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诗的鉴赏,了解诗歌中比喻的含义,提高读诗的能力。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树立自尊的人格。
【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树立自尊的人格,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法指导】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相关知识】
1.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
主要著作诗集《双桅船》,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朦胧诗派的代表。
此诗,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朦胧诗,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
朦胧诗形式虚实相生,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3.意象,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意”是指诗人的感知。
“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学习过程】
一.正字音
慰藉戟霹雳岚霓
二、问题探讨
1.意象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意的物象。
第一节,依次有哪些意象?
2.按照示例,写出蕴涵鸟儿、泉源、险峰的意象的句子,并且概括其特点。
示例: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依附式
3.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第二节,诗人用哪两个意象表现爱情观?找出描写它们的诗句。
5.在爱情关系上,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6.作者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什么样呢?
7.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当堂检测】
仿照课文,尝试写一首爱情小诗。
【课后反思】
1,意象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意的物象。
第一节,依次有哪些意象?
(第一节,依次用的意象有: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2,按照示例,写出蕴涵鸟儿、泉源、险峰的意象的句子,并且概括其特点。
示例: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依附式
(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一厢情愿式
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忘我奉献式
3,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不平等的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对旧观念、旧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批判。
)
4,第二节,诗人用哪两个意象表现爱情观?找出描写它们的诗句。
(第二节,诗人用橡树、木棉两个意象表现爱情观。
描写橡树的句子是:“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乾”。
描写木棉的句子是:“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5,在爱情关系上,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橡树,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
)
6作者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什么样呢?
(作者对种种“世俗的爱情”,持否定、批驳的态度。
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作者强调爱的基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
7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爱的双方应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同时,爱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
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