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2020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渐趋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大河文明)
政治: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思想: 孔子和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的局面,道儒法墨成为主要的流派; 教育方面: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对外:反法西斯同盟。
经济: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在困境中日益萎缩。
政治: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开始。(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当政者为南京国民政府)
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表7:1945年——70年代末的世界与中国
项目
世界
中国
特征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苏联)。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相设内阁、军机处)
文化:推行文化专制,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八股取士、文字狱、《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外交:由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表3:18世纪的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西对比
项目
西方
中国
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掀起。(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思想: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向资本主义国家被迫开放。
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展现时代特征。(新潮冲击下交通、通讯等社会生活变化。)
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
表现
经济:各国在调整后相继走出困境,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政治: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科技: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
对外: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经济: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结构)
社会生活:继续近代化。(申报、商务印书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
表5:1914年——1927年的世界与中国
项目
世界
中国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一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现代社会。
民主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义革命。
表现
经济: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政治: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科技:出现重大突破。(内燃机、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对外:世界瓜分完毕。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张謇)
政治:列强瓜分中国,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当政者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思想形成。(维新变法、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开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表现
经济: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黄金时期,欧洲、日本经济恢复发展;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
科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第三次科技革命)
对外: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冷战、杜鲁门主义)
经济: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展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4: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中西对比
项目
西方
中国
特征
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近代化发展。
表现
经济: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政治发展不平衡。
表2:14——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中西对比
项目
西方
中国(明清时期)
特征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表现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美法革命)
文化:掀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确立)
对外:开始全球性的交往和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扩张、三角贸易争)
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
科技:计算机,神舟系列。
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开始近代化。
表现
经济: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瓦特与蒸汽机、《共产党宣言》、达尔文与进化论)
对外: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出现。(英国海外殖民霸权和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科技: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军事。
外交: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黄金发展时期,但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政治: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政者从北洋军阀政府到南方革命政府)
文化: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外交:参加一战,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科技:取得重大突破(两弹—星;“东方魔稻”)
外交:开创新局面(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联合国席位恢复,中美、日邦交正常化)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起步(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表8:80年代以来
项目
世界
中国
特征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过渡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表1:公元前5——前3世纪的东西方文明比较
项目世Biblioteka (古希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特征
奴隶制,雅典民主制度
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表现
地理:人多地少山多海岸线多
经济:海外贸易频繁,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海洋文明)
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民主制度
特点:公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
表6:1927年——1945年的世界与中国
项目
世界
中国
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由一战后的相对稳定到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走向动荡、二战爆发;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
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
表现
经济: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推行计划经济,建立斯大林模式。
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分化,二战爆发;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