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与农村金融教学课件PPT
财政与农村金融教学课件PPT
2、收入公平分配职能(国家、企业和个人 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必须承担公平分配的职能是因为市场 分配不能解决社会财富分配过分悬殊的问 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收入分配的 两极分化。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充分运用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及适当的政策配合,实现社 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及平衡增长 的目标。 经济稳定的含义:(1)充分就业;(2) 物价稳定;(3)对外收入状况良好。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1、资源有效配置: (1)市场经济不能提供公共产品:私人生产部门 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2)市场经济要求利益边界和所有权的精确性: 当某种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外部性收益) 或受损(外部成本),如环境保护或受损,而没有 计入有关产品的个体收益或成本当中时,市场有效 配置的前提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3)西方经济学理论认识,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 经济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 (1)量入为出原则:坚持财政收支平衡, 不搞赤字。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按比例安排支 出原则。 (3)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4)谁受益谁负担原则。
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划分:购买和转移 支付(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不同) 2、按国家职能来划分:国防、行政管理、经 济建设和社会支出。 3、按最终使用分类: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 出。 4、按预算体制分类:中央支出与地方支出。 5、按我国现实预算支出划分:(了解)
第一章 财政概述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 进行分配与再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 (国家强制力,是一种无偿地从社会制造 的物质财富中分得的一部分)
财政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特征:
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要素 1、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 2、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3、形式主要是价值形式 4、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财政产生的两个条件及其分别是什么?财政产 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 即社会生产力提高后,出现了社会产品的多余; 其此,国家的产生即国家为了维护其存在和实 现其职能,需要占有一定的物质力量,消费一 定的物质资料(国家作为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 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只有依靠其权 力去占有另一部分社会产品)。
<财政与农村金融>
赵峰 rookie0564@ 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暨南大学金融学硕士
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55%),主观题(45%)。 2、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0%);多项 选择题(10%);判断改错题(20%); 简答题(20%);计算题(14%);论述 题(16%)。 3、答题技巧:(1)字迹工整;(2)先易 后难;(3)审题严格;(4)观点明确。
财政收入的原则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第一,要把 财政收入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即聚财取决于生财;第二,组织财政收入 必须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广开财源。
2、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物质利益兼顾 的原则 (1)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2)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经济的分配关系; (3)正确处理国家与科学、文化、卫生等 事业单位的分配关系; (4)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体生产者、经营者、 职工劳动者的关系。
经济稳定的含义?
第二章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 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财政 分配的第一阶段。 种意图下获 得的,例如罚金。(2)二是财政收入为一 历史范畴,在历史进程中,财政收入由实 物与劳动形式逐渐发展到当今的货币形式。 (3)财政收入是为财政支出充当经费来源。
财政收入的形式(重点看“其他收入”的 三种分类及其包括的内容) 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 以上。 2、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国债、地方债券、 企业债券(少)等。 3、企业收入:主要为企业的利润。 4、其他收入:(1)事业收入;(2)规费 收入;(3)公产收入。
第二节财政支出
概念:财政支出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财政收 入为实现国家职能所进行的再分配。是财 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公共产品
1、公共产品的定义:是那种对任何个人不会产生突出 利益,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产品,必须通过 联合行动来提供(注意与私人物品相区别)。 2、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 (1)非排他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指当一种商品在增加每一个消 费者时,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往往导致对其消费的过渡 现象,如免费公园内的垃圾、污水等)。 3、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如教育、卫生、保健等。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分配活动及其所反 映的分配关系为研究对象。
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1)分配资金的职能;(2)调节经济的 职能;(3)监督管理职能。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调节是短期调 节,而非长期调节;(2)市场的调节具有 滞后性,往往造成“马后炮”式的调节; (3)市场调节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只能反 映社会需求的方向,不能反映社会需求的 数额;(4)市场的调节受企业局部利益的 最大化支配,并非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目 标一致;(5)在一定领域调节无效(如基 础设施非盈利性);(6)市场不能解决收 入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3、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 合理负担原则实际上主要体现了一种公平 分配收入的社会要求,根据收入水平确定 负担水平(如个人所得税税率) 4、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 重视财政调节功能的原则。
财政收入的构成: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二)财政收入的实物构成 (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