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影响范围只包括英、法、俄、德等8个国家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6
(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
2.官方国民收入统计阶段(1918-1939)

国际联盟:一致性、可比性,26国的国民收入估计资料
E·林德尔:国民经济运行的理论模式 R·富利斯奇:经济流通体系设想 W·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核算及其应用 C·克拉克:一系列重要的经济项目 S·库兹涅茨: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系统化 特点:连续估算 参与国家迅速增加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0


(四) SNA的成熟期(1993年以后)

SNA(1993)公布,联合国等五个国际组织联合修订
特点:更新、澄清、简化和协调
1993年SNA 修订计划
——《关于使用更综合的方法对1993年SNA进行修订的建
议》 ——包括回购协议、养老金计划、股票期权、呆坏账估 计等45个修订问题清单。
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作用
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学科定位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一、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
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

对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流
量)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存量)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 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

非排他性:无论是否支付费用,任何国家都可以从中获益 非竞争性:增加对其的使用时,并不影响其他使用者的使用
(二)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SNA

SNA属于手段型全球公共产品
SNA属于强者供给型全球公共产品
SNA属于网络型全球公共产品 SNA属于知识型全球公共产品
— 1993年停止了对MPS 国民收入指标的核算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构成:5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 特点:完全确认了SNA的核算框架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3
第二节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
(一)SNA具备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第一章
总论
主讲人:X X X 200 X - XX - XX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章目录
1 2 3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学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
学习要点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公共产品属性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2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十年准备,三大观点
— 十年:1982-1991年 三大派: MPS主体派、SNA 主体派、“中国特色”派 — 1984年开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设计工作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MPS和SNA的混合性体系 )

融入SNA之路
“国民核算”概念

最早国际协议:1944年和1945年,经济统计的国际比较问题 SNA的胚胎:斯通“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账户的建立” 成过程中的中间成果: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简明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1952年《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化体系》;1950年,联合国统 计署从41个国家收集国民收入的估计值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7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1.SNA的孕育期(1939—1952)

估算方法论重大突破: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J· E· 米德和R· 斯通《战时 财政资源分析与国民收入和支出估计数字,1938-1940》

向国民产品、收入核算和SNA过渡的开端:1941年E· V· 克利夫提出了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8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2.SNA的初创期(1953—1967)

SNA(1953)正式诞生: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 助表” —目的:提供标准框架 —重心: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传统金融统计的重大变革: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M·A·考普兰将资 金流量表与国民收入核算结合 美国经济学家R·戈德史密斯,国民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财富表编制的 系统研究 1977年,J·E·米德《国际收支》,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联系 特点: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1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最早的国民收入估算
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山教授编制1933、1936和1937年中国的国
民所得

MPS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物质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System,MPS) —由原苏联始创,主要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国家中使用 —我国“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值核算体系 —从来没有完整地实施过MPS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范围窄、核算方法没形成整体结构

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4
SNA

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基础: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规则 ——组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账户、 资产负债表和表式
——作用:“它可以提供对一个经济体的全面观察”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5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演进 (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
1.民间国民收入统计阶段(1665-1918)

W·配弟:政治算术,统计学创始人 G·金:估算英国国民收入,分组细、首次进行国际比较 F·魁奈:《经济表》 A·L·拉瓦锡: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T·柯格兰:连续估计、三方表示、生产净值 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民收入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估算时间不连续



重视与其他统计国际标准的协调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9
(三) SNA的成长期(1968—1992)

SNA(1968)公布 内容:新增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纳入体系做前期准备 三大类20个账户体系 特点: ——核算内容范围的扩展 ——核算方法的改进 ——核算内容的标准化和深化 ——按固定价格来计算总量指标 问题:重于体系的精美、应用的可行性不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