)22#扎丝。

2.2.5、操作要点
1)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当粗钢筋直径为Ф25时,以800mm 为宜,当辅助架立筋直径较小时,适当减少撑脚间距。

2)砼第一次振动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3~5mm的余量。

3)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2.2.6、作业条件
1)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2)辅助架立筋数量满足砼浇筑要求。

3)钢筋撑脚验收合格。

(特别注意与板厚成型相符尺寸)。

2.2.7、工艺特点
1)所采用的辅助架立筋可重复多次使用。

2)经济成本低。

3)操作比较简单。

4)既控制了砼保护层的厚度和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又控制了楼板厚度。

2.2.8、质量要求
1)辅助架立筋必须顺直,第一根距梁、墙边缘150~200mm通长设置,两根架立筋之间间距400~600mm。

2)辅助架立筋、撑脚及负弯矩钢筋之间必须逐点绑扎牢固。

3)撑脚支撑辅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宽度约为100mm,高度由负弯矩钢筋的具体位置及设计的砼保护层厚度确定,间距700~800mm。

4)撑脚的下端平直段须直接支承在楼板模板上,不得支承在楼板底筋上。

5)每测负弯矩钢筋网宜用两根以上粗钢筋悬挂,单根效果不佳。

6)促钢筋长度≥3m,直径宜选用Ф20以上(或刚度大的镀锌钢管),这样既能保护以座的整体刚度,且解扣方便。

7)粗钢筋宜两端设固定撑脚,其余用马蹄铁活动支撑,支承高度要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