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新化某市民在游“新化八景”之一的“北门锁钥”(新化北塔)时,他面对其正门,看到左手边写有“直须循级上高头”,右手边写有“正欲凭栏舒远目”。

请根据对联“仄齐平收”的知识,用楷体将其上下联依次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虬(qiú)枝休憩(qì)待价而估B.慰藉(jí)分(fèn)外红妆素裹C.拮据(jù)拚(pàn)命与日俱增D.累(lěi)世刍(chú)荛同捐前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怕困难,那么,我们老师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B.在招聘中记者看到,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非常渴望进入企业,但由于自身没有技术,只能对这些岗位望洋兴叹....。

C.湖南曾有许多风流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起了突出作用,故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D.他近来一直锻炼,觉得身体强壮了很多,简直可以斩钉截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亮不但会做飞机模型,而且李明也会做飞机模型。

B.为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敢于第一时间向家长和老师反应情况。

C.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D.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劳动,感受到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郑国人。

春秋前期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愚公移山》选自其著作《列子》。

B.茅盾的《白杨礼赞》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写法,文中的白杨树就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情感内涵的象征物。

C.食指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汇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

D.雨果是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该努力了!”老师鼓励道,“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B.有人花八九千元购买彩票,这是缺乏理性的行为。

C.我不知道非洲猪瘟为什么会传染?但我知道如果瘟疫得不到控制,我国将难有肉吃。

D.《芳华》《无问西东》《战狼》《红海行动》等影视确实火了一把。

三、情景默写7.古诗文默写。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2)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李商隐《无题》中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人们身处异地他乡无法和家人团聚时,通常会借用苏轼《水调歌头》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倾诉对亲人的思念。

四、语言表达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高铁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别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

当事女乘客叫来列车长后,该男乘客身体无问题,却自称“站不起来”,拒绝坐回自己的座位,并称让女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座位,要么去餐车。

如果你看到这情景,你将怎么劝说?9.欣赏漫画《失利原因》,按要求作答。

(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深山巨谷中B.一厝/雍南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士/不可以不弘毅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中有足乐者(认为)B.猛浪若奔.(奔马)C.右备容臭..(香料)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二段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B.选文第二段拿自己与“同舍生”作比较,用以说明作者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心情。

C.选文第三段中太学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前面“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形成对比。

D.本文主旨在劝学,写法上叙议结合,主要采用议论方式,直接表明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什么表达方式?有何好处?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请你用自己的话把第一、二句所描述的画面描绘下来,并概括画面特点。

16.请结合诗的最后二句,分析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解码紫鹊界梯田①“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

”今年7月,新化全县都在“喊渴”,280座水库一度干涸了82座,1.71万口山塘有六成见底,惟有紫鹊界不着慌,“我们这儿几乎没为水发过愁”。

②雪峰山方圆数百里,唯独紫鹊界拥有大规模梯田。

躲在景观背后的是水的神奇——梯田对水极度依赖,可登上紫鹊界一座座山头,你看不到一座水库,也看不到一处塘坝。

③高处远眺,紫鹊界满目葱茏,绿色在山顶密集,仿佛圆形礼帽,紧和在每一处山头。

林中细看,植被错落,层次分明:最上层为松、柏、枫等乔木,枝繁叶茂;其次为出茶、紫荆等灌木,密织如麻;三层为厥草和落叶,铺厚如被;四层为树、草之根,盘根错节。

④雨水被小心翼翼地接纳。

小雨只沾叶湿干,水滴直打地面;中雨经树枝和树叶接纳后成水滴下落,但无坡面漫流;暴雨经林草落叶接纳后,均匀浸入土壤,地面有缓慢漫流,但无急流。

⑤茂密的植被成了梯田水源最好的涵养载体。

据统计,紫鹊界的林田比例约.为2:1。

可答案显然不止这一个,否则便无法解释:雪峰山区方圆数百里,植被条件类似,为何唯独紫鹊界能有梯田?⑥紫鹊界地质结构为花岗岩,整个山体好似一座花岗岩磐石,基岩完整无缝,如一块不透水的“锅底”,阻隔水源下渗。

⑦这与新化县东部乡镇的石灰岩地质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里的农民绝受干旱之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石灰岩的渗漏性——水塘和小型水库布满山间,可不争气的底座“千疮百孔”,难以存水是最大的烦恼。

⑧更多的奥妙便藏在土壤之中。

走在紫鹊界山头,随手抓一把泥土手中搓揉,黏土落下,留下的都是沙粒。

这种由花岗若风化而形成的沙壤土,颗粒较粗,孔隙率较大,其独特的含沙量,让紫鹊界成为一座巨大的海绵体,既能最大限度地吸纳雨水,又保证水流以适中的速度匀速流动。

⑨当地村民常常在外地人面前展示这样的“魔术”——雨水丰沛时节,在土壤中随便插一根水管,水便自流而出。

⑩据统计,紫鹊界梯田区域内,山体土壤最大储水量为1200至1500万立方来。

专家测算,就算山上久旱无雨,只要持续时间不超过20天,用水一般无虞⑪植被、岩石和土壤的精巧组合,勾画出紫鹤界自流灌溉水源的奇妙。

⑫先民们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捕捉其中精要,流传下来的,还有独特的耕作方式。

⑬在紫鹊界,古老的灌溉水路至今被村民们严格遵循。

“每一处水源大约可以管20级梯田。

”“上水上灌、下水下灌、借田浇灌”的传统在村民们之间约定俗成,许多灌区内常有的争水纠纷,这里几乎不存在。

⑭没有人说得清如今的灌溉水路何时形成。

村民只知道老祖宗以水定田,才有了如今梯田的模样。

后人哪怕想在此基础上多开垦几亩,也无一成功。

这让紫鹊界稀田又增添了几分神秘。

大自然的馈赠令村民们心存感激,也让他们心存敬畏。

⑮同样古老的耕作方式还有冬浸田。

每年水稻收制过后,须放水浸田,直至第二年插秧。

目的在于以田保水。

灌溉水源虽绵绵不绝,可流量均衡,农闲时分岩不保水,农忙时便不够用。

另外的用处在于保士。

沙壤土如若没了水的浸润,极易干裂。

春耕时,开裂的田埂无法蓄水,老天也帮不上忙。

⑯人与自然的安然相处,延续着紫鹊界水与田的奇妙,其启示意义至今仍未褪色。

(《人民日报》20181019删改)17.无塘无库,无井无泵,紫鹊界却从不为灌溉水发愁的原因有哪些?18.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除?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朱永新①在《阅读力》一书中,聂震宁先生基于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

②在我看来,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

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PISA测验等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

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

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③阅读力就是精种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

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