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后场高远球的练习方法?
我打羽毛球已经近半年了,但打后场高远球总是力不从心,打不远。
请肖老师指教该怎么练习?
肖杰:你所提到的也是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面临的问题。
击高远球的具体方法及要领,在以往的杂志中已进行过讲解,这次只与大家聊聊后场高远球的一些辅助练习方法。
后场高远球是一项最基本的技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为了初学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此项技术,在这里我以右手持拍为例,介绍几种击后场高远球的辅助性练习方法,供广大读者练习时参考。
图3A 图3B
1、右臂伸直,尽力保持固定不动,仅用手腕、手指发力连续做击球动作的快速挥拍练习(图3A、图3B)。
图4A 图4B
2、右臂上臂固定不动,以肘为基点,前臂微外旋后倒引拍,然后内旋挥臂,通过手腕手指发力,做连续的快速挥拍练习(图4A、图4B)。
3、将羽毛球拍换成网球拍,按上述同样的动作进行挥拍练习。
以上挥拍动作要求每天做3组,每组30次。
第一组与第二组间隔1分钟,第二组与第三组间隔2分钟。
D、打高远球,引拍时就已呈正拍面,要纠正吗?
按照现在的动作,高远球也基本上能到位。
但是因为在引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正拍面,所以没有最后击球瞬间内旋的动作。
需要改变现在的动作吗?
肖杰:严格说来,打高远球时,当手臂手肘上抬,前臂后倒引拍,带动手腕也随之自然外旋引拍,此时手腕呈自然放松状态,因此还不是正拍面迎球(而是球拍与来球呈垂直状态拍框对球)。
紧接下来手臂内旋挥动发力的同时,带动手腕转腕形成正拍面击球。
这是高远球的常规动作描述。
如果如你陈述的:“在引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正拍面,所以没有最后击球瞬间内旋的动作。
”这样的动作状况,手腕在击球前已经形成极度的后伸动作(形成正拍面),造成腕关节紧张,会对击球发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E、柔韧性、协调性和球感对技术进步影响大吗?
肖老师,您好!我家孩子学习羽毛球近半年时间,没有什么进步。
教练说孩子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球感不好是影响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是这样吗,请您指教。
肖杰:孩子教练说协调性、柔韧性和球感不好是影响孩子进步的重要因素,我非常赞同。
身体的柔韧性与运动中动作的协调性密切相关,良好的柔韧性有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也有助于灵敏性的发展,对适应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特点和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少年儿童阶段是发展柔韧和协调素质的最佳时期,训练中可偏重此项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锻炼中应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必须的素质,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灵敏度的同时,注重球感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奠定坚实的运动基础。
通俗地说,球感是运动中人体对场地空间感觉、身体位置和飞行球体位置的一种整体的综合感觉能力,与意识、判断和运动素质息息相关。
少年儿童阶段,是培养和发展球感的关键时期,具体的一些简要练习方法,在过去的技术课堂栏目里曾介绍过,你可以参照相关的内容作为指导孩子训练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