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期货与风险管理

金融期货与风险管理

金融期货与风险管理惠湄主持人张天宝:尊敬的惠湄女士,各位CFP、AFP、EFP、CPB持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中国理财界的精英人士,莅临2010年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台州分会场。

我们今天将围绕“金融期货与风险管理”的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讲座过程中,如果各位有问题想向我们的嘉宾提问,可以写在便签上,交给志愿者。

现在请大家协助我,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感谢各位的合作!我是本场的主持人,我叫张天宝。

大师说了这个名字比较适合做理财,我跟各位一样,原来在银行个金部工作,现在转战中国平安,现在是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的持证人,到中国平安后一直做综合理财规划师。

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我也会经常接到客户的提问,如今市场,股指期货刚刚在国内起步,那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怎样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我们怎样有效识别风险和怎样降低风险?怎样选择股指期货的产品?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天讨论的主题中一一得到解答。

事不宜迟,有请今天的主讲嘉宾惠湄女士,惠湄女士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会秘书,曾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部、法律部、国际部工作。

现任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咨询委委员。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惠湄女士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谢谢各位!惠湄:谢谢天宝。

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本来也没有什么压力,但今天我参加主会场的会议之后,突然感觉诚惶诚恐,就是被大家的热切热情所感动。

大家从全国各地聚集杭州,这几年参加了很多考试,而且参加了中国金融理财师大会后对这个行业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没想到中国如此缺乏这样一个理财的市场,也没想到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精英活跃在这个市场,所以突然感觉到一种责任,既然大家对股指期货感兴趣,我就琢磨怎样把股指期货按照大家的需要介绍给你们。

各位将来的岗位一定是了不起的,我们的理财行业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行业。

比如说个人财务规划,大家将来面对的客户不是一次性的,要对客户的终身负责,涉及其人生的各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预算和个人风险管理和职业生涯、子女养育、教育、民生、退休等众多方面,这个行业很了不起,当然,也会涉及到股指期货的内容,既然大家感兴趣,我就从我的理解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刚才有人问:能不能介绍一下如何投资股指期货?如何参入市场?前一段时间我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股指期货不能完全理解为一种理财产品。

比如说,我们介绍客户尝试做股指期货投资,这里面就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

股指期货并非是投资产品,如果说投资组合里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和股指期货,这个说法就就有问题。

我们今天将重点讨论一下股指期货,一是介绍一下股指期货的概念,二是股指期货的特点有哪些?股指期货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务院当初为何要设置股指期货?我想把这么多年的政策背景和思考以及我认识到的市场状况介绍给大家。

当你了解相关背景后,再遇到股指期货相关的事情时就可以举一反三,也知道如何去寻找相关信息。

我按照这个思路总结了八个问题,比如什么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如何发展的?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处于什么位置?惠湄:什么是股指期货呢?大家觉得是股指期货是像证券类还是像期货类?持证人:期货类。

惠湄:这个很难量化,我个人认为股指期货偏股票型。

因为从属性来说,它的基础产品其实是股票,比如说判断下个月的1011合约将是什么点位,首先就得分析股票市场指数,分析整个市场面情况,如果你做玉米期货,就得了解玉米行情和国际市场情况。

想做股指期货的话,就必须要了解股票市场,以及股票背后的企业的情况、基本面和国家经济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个人觉得股指期货应该属于证券类产品。

之所以称其为期货,是因为交易机制是期货,买卖存在杠杆,可以用保证金交易。

结算方式和交割方式都符合期货的特点,但这只是交易的方式而已,产品的属性还是要了解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实际上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

说股指期货是一种预测也不准确,实际上是对股票大势的判断,对中期走势的看法。

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股票市场现在没有做空机制,除了融资融券有一小部分外,要想在股指期货市场发言,你要想在股票市场发言,得有股票才行,买入股票或是卖出股票,用脚投票即是如此,说明你在股票市场有发言权。

但是在股指期货市场有着根本的不同,假如没有买股指期货合约,你同样可以发言,因为可以卖空,简单说,股票市场只有做多的人才能表态。

加入股票一直上涨,你觉察到很很危险,但你没有股票,那你就没有发言权。

但是在股指期货市场,虽然没有合约,如果发现涨了,可以卖空,依然有发言权。

可以看出两个市场有一半的人,即使没有股票也可以发言。

所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理论上讲是不是更好一点?要想了解股指期货,我们首先要了解股指期货的来由。

我们知道中国体制跟国外不一样。

国外有赚钱的机会就可以去赚,随后就形成一个产品,形成一个市场,在中国是自上而下的。

但国外纯粹赚钱也会存在问题。

只是为赚钱而交易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为何会产生股指期货呢?一句简单的话:世界上金融一出现大波动时,人们都会产生避险需求。

避险就是市场的根本。

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时,无论是大的投资人还是小的投资者,都会思考如何规避风险。

比如股票市场用脚投票,说“可以跑”,一般那个时候是跑不掉的。

比如说2007年6000点时,基金都想跑,但是跑就是砸自己的盘,跑不掉的。

但是为何会形成另外一个市场呢?有人的观念会有所不同,会有避险的需求,正是有避险的需求才有新产品的出现。

比如外汇,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是各个国家都有外汇避险,有了外汇期货,1972年出现金融期货,金融期货包括外汇类类、利率类和证券类(权益类)三大部分。

第一类是外汇类,出现在1972年,中国目前有的一个产品金融期货——股指期货最早是在1982年出现的,那一年也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所以股指期货的产生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要。

从2004年到2009年,其实在过去的20多年股指期货就没有降下来过,全都是上涨的。

每年全球金融期货市场成交量都是上涨的。

这是整个期货市场的饼图,在整个期货市场(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里面90%是金融期货,量是非常庞大的。

其中股指期货期权的量发展最快,10年增长了10倍。

全球基本上都有这个产品,美国最早。

据统计,30多家交易所大概有五六十种股指期货产品,以前统计时,GDP排前20名的,除了中国大陆没有,其他都有。

这在国外是一个很基础的产品。

股指期货、资本市场、金融到底在哪?具体是怎样的?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这是我特别喜爱的部分,特别愿意跟大家分享。

在上午主会场,大家都表达了对刘鸿儒主席的爱戴,坦率得说是我也有同感。

凡是从事证券或是银行业的人都不得不感谢他,作为奠基人来讲,刘主席功不可没。

如今又开辟一个理财师行业,真的是很了不起。

惠湄:今年是股票市场成立20年。

请问哪家交易所是第一家?开设于哪一年?持证人:……惠湄:试营业是深圳,央行正式批文是上海。

所以法律上讲,就是上海。

下个月正好是资本市场20年。

顺道推荐刘主席的几本书:《突破》、《变革》,这几本书是相当好。

改革开放30年,股票市场就有20年,用20年时间发展到全球前几位,我们很感骄傲。

我们用20年时间经历了别人一两百年的历史。

这时候我们就得配合一些改革者。

要勇敢突破体制性和观念性障碍。

开设股票市场肯定是正确的举动,答案很明显。

举个例子:我们刚刚经历了金融海啸,我介绍一下股票市场,你设想一下,如果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没有股票市场会怎么样,银行会难以承受,只有像银行提供贷款,在经历这样一场金融危机时,银行肯定都会收回贷款,整个金融就一点都没有弹性了,银行是必须的,但光有银行,只有间接融资,没有直接融资,碰到这种大的风险,该如何处理?所以国务院在这将近十年,一直强调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很简单,金融总的来讲直接、间接,从金融的角度来讲要平衡,而且从量的角度来讲,直接融资很大,因为它能把银行的风险传递出去,一筐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面,一家银行贷款给中石油,中石油又有上十万股民,几千上万的人一起来承担,风险就分散多了,所以这对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和安全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是要扩大直接融资和股票市场。

这是股票市场成立20年的成就之一,就是让金融更有弹性,但是还不够。

四万亿投资下去,直接融资比例就降下去了,所以股票市场对金融市场很重要,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就更不用说了,各大行业的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因为通过股票市场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而且不止受益一次,我们股票市场不用分红的,当然这是个缺点。

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是无庸置疑的,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在座的各位银行人士基本上都是会计专家,大家是否记得1993年之前都学过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业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全没有市场的概念,没有像现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进行科学的核算。

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现金流是这么重要,这些都源于1993年股份制企业化进程的推进。

在证监会和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出于公司制的改革需要,而公司制的改革又是上市的基本需求,所以可以看到中国证监会对中国会计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

没有现代企业的会计制度就不会有现在的市场经济。

这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公司制度,在这里给大家再推荐一本书——《价值的起源》,是由耶鲁大学的几个教授所写。

是一本少见的反应金融历史书。

我们在宋朝就有了纸币,中国是最早的发展金融的国家,我们有最早的金融家,但我们的金融业跟成熟的大国相比在全世界还是很落后的,大家都知道东印度公司,以它为代表的公司制度的成立。

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什么?除了家庭以外就是企业。

但是什么样的企业是最有效率,最能创造价值呢?是好的管理的企业,人类社会是没有完美的,但是可以相对完美,公司制度是我们当代能找到相对科学的最活力的,监管也是最到位的。

如果大家对金融,对法律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公司制度,这也是个很好的课题。

既然公司制度是如此有活力的经济系细胞体,那在中国如何发展公司制?这与上市和资金推动有关系,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绝对没有今天的企业制度。

推荐大家关注《公司的力量》。

资本市场20年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举例来说,大家熟知的信息披露,大家对对朋友说,“这事儿你披露一下”“这不公正公开公平啊”这种口头禅。

这些概念都来自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股票市场的最好的平等文化,一票同等的投票权,因为我买了股票,我是股东,你就得披露信息,这是股民的知情权。

但是光信息披露还不够,需要有人维持市场,达到公开、公正、公平的目标。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愿意把钱投向市场。

台湾前大华银行董事长的五指论: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媒体等监督力量。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监管者到位的监管、媒体到位的监督、上市公司不骗人搞好自己的经营,中介机构要认真论证公正、公开、公平,会计师要把报表看好,券商算好价值,律师把整个法律认证都做清楚,那为什么市场会出问题?总是有人不到位的原因。

相关主题