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高中光的传播习题.doc

07高中光的传播习题.doc

1.下列关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Z比叫折射率
B.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
C.临界角的正弦和折射率的乘积--定等于1
D.只要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2.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水中,
F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d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d比光束b小
C.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川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人
3.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外、〃2,已知〃用如、血分别表示水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用申、卩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V®, Vj>V2 V1<V2 V I<V2 V\>V2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

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岀。

由此
可以判定
A.红光的临界角是a
B.红光
的临界角是ad
C.紫光的临界角是a
D.紫光的临界角是ad
5.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
AC面是平行放置的。

在它们之I'可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细束单色光O垂直于43面入射左边的三棱镜,在图示的出射
光线中
A.笫①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屮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第②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第③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可能是第②组中上、下的两条
6.如图所示,发
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4),竖直放置,上端a恰j
好在水面以下,现考虑线光源"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屮的虚线)的细光三三皋三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厶表示红光成的盍蔭像的长度,b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亡*亡話亡*亡* A•厶<72</() B./]>/2>/()C」2>h>h)D」2<h<h)
7.如图所示,有a、b两束单色光(已知它们只可能是红光或紫光)分别垂直于同种介质材料做成的两个不同顶角的三棱镜的一个腰射入,从另一个腰
射出后,测得它们的偏折角〃大小相同。

两个三棱镜的顶角
分别为Q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红光,b是紫光
B.a是紫光,b是红光
C.可能°、h都是红光
D.可能a、b都是紫光
8.空气屮两条光线a和h和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
所示。

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刃=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

图2给出了两个棱镜四种放置
B D
方式的示意图,其小能产生图1效果的是
9.如图所示,一细束单色光从真空中斜射到一个均匀介质做成的圆柱形光学元件表面上的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光线可能在P点发生全反射而不能进入该光学元件一』'、
B.该光线进入该光学元件后有可能因为连续发生全反射而不再射出' *
C.该光线一定能进入该光学元件,而且在进入后第一次射到介质和'、、./
真空的界面时就一定能发生折射'
D.该光线一定能进入该光学元件,而且进入后可能先经过一次全反射,然后再发生一次折
射后从介质内射出
10.4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血。

心〃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血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题20图所示。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 M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D.Q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11.如图所示是一个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棱镜,其材料的折射率为77=1.8, -细束单色光从AC边上靠近A端的某点以平行于AB的方向射向棱镜。

该光束射入此棱镜
后可能的结果是
A.从AB边射出
B.从BC边射出且向AB边偏折
C.从BC边射出且向顶点C偏折
D.从BC边平行于AB方向射出
12.在某种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一个平面镜一细束光线垂直于液面射入该液体中,并
射到M上。

若将M逆时针转动15。

后,发现反射光线到达液面时,一部分射向空气中,一部分反射回液体中,且这两束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液体的折射率为2
B.该液体的折射率为1.5
C.光在该种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1.5X 10'm/s
D.光在该种液体屮的传播速度为1.73X108m/s
13.如图所示,是一种透明材料作成的圆柱形物体的横截血。

一细束激光。

沿着该横截面,以60°的入射角,从真空射入该圆柱形物体。

已知这种材料的
折射率为/?=V3 O假设激光是从透明圆柱体的最左端射入圆球的, 则从该截面中能射出激光束的
A.只有1处
B.只有2处
C.只有3处
D.可能有4处
光的传播习题答案
l.C 2.C 3.A 4.A 5.B 6.D 7.B 8.B 9.C 10.D ll.D 12.D 13.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