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机的原理和特性
15
主要气动参数
进出气角β1和β2 进口冲角
进出气角:气流进、出口相对流速与叶栅前、 进口冲角:叶栅的入口安装角与气流进气 后额线的夹角。 角之差。
i =β1j-β1
出口落后角 δ=β1j-β1 气流转折角 Δβ=β2-β1
气流转折角:气流出气角与进气角之差。
出口落后角:叶栅的出口安装角与气流出气角之差。
压气机的流量特性线:
通过实验测定并作出的压气机流量特性曲线。
压气机的特性线组:
不同转速下的压气机特性线绘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 组,称为压气机的特性线组。
2.单级轴流式压气机的特性线
25
特点
①每一转速下的压比均有一最大值 (最大压比点:左、右两支); ②压气机的喘振 ——转速不变,流量降低到一定值 后,压气机内的气流轴向脉动引起 的整台机器的剧烈振动。 喘振边界点:压比不稳定无法 绘出时对应的流量点。 喘振边界线:各转速下喘振工 况点的连线。
入口安装角和出口安装角 :叶型中弧线在前缘点和后 14 缘点的切线与叶栅前、后额线的夹角。
叶栅的几何参数
叶栅前后额线
叶型安装角γp 栅距t 入口安装角β1j 出口安装角β2j
叶栅前后额线:叶型前、后缘点的连线。
栅距t :两个相邻叶型上同位点在圆周方向上的距离。 叶型安装角γp :外弦线与圆周方向的夹角。
2.压气机的喘振
37
压气机喘振的特征
压气机的流量时增时减; 压力忽高忽低; 整个机组剧烈振动并伴随特有轰鸣声。
压气机喘振的原因
内因(根本原因和必要条件)—— 压气机失速; 外因—— 压气机下游存在容积较大的管网部件。
喘振与失速的区别
比较项 失速 喘振
38
稳定性问题
压气机本身的气动稳定 压气机与其管网组成的 性问题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时增时减
压气机的能量损失
内部损失
23
① 型阻损失(影响因素:叶型) a、叶栅表面附面层中产生的摩擦和脱离现象引起; b、叶片表出口尾迹中的涡流以及与主流的掺混; c、在超音速气流中发生的激波现象等引起的能量损失。 ② 端部损失(影响因素:叶片高度) 端部摩擦 二次流损失 ③ 径向间隙的漏气损失(影响因素:动静间隙大小、前后压差和 直径大小等)
39
阻塞的特征
压气机流量无法进一步增加;原因
高转速下的声速阻塞 —— 即气流流速达到声 速,流量达到最大临界值,形成气流阻塞。 低转速下的边界层脱离阻塞 —— 即由于气流 负冲角较大,动叶栅腹面上出现严重的气流 分离,使出口通流面积减小而发生阻塞。
4.压气机的通用特性线
流量特性线的缺陷:
流量为自变量、转速为参变 量绘制的压气机流量特性线只 适用于一定几何尺寸和进气条 件的压气机,若压气机尺寸或 进气条件改变,需通过重新实 验获得特性线,应用不便。
29
“通用的”内涵: 无论压气机的尺寸 (几何相似)、进气量 和进气条件如何变化, 该特性线都适用。 “通用的”根据: 根据相似原理,若 对应的定性准则数彼此 相等,则对应的所有无 因次参数都彼此相等。
20
气流在流过动叶栅时的相对速度降低 所释放的动能,除一部分转换为摩擦 热并为气体吸收外,其余都转换成气 体的压力势能,使气体的压力升高;
气流在流过静叶栅时相对速度降低所 释放的动能,除一部分转换为摩擦热 并为气体吸收外,其余都转换成气体 的压力势能,使气体的压力升高。
21
影响压气机级的增压能力的因素(限制条件)
26
特点
③压气机的阻塞 ——转速不变,流量增大到一定值 后,压比急剧下降,流量无法继续 增大的现象。 ④不同转速下的压比特性线形状稍 有不同,转速越高,特性线越陡。
注:效率随流量变化的曲线组与 压比随流量变化的曲线组特点 大致相同。
压比随流量的变化情况(转速不变)
27
无损失时:级的压比随流 量的增大而减小
3.压气机基元级的速度三角形
16
气流的绝对速度、 相对速度和圆周速 度的矢量关系:
17
扭速:相对速度的圆周分量变化量。 (反映外界对气体做功量的大小。)
4.压气机级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级中能量转换计算
动叶栅加功量(对单位质量气体)
2 2 c2 c12 w12 w2 wc uwu 2 2 2 p2 c2 c12 q1 vdp p1 2 2 p2 1 c2 c12 q1 dp p1 2 2 c2 c12 p2 p1 q1 2 12
叶栅失速的特征
①一般先发生在叶栅的若干局部区域; ②局部失速区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围绕压气机叶轮的 轴线,以低于叶轮的速度与叶轮同向旋转; ③失速区的圆周速度一般为叶轮圆周速度的20%~80%, 对多级轴流式压气机为40%~60%。 ④在相对坐标系中,失速区以相对速度u’朝叶栅运动的 相反方向传播。
三个特征截面: 级前1、级间2和级后3
2.叶型与叶栅的几何和气动参数
13
叶型的几何参数
叶型:叶片横截面形状。
叶型 型线 中弧线 弦长b 前后缘方向角 叶型的弯曲角
型线:叶型轮廓线,包括背弧型线、内 中弧线:叶型型线所有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弧型线及二者的连接圆弧线。
前后缘方向角:叶型前、后缘点处中弧线的切 弦长:型线在弦线方向的投影长度。 叶型的弯曲角 θ:表征叶型弯曲程度的角度。 线与外弦线间的夹角。 ——b θ = χ1+外弦长 χ2 内弦长——中弧线两端点的连线。
1
燃气轮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压气机原理与特性)
主要内容
2
压气机的类型及特点 压气机级的工作原理 压气机的特性 压气机的不稳定工况 压气机的结构
(一)压气机的类型及特点
3
1.压气机的作用
——向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连续不断地供应高压 空气。
2.压气机的类型
轴流式: 按机内气体总体流向分类 Axial-flow Type Air Compressor
通用特性线:
用压气机对应的定性准则数 为自变量绘制出压气机的通用 的压比特性线和效率特性线。
30
压气机的定性准则数
第一级动叶栅的进口速 度马赫数和圆周速度马赫数 是压气机的两个基本定性准 则数,其他任何与之成比例 且相互独立的无因次参数都 可代替成为定性准则数。
代替进口速度马赫数的 定性准则数
外部损失
①支持轴承和止推轴承上的机械摩擦损失; (相应的减损措施:采用高效轴承、适当润滑等措施) ②经过高压转子轴端与机匣之间的间隙泄漏到外界去的漏气损失。 (相应的减损措施:增设气封装置)
(三)压气机的特性
24
1.压气机的特性与特性线
流量特性:
在转速、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一定时,压比和等熵效 率随流量变化的关系,称为压气机的流量特性。
转子
动叶片 叶轮或转鼓 主轴
静子
静叶片(导流叶片、静叶) 气缸 (机匣) 轴承
9
第一级 压气机的级 —— 由一列动叶片 和紧跟其后的一列静叶片构成的 压气机的基本工作单元。
轴流式压气机的结构
世界各大燃气轮机公司采用的压气机 10
制造厂 GE发电
ABBAlsto m
Sieme ns
三菱重工
燃机型 MS900 MS900 GT26 号(系 1FA 1G/H 列号) 压气机 型式、 级数 压比 轴流 18级 15.4 轴流 18级 23.2 轴流 22级 30
V94.3 M701 M701F A G
轴流 15级 17 轴流 17级 17 轴流 14级 21
压气机的发展趋势
11
提高压比:单台已达30以上 提高通流量 ——大功率 提高效率 ——提高经济性
(二)压气机级的工作原理
12
1.轴流式压气机的基元级
——用假想的同轴圆柱面切割级的叶片排所到的高度无 穷小的级。
压气机总流量 不变
气流脉动作用 有一个或几个低速区围 绕压气机轴线旋转,叶 栅周向各处叶片轮流受 到气流周向脉动作用 气流脉动的影 气流周向脉动的频率和 响因素 振幅与叶栅本身几何参 数和转速相关
叶栅周向各处叶片同时 受到气流轴向脉动作用
气流轴向脉动的频率和 振幅与管网容量大小相 关
3.压气机的阻塞
离心式: Centrifugal-flow Type Air Compressor
轴流式
4
离心式
5
6
按工作原理和构造分类 活塞式压气机 叶轮式压气机
特殊引射式压缩器
按压缩气体压力范围分类 通风机(<110 kPa) 鼓风机(110~400 kPa) 压气机(>400 kPa)
轴流式压气机和离心式压气机性能比较
叶栅失速区旋转的机理
34
当流量减小时,若叶片2的背部先出现气流分离,叶片2与 3之间的流道将被部分堵塞,于是该流道前方将形成低速 气流区(停滞区),导致该停滞区附近的气流改变流向。
左侧: 冲角增大, 气流分离, 失速区逆叶 栅运动方向 传播。
右侧: 冲角减小, 流动改善, 失速消除。
旋转失速的危害
叶片材料许用应力(强度)的限制 圆周速度u不能过大
叶栅气动性能的限制 气流转折角Δβ不宜过大
5.轴流式压气机的效率和能量损失
22
能量损失
理 想 压 缩 功 输 入 的 机 械 功
压气机效率:
Ws c 100% hc W c 1 W W Ws 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