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章分析技术的进展(2学时)
1.光谱分析法
2.电化学分析法
3.环境检测中的遥测技术
4.分子结构鉴定
5.色谱的进展
重点: 了解什么是分析化学,分析技术对化学研究和社会各领域的意义。
配套
实践
环节
第六章 生命在于化学(6学时)
一、人体化学
二、化学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三、蛋白质与核酸
四、医药中的化学
重点: 了解当代生物学与化学的关系,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的关系
第七章化学是战争更(2学时)
一、火药与炸药
二、化学武器
三、核武器与核战争
四、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与化学
重点: 了解化学在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中作用
第四章 化学能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8学时)
一、水资源
二、大气
三、土壤
四、消防知识
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方法。
第五章 化学是人类使用新材料的源泉(6学时)
一、硅酸盐材料
二、金属材料
三、印染材料
四、高分子材料
五、表面活性材料
六、功能材料
七、纳米技术
重点: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6.考核形式:课堂作业、根据提供的素材写两段科普小品
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本课程主要是向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介绍当代化学的进展及其对人类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引起更多同学关注化学,培养文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使理工科学生加深了解化学与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性。本课程要使学生了解作为中心学科的化学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化学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化学与战争的关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营养、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的社会责任,化学带给人类社会的利与弊,化学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其产生的弊;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进展。
课
程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绪论第一章 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基础学科(4学时)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二、化学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三、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当今的机会
四、分子语言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通用语言
五、诺贝尔(A.Nobel)及诺贝尔奖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
重点:了解化学了解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中文)化学与人类文明
(英文)Chemistry and Civilization
课
程
基
本
情
况
1.学分:2学时:36 (课内学时:36 实验学时: )
2.课程性质:全校公共基础选修课
3.适用专业: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
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
5.首选教材:化学与人类(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选教材:《化学与人类》刘旦初 复旦大学版 2000(第二版)
参考书目:《化学与社会》唐有祺、王夔 高教版 1997.7
《步入化学新天地》郭国霖 河北科技版 2000
《实用化学》王玉标 上海交大版 2000
《走向高分子时代》应礼文 广西教育版 1999
第二章 化学向人类提供各种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4学时)
一、石油
二、煤及其综合利用
三、化学电源
四、光合作用
五、原子核能
重点: 了解传统能源的缺点,洁净化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化学使人类丰衣足食(4学时)
一、化学肥料
二、化学农点与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