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民歌的体裁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
类,大致可分为: 号 子 山 歌 小 调



概念:“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为适应劳动的需要 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 号的民间歌曲。

号子的功用: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 调情绪、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 用。
各地山歌的名称
陕北----信天游 内蒙古----爬山调 山西----山曲 青海----花儿 四川----晨曲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宁夏北部汉族 农民中的一个山歌歌种。信天游的内容以爱情和 劳动生活为主,即兴编唱。 代表作品《赶牲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三十里铺》、《兰花花》等 请欣赏: 《赶牲灵》


“小调”的特点
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表现力强.

请欣赏 《太阳出来喜洋洋》
小 调

பைடு நூலகம்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 性活动中.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内 容题材广泛,社会不同阶层的爱情、离愁别绪、风 土民俗以致自然常识、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
“小调”的特点 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表现力强.

小调欣赏:
《小河淌水》《 猜调 》

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汉族居住区。这 个被称为“河套”地区的汉族居民,基本上时来 自晋、陕地区的移民;爬山调的音乐风格之所以 与山西河曲地区的山曲相近,这与这一带农民的 “走西口”,把山曲大量带入此地有很大的关系。 代表作品: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之夜》《敖包相会》




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清、 偏关、五寨、宁武,和陕北的府谷和神木 一带。山曲的旋律跳进较多、音高的起伏 大,使得山曲的音乐风格显得粗犷豪放。 代表作品:《圪梁梁》、《走西口》、 《五哥放羊》 请欣赏 《圪梁梁》


述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
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它是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 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一般特点
民歌与专业词曲作者创作的歌曲不同,它是
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创造和利用的口头音乐 创作,具有: 口头性; 集体性; 流传变异性; 短小精炼; 鲜明的风格色彩等特点。
中国民歌欣赏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 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 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 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 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 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 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 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 人民智慧的光芒。
中国民歌


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省毗邻的广大地区, 是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 东乡、保安等民族,在长期友好的毗邻关系中共同 培育的一个歌种。 代表作品:《下四川》、《上去高山望平川》 请欣赏: 《上去高山望平川》
川渝地区山歌 在重庆和川南的长江流域,流行着一种叫晨歌的山 歌歌种,多是描述汉族农民的爱情生活。 最能体现重庆人性格的山歌,大概要数那支广泛流 传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 槐花几时开 》

山歌的分布


我国北方的山歌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的甘肃、 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 在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山歌的种类与作品都极其 少见,仅河北西北部的太行三地区,存在着一些从 西北传播而来的“信天游”、“爬山调” 和“山 曲”; 在我国南方,山歌的分布确非常广泛,而且民歌种 类很多,音乐的地方性风格很强。


概念:一般指农民、牧民、猎人等从事自然生产
的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即兴抒发思想
感情的民歌。内容多是爱情和苦难;常在户外歌
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为 即兴创作。
“山歌”的特点:


音乐奔放、嘹亮、开朗,
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 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即兴的。 常常自歌曲开始时加上一个吆喝。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 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定,沉着有力。一人
领众人和。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号子的种类
1、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 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 和效率有关。如东北的《哈腰挂》 2、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 使用。如:《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 3、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舂米、 车水、薅草等。如《舂米号子》 4、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 等。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 5、请欣赏:《黄河船夫曲》
三种体裁的区别
体裁 区别 演唱场合 演唱风格 劳动号子 劳动场合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 众人合 服务劳动 鼓舞斗志 山歌 山间、田 野、牧场 旋律舒展 小调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演唱形式
演唱目的
独唱、对唱
抒发感情
伴奏表演
用于表演
结束语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旋律
的宝库。它们会不断打开你的眼界,是你注意 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

《猜调》

: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 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 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 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 趣横生。
西南地区的山歌 西南地区的最北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 这里的主要居民是汉族,他们世代从事农耕生产, 由于自然条件较好,生存压力较小,因此这里的 山歌而更多流露出南国农家的闲适细巧情思。 请欣赏: 《黄杨扁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